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发展和改革局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 年工作总结及 2026 年工 作计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部署和要求,现将 X 市发展和 改革局 2025 年工作总结及 2026 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5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25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 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锚定“X 融合发展样板区”目标,聚焦“产业兴市、创新强市、 生态立市”核心战略,大力弘扬“治沙优良传统”和“战高沙” 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转型,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 目标任务,为 X 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聚焦稳增长、提质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是经济 大盘稳中加固。加强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和运行调度,建立“月度 分析、季度研判”机制,针对重点领域短板弱项及时提出对策建 议。202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 X%,增速稳中有 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X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X%,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稳定在 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同比增长X%;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预计位居 X 市前列,全国百强县(市)位次 有望前移。二是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全年实施“智改数转” 项目 X 个,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X 家,国家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绿色工厂实现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 规上工业比重预计提升至 X%以上。服务业提质增效,现代物流、 软件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深 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市域试点,城乡融 合步伐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花木盆景、“三黑三白” 等特色农业产业链式发展取得新进展,X 菜标准化基地达到 X 亩,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 县成果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聚焦攻项目、扩投入,发展后劲持续积聚。一是重大 项目攻坚有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入开展“重大项 目攻坚年”活动,实行“一项目一策一专班”推进机制和市领导 挂钩联系制度。X 制造(中国)有限公司百亿级项目于今年四季 度正式投产,创造了 16 个月完成 80 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的 “X 速度”。全年新签约并注册 5 亿元以上内资项目 X 个、3000 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 X 个;新开工 5 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X 个, 其中 X 个已转化达产;省、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超时序进度。 二是项目服务精准高效。靠前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每周召开项目 竣工验收专题推进会,逐项研判解决堵点难点。积极争取政策资 源,指导企业获得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等支持,保障项目 建设资金需求。探索产业用地新政策,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X 亩, 为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三是项目谋划储备扎实。紧盯国家 “两债一资金”政策导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 等领域,提前谋划储备 2026 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X 亿元。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库,实行梯 次培育和滚动推进,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三)聚焦优环境、激活力,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是营商 环境品牌更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直播带 策”、“换位跑一次”、“我与群众面对面”等服务新模式,收集各 类诉求 200 余条,现场答复问题 150 余条,持续跟踪改进。上线 “X 数通产业经济数据底座”,归集本级数据 715 万条,推动产 业数据融合增效。开通 12345 热线“营商环境专席”,解决涉企 诉求 X 件,满意率 X%。深化“信用 X”建设,开展信用助企行 动,指导企业信用修复 X 家。二是重点改革蹄疾步稳。扎实推 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X 件,精简办理环 节 X 个,办理时间减少 50%。全省首创“AI 智慧指引办”企业 服务平台。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实现农村产权交易额 X 亿 元。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发展能级提升。三是跨江融 合开放拓展。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 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设立 X 首家县级涉外商事服务中心。推动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本港比重提升至 X%。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超 X 亿元。成功举办 X 低碳可持续发展大会等活动,开放型经济 水平提升。 (四)聚焦惠民生、促和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是公共 服务优化供给。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打造“X 就”公共就业服务 品牌,新建“家门口”标准化就业服务站 X 家,新增城镇就业 X 万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双减”工作深化,义务教育质 量监测保持领先,X 技师学院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健康 X 建设 推进,紧密型医共体深化,建成城乡一体“心电一张网”,新增 省五级中医馆 X 家、社区医院 X 家。养老、托育服务体系不断 完善。二是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会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救助精准化、专业化水平提升。国家学 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评估。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有序 推进,安居工程持续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巩固。 三是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加强粮食、能源安全保供,落实粮食安 全责任制,全市粮食市场平稳有序。强化能源运行监测,确保电 力、天然气稳定供应。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调控,确保物 丰价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理,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社会 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