市财政局 2025 年度政治生态分析报告
根据市委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部署,市财政局党组全面梳
理了今年以来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深入查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
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整改提升措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
报告如下。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政令财
行”核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政治生
态持续净化优化,为服务全市“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兜牢兜实
“三保”底线、提升财政治理效能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坚持理论武装“固本”,政治方向更加笃定。一是强
化政治引领。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经济工作及全
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作为“第一议题”,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
心组、支部“三会一课”核心内容。2025 年累计召开中心组学
习会 23 次,专题研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积极的财政政
策部署等 7 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覆盖率达到 100%。二是
创新学习载体。打造“财政大讲堂”“指尖微课堂”线上线下双
平台。结合预算编制、专项债管理、政府采购等重点工作节点,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预算单位、项目一线开展政策宣讲辅导 12 次,
发放惠企利民政策汇编 3000 余册。“学习强国”平台活跃度、人
均积分在市直单位名列前茅,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预算科 XXX 同志结合学习成果撰写的《关于提升我市
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思考》调研报告,获得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肯定。三是突出学以致用。注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
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围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防范化解政
府债务风险、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等重大课题,形成高质量调
研报告 15 篇,多项建议被吸纳进市委、市政府决策。
(二)坚持责任传导“强基”,管党治党更加严紧硬。一是
压实主体责任。制定《2025 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廉
政风险防控手册》,细化分解任务 35 项,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
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6
份,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二是聚焦关键领域
监督。紧盯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财政评审、政府采购、资产管
理、会计监督等财政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开展廉政风险点动态排
查 9 轮,梳理高风险岗位 18 个,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 32 条。创
新推行“财政监督员”制度,在重大财政政策落实、重点项目资
金监管等环节嵌入监督力量,2025 年对“胡子工程”攻坚资金、
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等开展专项监督 8 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
患 10 个。三是筑牢思想防线。深化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财政领
域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片 3 场,开展“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
活会。邀请市纪委领导作廉政辅导报告,运用财政系统内外典型
案例开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活动,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
和拒腐防变能力显著增强。
(三)坚持队伍建设“赋能”,担当作为更加有力。一是优
化队伍结构。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原则,2025 年通过
竞争性选拔、岗位交流等方式,调整充实中层骨干 8 名。选派 6
名年轻干部参加省市财政业务骨干培训,3 名干部到县区财政部
门挂职锻炼,选派 2 名干部参与市重大重点项目服务保障专班,
在实践中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激发干事动能。在落实大规模减
税降费、组织财政收入、保障重大战略支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党员先锋岗”18 个,组建“攻坚突
击队”5 支。党员干部带头加班加点,全力保障资金精准高效直
达基层、惠企利民,2025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平稳增
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多项财政管理工作获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三是树立先进标杆。全年共有 9 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国库支付
中心被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1 名干部荣获“我
市五一劳动奖章”,财政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和专业素养得到充分
展现。
(四)坚持作风建设“清风”,政治文化更加清朗。一是持
续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
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2025 年全局会议、文件数量同比下降
20%,“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压减。开展“转作风、提效率、树
形象”专项行动,建立服务效能督查机制,通报批评作风不实问
题 4 起。二是提升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业务流
程。预算批复时限平均压缩 30%,惠企资金兑现推行“免申即
享”,政府采购电子化水平大幅提升。设立“财政服务专员”,对
口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全年帮助解决涉财难题 42 项,财
政服务的“温度”和“速度”赢得服务对象好评。三是涵养清风
正气。大力弘扬“严谨、高效、廉洁、奉献”的财政职业精神。
干部职工普遍反映,服务大局的使命感更强,攻坚克难的劲头更
足,单位内部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政治生态建设高标准,经深入
查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转化”尚存不足。一是学用
结合不够紧密。部分干部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满足于了
解政策框架,对宏观经济形势、财政改革深层次逻辑钻研不够透
彻。在研讨发言中,有时局限于解读文件条文,未能紧密结合我
市情、财政运行痛点难点,提出开创性思路。二是转化运用成效
待提升。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财政改革发展难题的有效对策还不
够多、不够实。
(二)责任传导的“韧度”与“穿透力”有待增强。一是压
力传导不够均衡。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专项资金管理中的
寻租风险、权力集中岗位的廉洁风险等党风廉政建设深层次风险
日常研判和主动防范不够到位。例如,在某项专项资金分配方案
审核中,侧重程序合规性,对资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