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4年江洲镇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4 年江洲镇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江洲镇赶超发展、奋勇争先、砥 砺奋进的攻坚之年。我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区 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 “四季农文旅,五谷丰登地,绿色低碳岛,生态康养区”发展思 路,履责于行、担当实干,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一是招商引资增资扩产。全年引 进总部经济企业 50 余家,全镇各类公司达到 240 余家,1-11 月 完成税收 5924 万元,预计全年完成税收 7000 万元。成立江洲商 会,联结江洲籍企业、在外乡贤,以商业招商带动企业返乡落户。 二是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新引进投资 2500 万元掌格食品加工项 目主体建设已完工,正在调试设备;宏伟龙二期项目正在做规划 设计,预计明年 2 月动工建设。低碳岛专项债项目已获国家发改 委审批通过,一期 2.9 公里白改黑、渡口提升改造已完成设计和 财评。国能零碳岛光储充一体化停车棚项目已完工,风力发电和 光伏科技馆项目已完成省国能公司立项。三是企业培育提质增量。 全年新增规上企业 2 家,总数达 19 家;新增固投项目投资额 2.54 亿元,1-11 月建材业销售额达 10779 万元,商贸业销售额达 14662 万元。累计走访企业 260 余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担保、员工招 聘等需求 10 余次。 (二)“三农”工作协调并进。一是农业基础固本强基。农 业稳种保收,全年落实粮食种植总面积 8.7 万亩,发放惠农补贴 556.28 万元;棉花种植面积达到 1.9 万亩,超出任务面积 4000 余亩;春收油菜、小麦总产达 1.86 万吨,夏种小麦、大豆、菜 蔬(经济作物)达 10.08 万亩,冬种小麦 4 万余亩。5 月,央视 新闻 CCTV13 频道、江西卫视分别报道我镇小麦丰收盛景。二 是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累计提升高标准农 田 4826 余亩;争当农业先进技术示范点,承接省级现场会 3 次, 市级现场会 2 次,依托省级棉花机械采收、市级棉花机械精量技 术指导,以 1 万亩机采棉为示点,实现棉花精量播种、无人机植 保、机械采收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三是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全 年动态识别监测“三类人群”108 户 294 人,新识别三类人群 7 户 28 人,稳定消除返贫风险 71 户 178 人。累计补助产业直补资 金 30 万元,发放交通补助 26.27 万元,雨露计划申请 53 人,申 请小额信贷 411 万元,为 1958 名监测对象购买惠浔保险。投入 488.6 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 19 个,其中产业项目投入 335.15 万元,占总项目资金 68.59%。 (三)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环境优化成效显著。纵深推 进人居环境提升,筹集 180 万元资金加快九号村、洲头村新农村 建设,投入 79.8 万元资金完成改厕 635 户。集中攻坚南大堤沿 线整体亮化美化提升工程,累计清杂 4 公里,拆除破房 69 栋, 改造房屋 33 栋;坚决治理秸秆焚烧乱象,处理黑斑、火点、秸 秆堆积问题 150 个,累计回收秸秆面积 8182.81 亩。二是交通布 局持续优化。投入 170 余万元修复破损公路 8.338 公里;争取资 金 940 万元,提升改造官场向阳站至益民场北大堤公路 6.7 公里。 投入 200 余万资金,在江新洲渡口(新港岸)新增一处船舶停靠 码头;新港岸候船区域扩容 2000 余平、江洲岸候船区域扩容 1400 余平,合计新增 200 余个候船车位,极大缓解交通拥堵;新港渡 口临水面加装上下车辆减速带、候车排队护栏,持续保障交通安 全。三是水利体系改造提升。推进江新洲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 改造项目(正在前期设计),总投资 3 亿元;争取上级水利专项 资金 30 万元计划开展槐洲村渠道清淤项目,解决农田灌溉“最 后一公里”;争取灾后复产资金 42 万元,优化抗旱排涝沟渠设施; 争取上级水利救灾资金 43 万元,修复水毁工程;争取堤防维修 资金 20 万,改造大套沟自排闸、更换变压器。 (四)民生事业发展有序。一是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截至目 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参保人群达到 6658 人,养老金发放率 达 100%;城乡医保已参保 22521 人,参保率达 95.29%;申办慢 性病 17 人,申办通过率达 100%。二是文体康养多点开花。投入 10 余万元为中小学学生发放“爱心早餐”,联合柴桑促进会为 200 余名江洲籍优秀学子颁发“助学圆梦”奖学金 40 余万元。投入 30 余万元提升官场村颐养之家各项基础设施条件,配备消防安 全设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投入 490 万用于镇卫生院新 中医科大楼及血透室建设,进一步强化农村医疗服务能力。三是 民生底线持续兜底。截至目前,新增低保对象 25 人、取消 117 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资金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