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镇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镇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推进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工作推进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 会稳定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近期上级党委政府关于主动创安主 动创稳工作的系列会议和文件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 前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 才,我们共同学习了相关重要论述和文件精神,这为我们做好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下面,结 合我镇实际,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深刻把握主动创安创稳 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没有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主动创安主动创稳, 是省委、市委、县委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社会治理规律的深刻把 握和战略谋划,是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安”的深刻转变, 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全镇上下必须从 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平安是老百姓解 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推动 主动创安创稳,核心要义就是主动发现风险、主动化解矛盾、主 动消除隐患,把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这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到我们 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各级干部必须将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维护一方平安的实际 成效,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这是护航 XX 镇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镇 正处于转型升级、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产业项目的落地 生根,还是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都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 境作为坚强保障。回顾过去一年,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 们的创安创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 我们通过网格化排查、专项行动等方式,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 312 起,其中涉及婚恋家庭类的 105 起,邻里关系类的 88 起, 土地林权及债务类的 75 起,其他各类纠纷 44 起。我们综合运用 多种调解手段,成功化解了其中的301起,化解成功率达到96.5%, 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辛勤 付出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第三,这是应对复杂严峻形势的必然选择。在肯定成绩的同 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镇的安全稳定形势依然复杂严 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社会深刻转型, 传统的矛盾纠分尚未完全根除,由网络虚拟社会、新型业态等引 发的新型矛盾又不断涌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征地拆迁后续问 题、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如果处置不当,极易成为风 险引爆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纠纷”“小矛盾”,背后可能 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朴素情感,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发酵 升级,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 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把主动创安创稳作为一项基础性、长 期性、战略性工程来抓,牢牢掌握维护安全稳定的主动权。 二、聚焦关键环节,拿出过硬举措,全面提升主动创安创穩 的精准度与实效性 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主动”是灵魂,“创”是关键。我们不 能满足于“不出事”,更要追求“少出事、不出大事”;不能满足 于“事后处置”,更要致力于“事前预防、事中化解”。全镇各村 (社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工作部署,拿出实招硬招,推动各 项措施落地见效。 第一,坚持源头预防,下好“治未病”的先手棋,筑牢安全 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最好的治理是防患于未然”。大量的实践证明,许多重大 安全隐患和社会矛盾,最初都表现为一些微小的苗头和迹象。我 们必须把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关口 前移、预防为主。 一是要做实网格化排查。网格是我们感知社会脉搏的“神经 末梢”,是源头预防的“前沿哨所”。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网 格精细化治理的独特优势。我们的镇村两级干部、网格员要真正 动起来、沉下去,不仅要“身入”网格,更要“心入”网格。要 常态化开展全域排查、精准排查,将“防婚恋纠纷,促生活愉悦; 防家庭纠纷,促亲人和睦;防情感纠纷,促人际友善;防邻里纠 纷,促社会和谐;防债务纠纷,促诚信守约”这“五防五促”作 为排查的重中之重,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社情民意、风险隐患。要 锤炼矛盾排查的敏銳性和洞察力,善于从群众的家长里短、牢骚 怨气中发现不稳定的苗头,对发现的潜在矛盾隐患,第一时间分 析研判,并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精准处置,努力成为社会矛 盾风险的“预警器”和社情民意的“晴雨表”。 二是要做细重点人群管控。要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 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等特殊群体,严格落实管 控措施。但管控不是简单的“看死盯牢”,更重要的是“关怀帮 扶”。要建立健全“一人一策”的动态管理和关爱帮扶机制,镇 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办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定期走 访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用心用情用力帮 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 温暖和关怀,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第二,转变工作理念,打好“组合拳”的主动仗,形成动态 闭环的治理新格局。 从静态创安到动态创安,核心是从“坐等上门”到“主动上 门”的转变。我们要彻底摒弃“民不告、官不究”的陈旧观念,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