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讲稿:坚守初心使命锻造优良作
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秋季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三课。
这堂课,我们聚焦一个永恒而重大的命题:坚守初心使命,
锻造优良作风。在座各位都是各支部精心推荐的优秀分子,
是党组织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大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首
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入党的问题,而作风养成正是思想入党
的具体体现。我主要讲三个方面。
一、从百年党史回望党的作风建设
回望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作风建设的红线
贯穿始终。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带领人
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建设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我们党创建之初。党的
一大纲领明确规定,党员必须接受党的纲领和政策,忠实于
党。二大通过的首部党章明确提出,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纪律。
这些都为早期党的作风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真正形成系统
化的作风要求,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创建之初,针
对部队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
一系列整顿作风的举措。特别要提到的是,在井冈山斗争时
期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铁的纪律转化为通俗易
懂的行动准则,让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民
群众心中。这种纪律作风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体现在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说话和气等具体行为中,
体现在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扁担上,体现在毛泽东
同志坚持用一根灯芯办公的节俭里。
延安整风运动是党的作风建设史上的里程碑。1942 年至
1945 年开展的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倾向,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三大优良作风。这“三大作风”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在作
风建设上走向成熟。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
服务》的著名演讲,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七
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同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明确为党的根本宗旨。这种作风的塑造不是空洞的口号,而
是体现在张思德烧炭为人民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干部群众
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窑洞对”里,体现在对黄炎培先生关于
历史周期率提问的郑重回答中。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关
键时刻,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
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
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的精神,
为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拒腐防变、保持先进性提供了根
本遵循。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比喻,到新中国成立后开
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关于“执政
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大论断,我
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实践持续推进。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
史担当和巨大的政治勇气,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
切入点和突破口。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刹住了一些长
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的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持
续深化纠治“四风”。这些决策部署,体现了我们党对作风
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展现了党中央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
设的坚定决心。
二、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建设重大意义
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
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一名入党积极
分子而言,必须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根
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
纯则作风不正。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
之风,根源都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现实中,
个别党员干部热衷于表面文章,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看似
忙忙碌碌,实则脱离实际;有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推诿
扯皮、敷衍塞责,把“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却不见行动;
有的追求物质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忘记了艰苦奋斗的政
治本色。这些现象,说到底是党性出了问题。入党积极分子
必须从一开始就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
脑,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从根本上防止作风偏差。
第二,作风建设关乎事业发展成败。回顾历史,无论是
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优良作风都是我们克敌制
胜的重要法宝。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扰民,
这种秋毫无犯的作风赢得了沿途群众的支持,为胜利创造了
条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治理
“三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群众同甘共苦,铸就了
“焦裕禄精神”,成为激励后人奋斗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新
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务实作风推动各
项事业蓬勃发展。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改革发展稳
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