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企公司纪检工作总结
2025 年,在集团纪委的坚强领导和公司党委的统筹部署下,
公司纪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
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监督保障执行和促
进完善发展的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正
风肃纪、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走
深走实,为公司改革深化、提质增效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
纪律保障。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情况
(一)以政治为纲,筑牢对党忠诚的根与魂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通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稳
方向、立根本、正风气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一是抓深理论武装,夯实政治根基。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年政治建设主线,制定系统学习计划,
联动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支部、纪检干部三个层级同步推进。全
年组织集中学习 XX 次、专题研讨 XX 次、交流发言 XX 人次,
推动党员干部把政治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把绝对忠诚落实到岗
位履职、责任担当与日常作风之中。
二是抓实政治监督,保障决策执行。紧扣集团公司战略部署
和公司年度重点任务,以“监督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推
动政治监督常态运行、闭环落实。全年列席党委会、总经理办公
会 XX 次,开展政治监督谈话 XX 人次,提出提醒、督促和风险
提示 XX 项,推动重点改革、重大投资、重要人事、关键资源配
置严格依规依矩、在制度框架内运行。
三是抓严纪律要求,涵养清朗生态。深度推进中央⑧项规定
精神落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明察暗访 XX 次,
发现问题 XX 项,督促整改 XX 项,通报典型 XX 起,约谈提醒
XX 人次。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公务差旅等制度 XX
项,用制度固化成果、形成长效牵引,持续夯实风清气正、戒惧
知止的政治生态。
(二)以监督为要,守住国资运行的底与线
聚焦国资监管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做实日常监督、嵌入监
督和专项监督,推动监督链条闭环运转、落地生效。
一是在重点领域监督中压紧压实责任链条。聚焦“资金、资
产、资源”三大关键要素,持续推进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
流程全链条监督。围绕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合作项目签订、费用
结算报销、采购招标比选等风险密集环节,开展专项监督 XX 次、
嵌入式监督 XX 次、联合监督 XX 次,发现风险点和制度漏洞
XX 项,推动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XX 条、完善制度 XX 项,
以监督力量压实管理职责、落实制度要求、稳固风险底线。
二是在业务运行场景中推动监督融入日常。坚持“监督不脱
节、管理不真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业务链条最前端、执行过
程最细处和风险节点最敏感点。围绕商铺招租、应收账款回收、
车辆定点维修和保险遴选等重点工作场景,实行“事前参与风险
提示、事中跟踪过程监督、事后复核评估成效”的全过程监督
模式。全年推动公开竞租透明化、合同签署规范化、回款考核
刚性化、费用审核严格化,形成“监督嵌入流程、流程固化制度、
制度倒逼行为”的闭环运行格局。
三是在正风肃纪推进中保持监督高压态势。将落实中央⑧项
规定精神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坚决整治隐性变异“四风”,
严防“人情往来”借口复燃、宴请吃请短期回潮、公车管理监管
松动。全年组织明察暗访 XX 次,核查重点岗位 XX 类行为,发
现并整改问题 XX 项,开展廉政提醒、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 XX
人次,形成持续压制不正之风的刚性约束,推动干部自觉把纪律
规矩刻在心里、体现在行上。
(三)以治理为势,夯实防腐拒变的体与制
坚持以制度建设推动治理能力提升,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实现监督、管理、惩戒一体联动。
一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规范治理水平。紧扣权力运行
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梳理公司业务流程、管理权限和制度
执行情况,组织开展制度建设“回头看”和执行力评估。针对国
有资产管理、采购招标、合同审批、费用报销、合作谈判等领域
存在的制度空白与细节缺口,修订完善管理办法 XX 项,新增执
行细则 XX 条,推动制度体系从“有无覆盖”向“精细防控”转
变。从制度上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使制度成为不敢腐、不能腐、
不想腐的重要基础。
二是完善监督协同机制,增强整体监督合力。推动纪检监督、
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合规监督贯通融合,建立信息共享、问题
会商、线索移交、整改联动等协同机制,形成监督“一张网”。
围绕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物资采购、资产出租出借等高敏
感领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 XX 次,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
整改清单,推动监督从“单点发力”转向“系统治理”,从“事
后纠偏”转向“源头预防”。
三是推动以案促改促建,巩固深化治理成效。坚持惩治震慑、
制度规范、教育引导“三同步”,深入开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
制作警示教育材料 XX 篇,组织警示教育会 XX 次,推动党员干
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对监督检查、审计问责等发现的问
题,逐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