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县委巡察工作动员会暨巡前集体谈话会议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县委巡察工作动员会暨巡 前集体谈话会议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会议宣布了十三届县委第十轮巡察工作的授权任职和任务分工决定。今 天我们把巡察组全体成员、被巡察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协同部门的负责同志 请来,召开这次动员会暨巡前集体谈话会议,主要目的就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压实责任,确保第十轮巡察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下面,我 围绕做好本轮巡察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高举巡察利剑,淬炼政治底色 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创新举措和 重要实践。它绝非简单的业务检查,而是严肃的“政治体检”;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的 关系,也不应是“猫和老鼠”的敌对关系,而应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目的是帮助其祛 病强身、保持肌体健康。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属性,确保利剑永不蒙尘、锋芒 毕露。 (一)要准确把握政治巡察的“位”与“责”。巡察的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巡察 干部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真学真信,在对标对表中筑牢政治忠诚,不断提升政治监督 的本领。巡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 重要指示精神来开展,要胸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省之要情”、“市之要事”、“县之 要务”,确保巡察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具体到本轮巡察,就是要看被巡察党组织是 否真正将“十四五”规划的各项要求、将县委“1342”工作思路和“三个年”建设专项行动 等中心任务落实到位,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应付了事的问题。 (二)要全面贯彻巡察方针的“魂”与“纲”。“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 促进发展”这十六字方针,是巡视巡察工作的总遵循,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发现 问题是生命线,形成震慑是必然结果,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我们不 能为了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更不能一棍子打死,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 善于开展“透析式”、“研究式”巡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深入剖 析问题根源。例如,发现一个项目推进缓慢,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出慢这个现象,更 要像老中医号脉一样,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是决策机制、工作作风、协同梗阻还 是能力恐慌导致的,从而提出治本之策,达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深层目的。 (三)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与“本”。巡察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 心。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 决纠正。巡察工作要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和“传感器”。本轮巡察要一以贯之 地坚守人民立场,多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服务窗口去听民声、察实情。要重点 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以及执法司法、行政审批、 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群众关切的部门和环节,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 愁盼的问题,让巡察工作多一些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实际成效。通 过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小问题”,赢得民心向背的“大政治”。 二、聚焦问题靶心,磨砺精准锋芒 巡察利剑是否锋利,关键在于能否精准发现问题。如果问题找不准、找不 深,就像隔靴搔痒,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损害巡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我们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巡察的“探照灯”照亮每一个角落,“显微镜”对准每一个疑 点。 (一)要聚焦监督重点,做到“有的放矢”。本轮巡察要紧扣“三个聚焦”精准发 力。一是聚焦党的全面领导,重点检查被巡察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 是否存在政治偏差,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发挥是否充分。二是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和不正之风,深挖可能存在的“微腐败”和作风顽疾,尤其要关注那些隐形变异的“四 风”问题,斩断其隐形翅膀。三是聚焦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了解班子 结构、整体功能、担当作为,以及选人用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巡察组要提 前做足功课,像“点穴”一样,找准每个被巡察单位的“穴位”,量身定制巡察方案,确 保巡察监督精准命中要害。 (二)要创新方式方法,善于“透视扫描”。在“熟人社会”开展巡察,难度不 小,必须与时俱进,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探索“大数据+巡察”模 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财政、审计、信访等部门数据的关联分析,让数据“说 话”,精准发现异常点和问题线索。同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用好“开门迎访、入 户走访、重点探访、跟踪追访”等多种方式,到群众中去听取最真实的声音。巡察干 部不仅要“耳听八方”,还要“火眼金睛”,善于从谈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从材料中看 出“蛛丝马迹”,从对比中找出“破绽疑点”,开展“立体化”的透视扫描。 (三)要提升报告质量,确保“画像精准”。巡察报告是巡察成果的集中体 现,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巡察效果。报告撰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准确、 全面地反映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要定性精准、依据充分、描述清晰,避免使用模 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语言。对问题的分析要深入透彻,既要讲清楚“是什么”,也要努 力说明白“为什么”,更要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怎么办”。巡察报告要像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