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矢志推进
民族复兴伟业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此共聚一堂,举行这次专题党课。就在几
天前,我们国家刚刚隆重纪念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今天,我们在此重温习近平总书
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目的就是要从那段烽火连
天的岁月中汲取精神滋养,从我们民族浴血奋战的历史中获
得前行力量。因此,我今天讲授的党课题目是:“传承弘扬
伟大抗战精神,矢志推进民族复兴伟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80 年前,面
对民族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
长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这场
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习近平
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
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
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共产党员,我们有责任、
有义务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
忠诚履职、公正司法的强大动能。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学习感悟与法院工作实际,从三个
方面与同志们进行交流。
一、深远厚重的历史回响:深刻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
富内涵
时间可以流逝,但精神之光永不磨灭。习近平总书记将
伟大抗战精神高度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
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四个方面,
深刻揭示了抗战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精神坐
标。
第一,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我们
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在抗日战争时期,无论身在何处、属
于哪个阶层,全体中华儿女都抱定“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共
同信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从高呼“中国的
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的青年学生,到毁家纾难、共
赴国难的海外侨胞;从“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的普通百姓,到“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的抗日将士,爱国主义的火焰燃遍神州大地。这种深沉而炽
热的家国情怀,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向心力,是战胜一切艰
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对于我们司法工作者而言,这种爱国情
怀,就体现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体现在对宪法法
律的坚定信仰,体现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司
法实践中。
第二,伟大抗战精神的精髓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是崇尚气节、恪守大义的民族。面对
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无数仁人志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
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杨靖宇将军腹中尽是枯
草、树皮和棉絮,也未曾有半点动摇;赵一曼女士在酷刑面前,
给儿子写下“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的绝笔信;“狼牙山
五壮士”宁死不降、毅然跳崖。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
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最硬的脊梁。在今天,它转化为我们
法官在法与情、权与法、钱与法面前的坚定立场,转化为我
们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坚守司法良知、捍卫法律尊严的
职业操守。
第三,伟大抗战精神的特质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在实力悬殊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军队和广大军民,以“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
的英雄气概,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从平型关大捷打破
“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百团大战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我们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这种于逆
境中奋起、于绝境中求生的斗争精神,是我们战胜任何强敌
的底气所在。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司法工作同样面临着
“案多人少”的巨大压力、新类型案件的挑战、司法改革的
深水区。我们必须发扬这种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敢于向一切影响司法公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亮剑,坚决
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
第四,伟大抗战精神的支撑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的必胜信念。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考验的是一个民族的耐力
和韧性。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整整十四年,我们
历经无数挫折与牺牲,但从未放弃对胜利的渴望和追求。正
是因为坚信“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我们才能
在最黑暗的时刻看到光明,在最艰难的困境中坚守希望。这
种必胜的信念,源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源于对人
民力量的无比信赖。对于我们法院干警来说,这种信念就是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自信,就是对“努力让
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必
然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心。无论办案多么辛苦,无论改革多么
艰难,只要我们坚守这份信念,就一定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
的胜利。
二、砥砺前行的思想灯塔: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
政》新篇章
如果说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
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最新理
论成果,就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灯塔和行
动指南。这里,我重点谈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
卷的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反映了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上,提出的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其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等篇章,与我们法院工作紧密相关,也与传
承弘扬抗战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首先,学习新思想,是为了筑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
格。抗战精神的底色是爱国,是对国家和民族的绝对忠诚。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首要的就是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书中关于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
国集中统一领导的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之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人民法院首先是政
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要将抗战先
辈们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转化为新时代法院干警对党中
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执行,确保司法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其次,学习新思想,是为了掌握“能动司法”的科学方
法。抗战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变化,创造性地开辟敌后战
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展现了实事求是、灵活机动的战略智
慧。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反复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
持系统观念。这要求我们法院工作不能就案办案、机械司法,
而要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