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开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开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 XX 开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宜居宜 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传达上 级关于此项工作的最新精神与部署要求,系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 作成效,深刻剖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 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回顾总结的评鉴会, 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加压奋进的动员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农 业农村局的负责同志、环境管护战线的全体同仁,以及来自各村、 社区的保洁专干和环境管护巡查员同志们。大家都是这项工作的 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坚力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关 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关系到社会文明和谐的底色。建 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重 要标志。全区上下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这项工 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 硬的作风,奋力开创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在接续奋斗中筑牢发展根基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 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各村居的共同努力和广大群众的积 极参与下,我区的人居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前一 阶段的工作,可以说力度大、措施实、成效显,啃下了不少“硬 骨头”,攻克了一系列长期存在的顽瘴痼疾。回顾这段历程,取 得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一是全域整治的覆盖面与深度持续拓展。通过集中攻坚和系 统治理,昔日“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貌实现了 从局部整洁到全域美丽的跨越。这项工作并非孤立进行,而是全 国一盘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国范围看,自 2015 年底全国已 有约 7.8 万个行政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惠及超过 1.4 亿农村人 口以来,这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我区紧跟国家步伐, 在“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提风貌”等方面持续发力,基本 实现了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环境的干净、整洁、有序,为群众创 造了更加舒心的生活空间。 二是重点任务的攻坚成果日益巩固。特别是在“厕所革命” 这一关键环节上,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国家 层面的数据显示,到 2023 年,全国超过 73%的农村家庭已经用 上了卫生厕所,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区在此项工作中同样不遗 余力,通过精心组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户厕改造任务基本 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沿袭多年的生活习惯。同时,农村生 活污水和废弃物管理设施的覆盖率也在稳步提升。据 2024 年的 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地区的这两项设施综合覆盖率已经超过 90%。我区参照并实践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 运处置体系,初步构建了符合实际、运行有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为人居环境的长效管护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三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度显著增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 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整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群众 生活得更美好。随着村庄环境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被唤醒,参与环境整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从“要我干” 到“我要干”的转变正在发生。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 境,不仅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更提振了乡村的“精气神”, 为下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相 关部门通力协作的结果,更是奋战在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广大 人民群众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 向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 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成果只是阶 段性的,基础还不牢固。正如会议材料中所指出的,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 就、一劳永逸。我们必须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以归 零的心态、冲刺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正视问题,直面挑战,在深刻洞察中把握工作关键 成绩面前,决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越是取得进展, 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洞察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只有 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不断 向前。当前,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 视的挑战。 第一,问题反弹回潮的风险依然存在。“整治—反弹—再整 治—再反弹”的怪圈,是许多地区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共性难题。 当前,我区部分区域也存在类似隐患。一些地方在集中整治期间 成效明显,但后续管理未能及时跟上,导致垃圾乱扔、杂物乱堆、 污水乱排的现象偶有发生。这背后反映出的是“重建设、轻管理, 重突击、轻长效”的惯性思维。必须深刻认识到,环境整治的成 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缺乏常态化的监督和精细化的 管护,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就可能付诸东流。克服 麻痹松懈思想,是当前防止问题反弹的首要任务。 第二,长效常态机制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建立 长效机制是巩固整治成果的根本保障。虽然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 各项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机制还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 未能真正落地生根。例如,会议中提到的“责任到人、定岗定责” 工作机制,在一些村居是否真正做到了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 到人?管护队伍的履职尽责情况如何进行有效考核和激励?保洁 专干和巡查员的日常工作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支持和保障?这些都 是打通长效机制“最后一公里”需要破解的现实课题。机制的生 命力在于执行,只有让制度长出“牙齿”,才能发挥其应有的约 束和规范作用。 第三,各项重点任务的推进仍不平衡。从整体上看,不同村 居之间、不同任务之间,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还存在差距。有的村 庄基础好、行动快,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