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 年度政治生态
分析报告
根据 XX 市委《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
施意见》文件要求,为全面、深入、系统掌握我局政治生态状况,
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专题调研、个
别访谈、查阅资料、民主测评、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对 2025 年
以来全局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研判,深入查
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并针对性提出整改提升措
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2025 年以来,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
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定不移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自然资源和规
划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局政治生态呈现出旗帜鲜明、正气充盈、
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态势,为圆满完成各项重点任务、服
务 XX 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
保障。全局总编制 192 人,实有在岗人员 185 人,2025 年度部门预
算总额为 5.29 亿元。
(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扎实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定
一是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
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组会、局长办公会的首要内容。2025 年,全
局累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21 次,其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论述 13 次;组织中心组专
题研讨 6 场,全局 185 名干部职工均参与其中,覆盖率 100%。巩固
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专题学习教育,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二是学习形式创新化多样化。积极创新“理论+实践”深度
融合的学习模式 ,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结合
“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行业重要节点,组
织党员干部深入 XX 区、XX 县等基层一线、项目现场、田间地
头,开展耕地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不动产登记等政策宣讲和实
践服务活动 8场,发放宣传资料 2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疑问百余
条。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建立“每日
打卡+每周晾晒+每月评比”的学习激励机制,全局人均年度积分
高达 12800 分,在市直机关单位中名列前茅。
三是示范引领标杆化具体化。领导干部带头领学促学,党组
成员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带头讲授专题党课。特别是在全局范围
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批学习典型。业务骨干
XX 同志坚持数年如一日,手写学习笔记超过 20 万字,其结合 XX
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践撰写的学习心得《向存量要空间,为发
展添动能》被《XX 日报》理论版刊发,成为全局干部职工理论联
系实际的鲜活榜样,有效激发了全员学习的内生动力。
(二)责任落实“强基”工程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更加严实
一是责任体系系统化闭环化。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任,年初即制定印发《2025 年党建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
工作计划》,将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细化为涵盖
32 项具体任务的责任清单。局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
与分管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
共 56 份,构建起“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
检监察协同监督、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的四级联动、齐抓共
管的责任体系。全年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 4 次,听取班子
成员“一岗双责”履职报告 2 次,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全覆盖。
二是风险防控精准化常态化。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开
展廉政风险点动态排查 12 轮,聚焦土地审批、规划许可、项目验
收、执法监察、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梳理出廉政风
险点 23 个,并逐一制定了 28 条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形成《重点
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创新实施“嵌入式”廉政监督模式,在
核心业务审批流程中,由纪检干部或特邀监督员担任“纪律观察
员”,对重大决策和关键环节进行过程监督。2025 年以来,已对 12
个市级重点项目审批、56 家用地单位的服务过程开展“伴随式”
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招标流程不规范、材料审核不细致等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 7 个,有效避免了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三是纪律教育深刻化实效化。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
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 4 场,赴 XX 市廉政教育基
地接受现场教育 1 次。创新开展“以案说纪”微课堂 6 次,选取
系统内外发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由纪检干部、业务科长轮流
上台剖析案情、解读纪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25 年以来,全
局未发生一起违纪违法案件,干部职工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和行
动自觉显著增强,干事创业的“安全感”和“底气”更足。
(三)队伍建设“提质”工程成效凸显,担当作为更加彰显
一是选贤任能导向鲜明。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重实
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
优秀者优先”。2025 年,结合机构改革后的职能优化,通过“岗位
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等公开竞争方式,选拔了 12 名政治过硬、
业务精湛的业务骨干充实到科级领导岗位或关键技术岗位,其中
3 名年轻干部成功入选省自然资源厅“青年尖兵库”。干部队伍
的专业结构和年龄梯次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老中青”传帮
带、各年龄段干部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二是培养锻炼链条完整。着眼于长远发展,实施年轻干部“墩
苗计划”,选派 5 名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
源厅等上级单位跟班学习,选派 3 名缺乏基层经验的干部到乡镇
(街道)自然资源所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通过多岗位、跨层
级的培养,有效帮助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锤炼作风,干部队
伍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新时代复杂局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急难险重冲锋在前。在服务保障 XX 市重大战略、应对
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
作用。在 XX 片区土地征收、XX 重大项目用地保障、中央生态
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攻坚行动中,先后成立了 7 支“党员突
击队”,设立了 15 个“党员先锋岗”。尤其是在某项专项督察整
改工作中,党员干部们连续奋战 60 余天,不分昼夜核查图斑、整理
卷宗,推动解决了 28 个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事迹
被行业权威媒体专题报道 2 次。2025 年,全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