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在传达学习全会
精神专题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召开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领导干部会
议精神。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同志详细传达了全会精神和省、市、县部署要求,与
会同志结合*乡实际进行了认真学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共
识,推动全会精神在*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面,我结合大家的讨论和自己的思
考,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握精神实质,以“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召开的一
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科学回答了“十五五”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
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乡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决不能有丝毫含糊。这就好比盖房子要先打地基,地基
不牢,地动山摇;学习不深,行动必偏。我们要把全会精神作为统领一切工作的总
纲,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一)要抓住“点”,筑牢思想根基。这个“点”就是全会的核心要义。全会系统
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
任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
步伐。比如,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黑龙江黑河市合作社在挑战
中“抢”出丰收,这些成就彰显了党中央的领航作用。我们要引导干部从这些鲜活成
就中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
护”,确保学习不跑偏、不走样。学习不能浮于表面,要像挖井一样,往深处掘,才
能见到活水。
(二)要连成“线”,贯通学习路径。这条“线”就是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机制。
新闻中强调要“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村(社区)党支部集中学”。我们要
把这条线拉直铺平:党委中心组要带头学,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每月开展专题研
讨;村级党支部要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党员集中学,用方言土话讲清大道理;干部个
人要主动学,把学习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的日常习惯。可以借鉴青海省的做法,他们
通过“大学习、大宣讲、大研究”掀起热潮,西宁市委党校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基
层。学习不是一阵风,要像春雨绵绵,润物无声。
(三)要拓展“面”,覆盖全员参与。这个“面”就是让学习覆盖到每一个干部和群
众。全会精神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发挥“党建+网
格”作用,组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送学上门、宣讲到人。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结合红色文化宣讲全会精神,云南大理松园村驻村书记
把精神转化为扎根行动。*乡也要这样,让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都成为学习课堂,确
保全会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每个角落。
二、锚定实际,谋划融合发展,以“因地制宜”绘制乡村蓝图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
时期。对于*乡来说,这五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机遇期。我们不能“上下一般粗”地照
搬照抄,而要像裁缝做衣服一样,量体裁衣,立足乡情实际。新闻中提出要“锚定实
际谋融合”,牢记高质量发展等7大目标,落实乡村振兴等12项战略任务。这要求我们
找准中央精神与乡村实际的结合点,让规划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一)要立足“特色点”,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资源,就
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乡有山水生态、农业基础等特色,我们要围绕“特色优
势”做文章:比如,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借鉴吉林梨树县黑土地保护的经验,提升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乡村旅游,像四川三星堆那样以文化赋能消费生态;招引契
合本地实际的产业项目,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资源用好了,黄土能变金;用不
好,金山也会变废铁。
(二)要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产业是乡村的“筋骨”,筋骨强才能
走得远。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我们要学习海
尔集团从制造向定制转型的经验,推动农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延伸:比如,发展
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