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旅游市场专项
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业高
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维护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
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于 2025 年 3
月至 10 月,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本次行动聚焦游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雷霆之势净化市场环
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通过系
统谋划、周密部署和精准执法,着力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顽瘴痼
疾,全面提升旅游消费体验。
(一)科学谋划,有序推进整治工作
行动启动伊始,我局便制定了《XX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整
治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步骤。为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成立了由
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形成了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工作格局。
整个行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与自查自纠阶段。此阶段重点在于宣传
发动和引导经营者自律。通过召开全县旅游行业经营者大会、发
布《规范旅游市场经营行为提醒告诫书》等方式,向市场主体传
达整治要求,督促其对照法律法规开展自查,主动纠正不规范经
营行为。超过 300 家旅游相关经营主体参与了自查自纠,主动整
改问题 80 余项,为后续集中整治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为集中排查与重拳整治阶段。此阶段是行动的核心
环节。我局整合执法力量,组建多个执法检查组,采取“四不两
直”的方式,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业态开展拉网式排查
和突击检查。执法力量下沉至一线,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580 余人
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超过 450 家确保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第三阶段为总结提升与建章立制阶段。在集中整治取得成效
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制定长效监
管机制,旨在将专项整治的“一阵风”转变为常态化监管的“持
久力”,推动旅游市场治理水平的根本性提升。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净化市场
本次行动紧扣游客的核心关切,以食品安全、价格秩序、商
品质量为三大主攻方向,实施全链条、穿透式监管,切实保障游
客“舌尖上的安全”、消费的明白和购物的放心。
一是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保障游客吃得放心。食品安全是旅
游体验的基石。行动期间,执法人员对全县所有 A 级景区、重
点旅游线路沿线及周边的饭店、农家乐、小吃店、食品销售点等
450 余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体检”。检查重点深入后厨、
库房等核心区域,对从业人员健康证明、食品原料采购查验、
索证索票制度落实、食品储存条件、加工制作过程、餐饮具清
洗消毒以及食品留样等环节进行了地毯式核查。针对检查中发现
的索证索票不齐全、生熟食品混放、食品添加剂管理不规范、后
厨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12 份。
对无证经营、使用过期变质原料、销售“三无”食品等严重违法
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专项行动期
间,共立案查处食品安全类违法案件 18 起,罚没款项合计 XX
万元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从源头上消除了食品安全风险。
二是严规市场价格秩序,保障游客花得明白。价格问题是旅
游投诉的高发区,也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为根治价格
乱象,行动将景区及周边的住宿、餐饮、购物、停车、娱乐等各
类消费业态全部纳入价格监管范围。执法人员通过政策宣传、行
政指导和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经营者严格执行明码标价
规定,要求价签价目齐全、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标示醒目。
重点打击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低标高结、
捆绑销售等违法行为。例如,在对 XX 景区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的
检查中,发现部分商家存在“时令价”标注模糊、海鲜产品未按
规定标示计价单位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予以纠正,并对情节严
重者进行约谈警告。行动期间,共检查价格行为 500 余次,纠正
不规范标价行为 65 起,受理并调解价格类消费纠纷 23 起,为消
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 3.8 万元。通过强有力的价格监管,有效遏
制了“消费陷阱”和价格不透明现象,市场价格行为显著规范,
初步调查显示,游客对消费价格的满意度较整治前有明显提升。
三是严打假劣商品与合同欺诈,保障游客购得舒心。购物和
合同是维护游客权益的另外两个重要环节。执法人员加大对旅游
购物场所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针对销售本地土特产、民族饰品、
旅游纪念品的商店,重点检查其主体资格、进货查验记录及商品
质量。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伪造产地等违法行为,
确保游客购买的商品货真价实。行动期间,抽检旅游商品 30 批
次,对发现的 2 批次不合格产品已依法处置。同时,强化了对旅
游、消费、餐饮等领域合同格式条款的行政监管,组织开展了
“霸王条款”专项清理工作。重点审查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免除
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例如,针
对部分酒店“定金不退”、旅行社“最终解释权归本社所有”等
典型不公平条款,约谈相关企业 20 余家,指导其修改完善合同
文本 15 份,切实维护了交易公平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目前,
已检查农家乐 7 家、景区商店 5 家、民宿 2 家,这不仅是简单的
数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