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1年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13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1 ——2021年1月13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区长:高洪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 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 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持续打好三大攻坚 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保稳定工作,各项事业从单项先进迈向整体先进,经济 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跻身全市第一方阵,两次被国务院表 彰为“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践行“两个维护”,政 治站位得到大提升的五年。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 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 从总书记讲话中找方向、找目标、找定位。坚决肃清孙政 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持续巩固海晏河清的 政治生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成果丰硕,党建深化年、干部实干年、质量提升年 、制度执行年扎实开展,“十指连心”密切联系群众六项制度 常态化实施。市委、市政府多次肯定荣昌发展思路好、工 作干劲好、发展势头好、发展效果好。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改革开 放形成大格局的五年。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 全局,成为重庆主城都市新区,担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桥头堡”,实现“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向“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提升。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农牧 特色国家高新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落地建设,规划 建设荣昌货运机场写入市委全会《决定》。成渝客专开启 “高铁经济”时代,潼荣高速打通南北大动脉。“泸内荣永”国 家高新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国际物流“金三角”加快共建 ,荣昌无水港、候机厅、海关点正式运行。西部陆海新通 道荣昌货运班列成功开行。入选全国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 点城市、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 实力成功大跨越的五年。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创新第一动 力,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荣膺“最具增长 潜力的新兴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 达到702.5亿元,增速跃至全市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 10万元,位列渝西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37.7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收35.3亿元;市场主体6.8万 户,是2015年的1.73倍。创新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研发投入 强度达到2.2%,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达到103家、是“十二五”末的8倍。产业聚集力大幅提 升,招商总额2982亿元,是“十二五”的5倍,一批百亿级、 十亿级重大项目入驻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全面转型升级,经济结 构加速大调整的五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 不移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从重庆西部传统农业县跃升为成 渝地区新兴工业区,入选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荣获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等称号。 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9.3︰52.1︰38.6,工业对经济增长贡 献率超过5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9%,工业固投占 比年均超过50%,每年实施工业项目100个以上,工业总产 值突破900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年 均增长21.3%、26%,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1亿元。华森制 药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昌元化工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制造业 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唯美陶瓷建成全球一流生产线。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注重协调发展,城乡面 貌实现大变样的五年。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入 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区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荣昌猪上榜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 群。建成“四好农村路”1572公里、人行便道2850公里,荣获 “中国十大民生决策奖”。黄金坡新区“两横三纵”道路骨架全 面构建,城市建成区拓展至“四河八岸”,达到42平方公里。 八景园、百竹园、人大文化生态园等一批高品质公园落成 开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 城乡结合部“焕然一新”。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 境持续大改善的五年。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 路”,扎实开展环境治理“雷霆”“铁拳”行动,污染防治从“治 标”转向“治本”,濑溪河、清流河、马鞍河、渔箭河水质稳 定达标,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3天。在全市率先推行河长制 并成为全国典型。关闭淘汰煤矿、砖厂等落后产能111家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濑溪河获评国家湿地公 园,荣峰河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 ”末提高6.7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4.4%,成功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社会事 业迈上大台阶的五年。做到“五个尽锐出战”,压茬推进脱贫 攻坚百日大会战、清仓见底大行动、收官大决战,高质量 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国务院第三方建档立卡数据质量 专项评估,8806户28433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投入 93.5亿元办好106件民生实事。黄金坡初高中、区人民医院 和区中医院迁建顺利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成功 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推动文 旅融合发展,三大非遗走出国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 突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获得中央督导组通报表扬,安全 稳定态势持续向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国家级 试点,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徐前凯、全国劳动模范郭平等 一批先进人物。 ——“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加强自身建设,政府职 能得到大转变的五年。坚持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政府工作的 生命线,把抓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放管服”改革 持续深化,做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连续两年获评“中 国营商环境十佳示范城市”“中国营商环境十佳高新区”。法 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1224件、 政协提案1107件。坚决抓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格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基层减负”,政府系统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 过去五年,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双拥 工作和军民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统计、 审计、外事、档案、保密、修志、物价、气象、人防、消 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妇女、儿童、青年、残疾人 、科协、老龄、计生协、红十字、文联、社科联、侨务、 对台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实现新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们抢抓成渝地区双 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担当作 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十 三五”圆满收官。 (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从严从紧从快织 密防控网络,坚持疑似从有、一例一案,半个月实现新增 确诊病例“归零”,一个半月实现确诊病例、住院病例“双清 零”,9例均为输入型病例,无一起区内扩散疫情。创新推行 “三三制”精准防控,建立“三员制”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在全市率先实现经济“由负转正”。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 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坚持人、物 同防,扎实做好秋冬季防控工作。 (二)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有为。33项涉及荣昌 重大事项写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4个 荣昌重大项目纳入川渝共同实施。与泸州、内江、自贡、 资阳签订一体化发展协议,大内高速有序推进,南环线高 速开工建设,荣昌省际公交正式开行,市畜科院自贡、内 江分院授牌成立。荣昌高新区获批国家级科技资源支撑型 特色载体,工业集中度达到78.5%。国家畜牧科技城总体方 案通过院士专家论证,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通过科技部 部长办公会审定,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在四川等地建成 5个分中心。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7项改革任务扎实推 进。 (三)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10名区领导分别担任 消费品(食品、医药、陶瓷、服饰)、智能装备、电子信 息、大数据区块链、新材料、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产业链 链长。每季度分别举办一次集中签约、集中开工活动,新 引进项目186个,合同金额503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35家、专精特新企业6家、隐形冠军企业1家。出台《加快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汽车消费节、美食消费季 、体育消费季、文旅推介“双晒”等活动蓬勃开展,入选全国 首批、全市唯一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清理 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获评全市十 佳范例。减税降费和减免社保费15.8亿元,降低要素成本 5080万元。全程网办事项达到85%。出台国企转型做实改革 计划等制度8项,新增融资利率下降1.31个百分点、节约近 1.2亿元,置换高成本存量债务节约2亿元。政府综合债务风 险等级由“橙”转“黄”。政府投资审计审减1800万元。争取政 府债券25.8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 2.4亿元。推出抗疫贷、复工贷、生猪活体贷,建立15亿元 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 (五)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获得国务院 通报表扬。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乡村复兴 论坛·荣昌峰会。获批全市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市级农产 品加工示范园区。琪金、温氏、天兆、日泉等项目加快建 设,生猪出栏52.8万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 经营性收入超过7000万元。完成卫生改厕3万户,打造“新风 小院”113个,新增市级美丽乡村30个。村规编制实现“全覆 盖”,村规入库率全市第一。 (六)城市更新成效明显。投资5亿元,实施321个老 旧小区改造,完成城区5个出入口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智慧 城市,建成5G基站694个、进度全市第一,数字化城管覆盖 率超过95%。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63公里,升级改造人行道 20万平方米、道桥护栏15公里。如期完成金联矸砖厂片区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安陶小镇入选全国精品特色小镇典型 案例。 (七)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建成投用渝西首个人力资 源服务产业园,落实稳岗补贴1902万元、稳岗3.5万个,发 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获批全市 陶艺技能鉴定中心,荣昌手工夏布织造技艺成为全国规范 。征收社保基金7.4亿元,发放社会救助金2.8亿元、残疾人 两项补贴5076万元。投资40多亿元,建设医院、学校等一 批民生工程,区内就诊率达到90.3%,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 1650个。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建养老服务中 心9个、养老服务站18个。 (八)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入选全市首批市域社 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一站式便民纠纷化解得到最高人民 法院调研组充分肯定。“9·8”非法捕捞水产品专案获评公安 部十大典型案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信访积案 “清仓见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喻茂坚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市 首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广顺高瓷村顺利通过“全国民主法 治示范村”复评。万灵镇、安富通安村获评市级乡村治理示 范镇、示范村。“小院讲堂”工作荣获中央宣传部表彰。第七 次全国人口普查高质高效推进。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十三五”取得的成绩来之 不易,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 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关心帮助的 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 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 、工商联、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荣昌发展的各级领 导、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首“十三五”奋斗历程,我们更加深切感受 到:党有核心才能万众一心。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 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一切行动听党中央指挥、向总书记 看齐,工作就有底气,发展就有希望,事业就能顺利。我 们更加深切体会到:胸怀大局才能开创新局。对国之大者 心中有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跳出荣昌看荣昌”,找准荣 昌发展的契合点,才能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我们更加 深切认识到:人民至上才能乘势而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发动群众、紧紧依 靠群众,就能汇聚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磅礴力量。我们 更加深切领悟到:风正劲足才能信心十足。风清气正的政 治生态是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把良好 的政治生态转化为良好的发展状态和精神状态。 我们也清醒看到,荣昌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一 是产业能级不强、链条不完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薄弱;二是基础设施有短板 ,交通、水利等重大设施相对不足,内畅外联水平不高 ;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综合承载力还不够强,农村 发展活力释放不足;四是生态环保压力较大,教育、医疗 、养老、文化等优质资源聚集不足;五是政府治理效能还 需提升,有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主动担当作为不够。对 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 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荣昌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 品质生活的关键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 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下,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 ,党中央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大决策,国家应对疫情冲 击、恢复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成渝地 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荣昌特色化功能 ,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荣昌迎来诸多政策利好 、投资利好、项目利好。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 力谱写“十四五”荣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 ”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 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 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 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 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以 建成高 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持续推进国家高新 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荣昌货运机场“三件大事”的基 础上,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 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 ,全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创新发展新平台实现重大突破。