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校思政课建设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
年同步推进
新时代新征程中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必须将
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紧密结合,同步推进,以确保党
的创新理论能够深入人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办红色进步刊物、
翻译编撰文章、组织青年社团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大规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社
会责任感,促使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将
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具有系统性和
针对性的学习体系。“四有新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等一系列理论学习与实践项目应运而生,为青年群体的思想引导
与政治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托和实践范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复杂
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
社会上各种思想观念多元多样,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趋尖锐复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始终强调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帮助他们早立志、立
大志,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管根本、保方向、利长远的高校立
德树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思政课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的主渠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新时代用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的主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
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等问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
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一体推进,形
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融合的育人体系。
一方面,在内容体系上突出同构性。构建具有同构性的思政
课内容体系,是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确保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建设上要紧
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以系统的理论阐释和价值引导为目标,坚
持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教育引导的全过程,以实现对青年学生
的思想武装和政治引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
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
体现,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及其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始终。在课程资源建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