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
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这次专题工作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
要深入分析当前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聚焦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中指出的问题和短板,进一步统一思
想、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全面加快推进我市养老事业和产业高
质量发展。刚才,XX 同志通报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
情况,几个相关部门和 XX 区、XX 区作了很好的发言,讲了成
绩,也剖析了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我都同意。
就在上周,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关于进一步推动养老事业和
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议案决议”实施情况,
举行了专题询问会。14 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准
备充分、提问精准,直指当前我市养老工作的痛点、难点和堵点。
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坦诚、深入的回答。这既是一次高水
平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更是一次对政府工作的有力支持和鞭
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关系发展全局、关系民生福祉的“国之
大者”。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也是
养老议案办理的攻坚之年。我们必须以此次专题询问为新的起点,
正视差距、勇于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奋力开创我
市养老服务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历史方
位与时代要求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首先要认清形势、看清大势。只有站在
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才能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
性。
第一,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结
构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也是我市今后较长
一个时期的基本市情。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我市
户籍 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185 万,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
26.5%,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测算,到 2030 年,我市老
年人口将突破 220 万,80 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占比将呈现加
速增长态势。人口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
面面,特别是对养老服务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等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组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背后是 185
万个家庭的期盼,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必须把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提前布局、
系统谋划,构建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要清醒看到,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
时,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自市十七届人大将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
高质量发展列为“一号议案”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做了大
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政策“四梁
八柱”基本构建;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养
老机构 580 余家,总床位数达到 11 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
接近 60%;社区居家养老基础不断夯实,建成了超过 2400 个助餐
服务点和 1500 余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初步形成了“一刻钟”
居家养老服务圈。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
看到问题和不足,这也是市人大专题询问所聚焦的核心。比如,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机构养老“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现
象并存,部分护理院利用率不高,高品质、专业化的护理服务供
给严重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养老基础设施薄弱、
专业人才匮乏、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尤为明显,补齐农村短板刻
不容缓;医养康养融合不够深入,“医”和“养”在体系、标准、
信息上仍存在壁垒,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两张皮”现象尚未根
本扭转;银发经济发展亟待提速,产业规模不大、市场主体不强、
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不足,巨大的内需潜力还远未被激活;要素保
障存在瓶颈,专业护理人才缺口巨大,薪酬待遇、职业认同感有
待提高,养老设施用地、消防审验等政策落地还存在“最后一公
里”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发展的短板,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
攻坚重点。
第三,要准确领会,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向往是践行以
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养老问题,本质上是民生问题。
老年人的幸福安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我市老年群体的需求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
变,从“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老有康养、老有乐养、老有
所为”的更高层次迈进。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生活照料,更需
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
参与机会。我们的工作,就是要顺应这种变化,把服务触角延伸
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老年人
的“幸福指数”。
二、聚焦核心任务,以“XX 医养”行动为牵引构建高水平
整合型服务体系
破解当前我市养老服务的难题,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整体推
进。市政府决定,以全面实施“XX 医养”社区居家“332”服
务行动为总牵引,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创新模式,推动养老服
务从“分散供给”向“整合服务”转变,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一,着力构建更高品质的“老有所养”保障网。这是养老
服务的基础。要聚焦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持
续扩大普惠性、基础性服务供给。一要优化机构养老供给结构。
重点是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支持养老机构内部进行适老化和功
能性改造,提升专业照护能力。要盘活存量资源,通过公建民营、
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现有护理院、养老机构的床位利
用率。二要筑牢社区居家养老主阵地。“XX 医养”行动的核心
就是要做强社区居家服务。要加快布局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中心,实现街道(镇)全覆盖,使其成为资源统筹、服务派单、应
急响应的枢纽。要大力推广家庭适老化改造,通过政府补贴、
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力争“十五五”期间完成不少于 5 万户特殊
困难老年人家庭的改造任务。要将惠老助餐服务作为“关键小
事”来抓,优化布局、丰富供给、保障安全,确保老年人吃上热
乎、实惠、健康的饭菜。三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