以大数据智能化 为引领,以国家畜牧科技城为平台,促使创新驱动深入推 进,科技资源加快汇聚,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明显提升,研 发投入强度达到2.5%,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 技中心、具有国内影响力的陶瓷创新中心、具有西部影响 力的电子电路研发中心。 ——产业经济新高地取得重大进展。围绕“6+1”现代产 业体系,形成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数个百亿级支柱产业 、一批十亿级龙头企业。一头猪、一片陶、一匹布、一把 扇“四篇文章”特色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生猪产业数字经济在 全国形成示范。荣昌高新区跻身国家高新区百强行列,全 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经济发展稳居全市前列。 ——开放融合新格局展现更大作为。市场化法治化国 际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现代化多层次交通网络初步建成 ,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更加顺畅 。高水平建好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先行区,深度融入双城经 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开放平台影响力更大、竞 争力更强。 ——绿色宜居新家园变得更加美丽。生态安全格局基 本形成,濑溪河、清流河生态屏障更加巩固。建设国家城 乡融合发展西部样板区,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脱贫攻 坚成果更加巩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水平 明显提高,“一城多星”城市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达到 60平方公里、60万人口。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区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科 技强区、工业强区、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体 育强区和健康荣昌,建成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以上的 现代化城市。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推进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强化科技战略支撑,建设具有国 际、国内影响力的特色科技强区。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 做强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 助推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试验区建设。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畜禽种业创新 中心,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华系种猪竞争力。支持 市畜科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畜牧科研强院,支持西 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畜牧特色多学科、多学院,万人以上 规模的双一流高校特色校区。引进培育特色高等院校和科 研院所。争取中国科学院等在荣布局科研平台,设立中国 农科院西部兽医研究所。推动荣昌高新区提质扩容,建设 国家畜牧人才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农牧高新技术一体化交 易市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 导向、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建设重要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 合体。健全初创型企业培育机制,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 程。“十四五”末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80家,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300家以上、市级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专利总量 1500件以上。建设人才强区。完善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体 制机制,实施“棠城英才”“棠城工匠”品牌提升、行业领军人 才引进、产业人才攻坚三大行动,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工作站、荣昌智库建设。健全科 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建设“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 “十四五”末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分别达到4.3万人 、13万人。 (二)围绕“6+1”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经济新高地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 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产业升级引领区、先进制造业和现 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 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加快推动企业“上云上规上市”。以荣昌高新区为主战场 ,在双河、吴家、盘龙、河包、仁义等镇街集中打造一批 中小企业集聚区。“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形 成以食品、医药、陶瓷、服饰为主的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 群,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农牧高新产业产值分 别达到200亿元、450亿元、100亿元、300亿元,战略性新 兴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培育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 业15家以上,新增上市企业1家以上。推动现代服务业做大 做强。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 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以大健康、文体旅消 费为重点,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健全多功能 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体系。推进川南渝 西综合物流园、农畜产品冷链配送基地等物流体系建设 ,打造成渝腹心物流枢纽节点。搭建基于区块链的猪肉溯 源平台,打造畜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十四五”末服务业增 加值比重超过40%。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争创国家现代农 业(种业)产业园,打造黄桷滩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奇湖 优质粮油产业园等一批市区级农业产业园。构建以粮油为 基础,生猪为主导,荣昌血橙、河包粉条、夏布、笋竹为 优势,白鹅、肉兔、茶叶等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育种供种高地、西部特色 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十四五”末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30亿 元。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 化,布局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 示范基地。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荣昌建设,挖 掘数据资源政用、商用、民用价值。培育大数据区块链产 业。“十四五”末数字经济增加值比重达到10%。 (三)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开放融合新格 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 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 创造新需求。全面促进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升级行动计划 ,建设多元化现代消费型城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 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假日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打 造乡村旅游消费目的地。建设巴蜀 非遗文化产业园、巴蜀 特色消费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十四五”末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50亿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 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提高投资精准度和有效性。 以“两新一重”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补短板为重点,强化项目储备建设,让更多基础设施 投资形成优质资产、产业投资形成实体企业、民生投资形 成消费潜力。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围绕“四向通道”建设 ,推动构建“四横三纵一环一支”铁路网、“一环十射一联络 ”高速公路网、“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快速路通道。积极推 进荣昌货运机场建设。做实荣昌内陆无水港,畅通与天府 机场、内江铁路枢纽、泸州港的衔接。规划建设临空产业 园、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质 量。以数据、金融、运输、人才开放为重点,推进贸易和 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培育特色出口产业示范集群。“十四五 ”末进出口总值达到23亿元,年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 (四)强化区域协作,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树牢一盘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