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的煤炭 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超过 270 亿吨,其中 2/3 外运出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 献。今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莅晋考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 书记第五次亲临山西,寄予“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 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殷 切期望,提出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要求,明确了山西转型发展的 科学方法、基础前提和根本保证。我们要遵循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和要求,深入破解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加快 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在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上下功夫 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困于煤,“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 和发展方式形成的路径依赖问题、生态环境欠账和安全生产压力, 成为制约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顽瘴痼疾。这次考察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经过多年努力,山西转型发展有了比较 清晰的思路,取得一些成效,但任务仍然艰巨,要进一步统一思 想认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我们要坚定扛起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任务,准确 理解“坚定”、“有序”的深刻内涵,把握好发挥固有优势和转型 发展的平衡,注重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和衔接,结合“十五五” 规划编制,完善总体布局,搞好政策集成,形成措施合力,因地 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到以新化旧、循序渐进,真正走出一 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能源转型是山西经济的“牛鼻子”,是转型发展的“重头 戏”。山西煤炭储量约占全国 1/4,煤层气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把能源这一块抓好了,整个转型发展这盘棋就活了。习近平总书 记和党中央对山西能源转型寄予厚望,把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放在山西,要求山西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经过持续改革攻 坚,山西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 83%以上,累计建成智能化煤 矿 300 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 50%,外送电量位居 全国前列,绿电外送量保持全国第一, 能源革命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但面对“双碳”目标要求和 能源革命浪潮,山西能源供给质量效益还不高,能源清洁高效利 用水平有待提升,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题还不够多。我 们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持续深化能源革命,扛牢国家电煤 保供政治责任,做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 大文章,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 价值产品攀升。做强“绿色能源+”和绿电新优势,推进风电、 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合理开发利 用煤层气,配套发展氢能、甲醇全产业链,促进传统能源与新能 源优化组合,统筹本地消纳和向外输送,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 除煤炭产业外,电力、钢铁、焦化、有色、化工、建材等产 业也是山西经济的基本盘,是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山 西通过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省 级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形成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发展壮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平台,为全省产业发展塑造了新优 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太钢集团,是全省特钢产业链“链主” 企业,将手撕钢厚度精进到 0.015 毫米;太重集团是高端装备制 造和风电装备产业链“双链主”企业,建成全球轨道交通行业首 座“灯塔工厂”;阳泉阀门厂长期深耕泵阀领域,填补 58 项国内 技术空白、通过 10 项国际先进水平认证。山西产业升级局部有 亮点、有突破,但整体还处于追赶提升阶段,新兴产业发展速度 虽快、但规模较小,尚未对全省经济形成有力支撑。当前,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沛然成 势,我们要抢抓机遇,因地制宜选准主攻方向,坚持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动钢铁、焦化、有色、化工、建材、 锻铸造等行业转型升级,合理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构 建体现山西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非煤矿产、农业、文旅康养、生态 等资源比较丰富,加上绿电等要素低成本优势突出,具备一定的 多元发展条件,并强调多元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理 解,“有所为”就是要找准真正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项目, 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所不为”就是不能忽视产 业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追求新产业,避免一哄而上,切忌“捡进 篮子都是菜”。同时,还要辩证、动态、综合地看待产业发展, 有的产业具备资源优势,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及产业 集群,如果不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其发展优势就会日 益减弱;有的产业原本规模不大,但随着区位 条件改善、市场发展成熟,也会逐步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我 们要深刻把握省情,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出精品上下功夫。比 如,山西铝土矿、耐火黏土、镁矿等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列, 市场前景广阔,但相关产业链条还没有完全打通,需进一步优化 行业布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山西成为“小杂粮王 国”、鲜干果优势产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和道地中药材 之乡,要持续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使农业“特”、“优” 之路越拓越宽。山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近年来随着文化游、红 色游、康养游、全域游等兴起,文旅市场持续升温,但相关产业 的业态模式还较为单一,深度开发不够,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还不强,要更好统筹文化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入挖 掘热门 IP 与山西文旅的结合点,推出更多类似“跟着悟空游山 西”的特色活动,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 业、幸福产业。 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一发 而动全身。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规划引领,特别是要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堵点卡点,为转型发展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