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XX 市场监管所 2025
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市场
监管机制,XX 市场监管所在 XX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坚强领导
下,立足辖区实际,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履职尽责。现将 2025
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5 年,我所紧密围绕 XX 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深化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核心任务与关键抓
手,着力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激发市场主
体活力,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机构概况与职责履行
我所作为 XX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基层派出机构,地处 XX
区核心商圈,辖区内新经济业态活跃,市场主体数量众多、类型
复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基层市场监管所普遍面临编制紧张的
局面我所现有在编干部职工 11 人,临聘人员 5 人。面对繁重的
监管任务,全所同志发扬担当精神,依法全面履行《市场监督管
理所主要职责》所赋予的市场主体登记、信用监管、规范市场秩
序、查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广告监督管理、产品质量
与食品安全监管等综合性职能。本年度,我所坚持将优化营商环
境置于首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
作向纵深发展,力求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无事不扰”与违法行为
的“利剑高悬”有机统一。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撬动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
方式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杠杆。今年以来,我所严格按照上级部署,
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根据工作记录,本年度我
所计划抽查辖区内公司企业 74 家、个体工商户 69 家,共计 143
家市场主体。截至目前,已对其中 126 家主体顺利完成双随机检
查任务,检查完成率达到 88.1%。
1.遵循核心原则,夯实制度基础
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坚实的制度基础。我所严格遵循随
机、规范、公开的监管原则,确保每一次抽查都在阳光下运行。
首要任务是建立并动态维护“两库一单”,即检查对象名录库、
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我所对辖区内全部存
续市场主体进行系统梳理,形成了覆盖全面的检查对象名录库。
同时,将所内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全部纳入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在启动抽查任务时,通过省级统一的监管工作平台,以摇号、机
选等方式,随机匹配检查对象与执法人员从源头上排除了人为干
预的可能性,保障了执法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2.创新监管模式,实施分级分类
为破解有限监管资源与海量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提升监管
精准性,我所全面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此项工
作以企业信用信息为核心,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依据《企业信
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法规,将辖区市场主体划分为 A(低风险)、
B、C、D(高风险)四个风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主体,实施差
异化的抽查比例和频次。例如,对信用记录良好、风险等级为 A
类的企业,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实现“无事不扰”;而对于存在
投诉举报、曾被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
单的 D 类高风险企业,则相应提高抽查频次和检查力度,实施
重点监管与靶向监管,将宝贵的执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3.聚焦重点领域,提升监管效能
在具体检查过程中,我所执法人员严格依照随机抽查事项清
单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工作。检查内容重点聚焦于与市场秩序和
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登记事项检查,核
实企业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信息是否与登记信息一致;公示信息
检查,核对企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年度报告、
股东及出资等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商标使用行为检查,排查
是否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广告使用行为检查,重点
核查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使用绝对化用语等违法广告行为。
在已完成的 126 家主体检查中,总体情况良好,合规经营是
主流,合规率达到 91.3%。共发现存在各类问题的市场主体 11
家,具体情况如下:
公示信息不实或更新不及时:共发现 5 家,占问题总数的
45.5%。主要表现为企业未在规定期限内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
或公示的股东出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登记事项与实际情况不符 :共发现 3 家,占问题总数的
27.3%。主要为企业变更了住所但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广告用语不规范:共发现 2 家,占问题总数的 18.1%。主要涉
及在其经营场所或线上店铺宣传中使用“国家级”、“最顶级”等
绝对化用语。
商标使用行为不规范:共发现 1 家,占问题总数的 9.1%。表
现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情节较为轻微。
4.强化结果运用,构建信用闭环
抽查不是终点,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关键。我所坚持“谁检
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在抽查任务完成后 20 个工作日
内,及时将全部抽查检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
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于上述检查中发现问题的 11
家主体,我所均已依法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
与期限。其中,对 2 家公示信息严重不实且情节较为严重的企业,
依法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失信行为的直接
惩戒,更是一种强有力的警示,通过信用约束倒逼企业强化主体
责任,自觉守法合规经营,从而形成“一次违法、处处受限”的
联合惩戒效应构建了从监管到信用、再到市场准入的管理闭环。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所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市场监
管工作的更高要求,对照辖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工作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与挑战。
(一)监管力量与专业能力存在短板
“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我所 16 名工作人员需承担
辖区内数以万计市场主体的日常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及专
项整治等多重任务,监管力量与监管职责不相匹配的问题客观存
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往往涉及工商、质监、食药、价监、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求执法人员成为“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