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 七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产业发展工作进 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同志解读了重点工作攻 坚的责任清单,几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很好的表态发 言,态度坚决,措施具体,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 市委全会已经为我市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前进 方向。蓝图的实现,关键在于落实,在于行动。全市上下必须迅 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开局即决战、 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拿出百分百的干劲、硬碰硬的拼劲、 实打实的韧劲,全力以赴推动我市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可持续的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发展大势,在把握机遇与挑战中坚定攻坚决心 审视当前,我市的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不进则退、慢进也是 退的关键节点。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增强发展的信心与底 气;也要正视差距和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从宏观态势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将生物 制造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布局,为我们发挥比较优势、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今年以来,中央和省级 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的政策措施,政策的叠加效应正在持续释放。另一方面,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趋势加剧,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区域竞争日趋白热 化,周边兄弟城市你追我赶、争先进位,发展态势咄咄逼人。如 果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格局中被边缘化。 从我市自身看,优势与短板共生。过去一段时间,在全市上 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根 据最新统计,2025 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XX 亿元, 同比增长 5.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 4.5:37.5:58.0,第三产 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 58%。这表明我市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 极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特别是我们前瞻性布局的生物制造 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为我们打造“全国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 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 构“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战略 性新兴产业虽有亮点,但体量偏小,未能形成强大的带动效应。 二是创新能力“多而不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高,企 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还不够突出,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领军人 才相对匮乏。三是要素制约“紧而趋紧”,土地、能耗、环境容 量等硬约束日益趋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 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啃下的“硬骨 头”。 因此,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第一,是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要深刻认识到,躺在过 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或者满足于一般的增长速度,无异于逆 水行舟,终将被时代和竞争对手所淘汰。第二,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创新意识。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敢 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在关键核心技 术、新兴产业赛道上实现非对称赶超。第三,是“争先创优、走 在前列”的竞争意识。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敢于同最优 者“对标”、与最强者“赛跑”,在各项工作中树立最高标准,追 求最好结果,确保我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超常举措坚决打赢“五大攻坚战” 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市委全会提出的“五大攻 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 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牛鼻子”。各级各部门必须 将全部精力聚焦于此,逐项分解任务,逐条压实责任,确保各项 攻坚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决打赢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攻坚战。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当前,必须实现从“拾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式招商,向“提着 篮子精挑菜”的精准化招商转变。攻坚重点在于“提质增效”。 一要瞄准“产业链”精准发力。要围绕我市生物制造、高端 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链,绘制产业图谱和招商地图,弄清 楚产业链的上下游缺什么、我们能补什么。要组建专业化、市 场化的招商团队,变“坐等客来”为“叩门招商”,重点瞄准国 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 以商招商。力争到 2026 年,围绕主导产业链引进超 XX 亿元的 重大项目不少于 10 个,产业本地配套率提升 15 个百分点。 二要提升“项目链”转化效率。项目签约只是起点,落地投 产才是关键。要建立从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的全生 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对于已经签约的项目,要实行“一个项目、 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专班推进机制,倒排工期、 挂图作战。要坚决清理“僵尸项目”“空壳公司”,对长期不动工、 不投资的项目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把宝贵的土地资源腾出来,留 给真正干事创业的好项目、大项目。 三要拓宽“资金链”引资渠道。在积极争取传统产业投资的 同时,要高度重视基金招商、资本招商。要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引 导基金的作用,通过设立子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等方式,撬动更 多社会资本投向我市的重点产业和初创企业。近期,我市成功签 约了总规模达 33 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 端。要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全市产业基金总规模突破 XX 亿元, 通过资本的力量,催生一批具有爆发性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 第二,坚决打赢要素保障降本增效攻坚战。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投票,而生产要素成本是其中最 核心的指标之一。必须下大力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 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更有竞争力。 一要在降低物流成本上求突破。我市虽有区位优势,但多式 联运体系尚不完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要加快推进港口、铁路、 公路的无缝衔接,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支持骨干物流企业通过规 模化、标准化、信息化运营降低成本。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生 产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度融合,优化供应链管理,力争三年内企业 综合物流成本下降 10%以上。 二要在保障能源供应上求稳定。要积极向上争取能源指标, 同时大力发展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