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的重要会议,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宏
大视野擘画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为
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战略指引。我市作为区域振兴的“排
头兵”、全省发展的“领头羊”,肩负着在新时代区域全面振
兴中率先突破的历史使命。全市各级机关干部作为政策落地
的“先锋队”、治理创新的“主力军”,必须以更高站位、更
实举措、更强担当,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走在前、作表
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
力量凝聚到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
一、以学领思、铸魂赋能,在深学细悟中把准我市发展
的“定盘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二十届四中全会精
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既有“国之大者”的战略擘画,也
有“市之要者”的实践路径。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
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
信行统一,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思想
灯塔”。
(一)在深学“国之大者”中锚定发展坐标。全会提出“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明确了新
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我市作为区域老工业基地城市,其现
代化进程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维护
国家‘五大安全’”“打造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特殊使命。
我们要从“两个大局”的高度把握我市定位:一方面,要深刻
认识我市在国家战略中的“分量”——作为国家重要的汽车产
业基地、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我市的发展不仅关系全省
振兴,更关系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
全;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全会精神与我市实践的“结合
点”,比如全会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正是我市建设“国际汽车城”的核心方向;“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我们打造“现代农业
城”的目标高度契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
外开放”,为我市建设“双循环节点城市”提供了行动遵循。
我们要通过深学细悟,把我市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棋局
中谋划,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全局发
展。
(二)在对标“市之要务”中破解发展难题。学习的目的全
在于运用。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振兴发展的
关键期,既面临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开发区改革创新、营
商环境优化等“老难题”,也面临数字经济突破、绿色低碳转
型、城市治理现代化等“新挑战”。全会提出的“坚持问题导
向”“增强问题意识”,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了方法论。我们
要以全会精神为“钥匙”,深入查摆我市发展的短板弱项:在
产业升级上,如何推动汽车产业从“规模扩张”向“生态构
建”转变,实现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换道领
跑”?在区域协同上,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向北开放倡
议,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支点?在城市治理上,如何破
解“大城市病”,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在民生改
善上,如何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急难愁盼”,让
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每一名机关干部都要带着这些问题学、对
着这些难题思,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具体思路、管用
举措,真正让全会精神成为“攻坚克难的指南针”。
(三)在践行“民之关切”中厚植为民情怀。全会强调“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
落脚点。我市作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为民”二字始终是城
市发展的底色。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群众对“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的期
盼,与我们工作中的“堵点”“痛点”仍有差距:比如老旧小
区改造如何兼顾“面子”与“里子”?基层治理如何打通“最
后一公里”?企业对“政策易享”“服务直达”的需求如何更
快满足?学习全会精神,就是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刻在心
里、落在实处。我们要带着“群众视角”学,多到街头巷尾听
民声、进社区企业察实情,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
的“风向标”;带着“问题清单”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
问题,建立“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制落实”机
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带着“创新思维”干,借鉴
先进地区经验,探索“党建+网格+数字化”治理模式,推动政
务服务“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升级,让群众感受到“政
策有温度、服务有热度”。
二、以干践行、担当善为,在真抓实干中打好我市振兴
的“攻坚战”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学习贯彻全会
精神,关键要把“纸上谈兵”变为“沙场点兵”,把“规划
图”变为“施工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在我市
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系统思维”谋全局,确保“一盘棋”推进。我市
的振兴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全会
强调“坚持系统观念”,要求我们既要“操其要于上”,也
要“分其详于下”。在顶层设计上,要对标全会提出的“十四
五”规划建议,抓紧完善我市发展规划,确保国家战略在我
市“本土化”落实。比如在产业布局上,要以“六城联动”为
抓手,推动汽车、现代农业、冰雪旅游等优势产业与数字经
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
体系;在区域发展上,要深化“区域一体化”,联动全省、四
平、辽源等周边城市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形成“核心引
领、多点辐射”的发展格局。在协同推进上,要打破“部门壁
垒”“区域藩篱”,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机制。比如开
发区改革,要推动“管委会+公司”模式实质化运行,让开发区
回归“经济发展主责、招商引资主业”;营商环境建设,要深
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业一证”等
创新举措,实现“企业办事不求人、项目落地加速度”。我们
要通过系统谋划、协同发力,让我市发展的“各个齿轮”精准
咬合、高效运转。
(二)以“攻坚姿态”破难题,敢于“啃硬骨头”。振兴之
路从无坦途,攻坚之时更需担当。全会提出“发扬斗争精
神,增强斗争本领”,要求我们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