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财政局关于 2025 年度防范非法金融宣
传工作的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的决策部署,2025 年,XX 市始终紧扣“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
家”宣传主题,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教育作为维护区域金融
稳定与社会和谐的根本性、长期性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通过系统谋划、周密部署与持续创新,全市防范非法金融宣传工
作在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构筑金融安全防线方面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本报告旨在全面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客观分析存在的
问题与挑战,并科学谋划下一年度工作思路与举措。
一、2025年度工作基本情况与成效
2025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防范和处置非
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与各县区,坚持“预防
为主、打早打小”的原则,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
传教育体系,有效遏制了非法金融活动的滋生蔓延。
(一)总体工作部署与资源投入
工作开展之初,市处非办即制定并印发了年度宣传工作方案,
明确了“市级统筹、县区主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总体思
路。为确保工作有效推进,建立了由市财政局牵头,公安、市场
监管、人民银行 XX 市中心支行等三十余家单位组成的常态化联
动工作机制。在资源保障方面,市级财政专门划拨了 49.5 万元
的防范非法金融宣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宣传物料制作、新媒体内
容创制与投放、重点活动组织以及对基层工作的支持。同时,
在市财政局内部组建了由 3 名专职人员构成的工作专班,并明确
各成员单位均指定一名联络员,形成了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组
织保障体系。
(二)宣传工作开展情况与核心数据
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全市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防范
非法金融宣传活动 511 场;累计印制并发放宣传折页、海报、手
册等实体宣传资料 13.89 万份;通过三大电信运营商向市民发送
风险提示公益短信 194 万条;利用微信朋友圈广告等社交媒体渠
道,实现公益广告精准投放触达 150 万次。一系列高密度、强渗
透的宣传举措,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金融安全意识。根据年末委托
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市民对“非法集资”、“养老诈
骗”等常见非法金融活动的特征识别率达到了 85%对全市防范非
法金融宣传工作的综合满意度评分为 92.4 分。得益于扎实的预
防性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新立非法金融案件,存量风险
稳步化解,区域金融环境总体平稳有序。
(三)主要工作举措与亮点
围绕宣传效果最大化的目标,本年度重点实施了三项举措,
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宣传载体创新化,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深刻把握信息
传播规律,将短视频、H5 等新媒体形态作为全年常态化宣传的
核心载体。市处非办联合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共同摄制
了《警惕 XX 陷阱》系列警示教育短片,内容涵盖“内部集资”
“虚拟货币”等新型骗局,在全市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梯屏、
主流视频网站及本地新媒体大号上实现常态化滚动播出,形成了
持久的视觉冲击和心理警示。部分县区,如 XX 县、XX 县等,
主动洞察本地风险苗头,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全年分阶段、分主
题推出“方言说防非”系列短剧、“快板防非”等群众喜闻乐见
的宣传作品。同时,在所有线上宣传平台长期公示举报电话和奖
励办法,确保宣传内容既“接地气”又“聚人气”,实现了对不
同圈层受众的精准滴灌和有效触达。
二是宣传内容精准化,聚焦重点领域与人群。鉴于非法金融
活动在高风险区域和特定人群中的易发性,宣传工作坚持靶向施
策。由市处非办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及金融机构的宣传力量,
常态化下沉至城乡接合部、乡镇集市、老旧小区及老年人集中居
住社区等重点区域。针对老年群体信息闭塞、风险识别能力弱的
特点,精心策划并持续开展“集市防非大讲堂”“守护夕阳红·敲
门送安康”“村民议事板凳会”等一系列面对面宣传活动。活动
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保健品高额返
利”“以房养老骗局”“稀有墓地投资”等真实案例,点对点揭露
骗局手法,面对面讲解防范技巧,有效破解了老年群体面临的信
息不对称难题,切实提高了该群体的“免疫力”。
三是宣传体系协同化,形成市县联动工作格局。牢固树立全
市防范非法金融宣传工作“一盘棋”思想,着力构建上下贯通、
条块结合的系统化宣传大格局。市级层面主要负责顶层设计、总
体规划、资源整合与成效督导,确保宣传工作方向正确、步调一
致。各县区则作为宣传工作落地的“主战场”,立足本地经济社
会特点和风险状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常态化宣传活动,
确保防非知识能够传递到最基层、抵达“最后一公里”。为提升
整体效能,市处非办建立了市县(区)宣传素材共享机制,定期将
市级制作的优质视频、图文素材下发基层使用;同时,每季度评
选并展播县区优秀宣传案例,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成功经验;统
一设计采购了一批宣传品,如环保袋、围裙、小扇子等,直接配
发至重点乡镇和社区,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有效下沉与经验的快速
复制,为筑牢金融安全的基层防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深层原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形势下非法
金融活动的新变化、新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对金融安全的新期待,
我市的防范宣传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和短板。
(一)宣传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仍有不足
当前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虽然在持续扩大,但“盲区”和“弱
区”依然存在。一方面,宣传覆盖存在“空间失衡”。宣传资源
和活动多集中在城区和交通便利的乡镇,对于地理位置偏远、人
口流动性小的村庄,信息传递存在衰减,未能实现同频共振。另
一方面,受众触达缺乏“精准滴灌”。现有的宣传内容在一定程
度上仍存在“一刀切”现象,未能针对青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