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河东镇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河东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总结
2024 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
是河东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
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市委工作要求和县委工
作思路,真抓实干、砥砺前行,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
阶。
一、持之以恒抓发展,镇域经济展现新气象
以镇域经济考核“指挥棒”,把经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全镇 2024 年 1-11 月税收总收入 4630 万元,1-3 季度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 40309.59 万元,同比增长 4.6%。一是“柚米”产业稳步发
展。推广“公司+基地+种粮大户+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发挥农
业龙头企业优势和 1.5 万亩丝苗米规模优势,以点带面壮大全镇
丝苗米产业。以茶亭岗金柚为招牌,打造增塘-苑堂-苑河-太和金
柚产业带,全镇金柚种植面积超过 2.3 万亩,“河东金柚”品牌更
加响亮。今年新增省级标杆农民专业合作社 2 家、省级标杆家庭
农场 2 家。二是支柱产业取得突破。建立“三个一”联系服务机制,
支持现有 23 家规上企业增资扩产成长为支柱性企业,现已完成
“四上”企业培育 1 家,预计年底前完成 5 家。做实招商引资“六
个一”举措,镇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引资 6 次,成功引进梅州
市恒旺工艺品有限公司,预计年产值达 2000 万元。三是农业产
业积蓄潜力。全镇粮食播种面积 4.2 万余亩,完成撂荒耕地复耕
复种 1900 余亩,位居全县第一,太和、黄湖等 8 个村 6000 亩高
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推动大昌粮贸、裕翔农机、林运农机等
农业企业形成菩米全产业链条,支持老聚通酱油、三丫塘种植基
地、天成三黄鸡种禽场等农业主体发展壮大。
二、持之以恒树典型,镇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集中优势资源攻坚重点任务,推动“百千万工程”见成效、树
形象、创经验。一是美丽圩镇有质量。围绕圩镇“七个一”建设任
务,依托现有基础,已完成油田圩镇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干净
整洁长乐农贸市场、琴江绿美生态公园、琴江河沿岸美丽河道、
油田高速出口美化五项任务,美丽示范主街和美丽圩镇客厅已完
成选址规划。采取“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方式,开展人居环
境整治和圩镇“六乱”整治行动 26 次,严格落实“四有四无”要求
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二是示范建设展新颜。大力推进梅汕高速
河东出口至新型储能产业园、河东镇天云岭森林公园示范路段建
设,全线完成农房风貌提升 142 座、正在施工 33 座,高速出口
处周边的 204 栋房屋全部加装屋檐,清理违建大型户外广告牌、
破旧招牌拆除铁皮瓦等 88 处,种植各类绿化树木 3300 余株,完
成“四线”整治 7.3 公里。三是典型创建树标杆。逐项对照典型村
建设目标清单推进太和、油新、化裕创建第二批典型村,围绕
经济做文章,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 40 万元,集中资源打
造村内美丽乡村示范线路,串联村标、墙绘、公园、广场、产业
等美丽节点,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攻坚、绿化美化
提升,做到处处成景、亮点纷呈,凸显典型村示范成效。
三、持之以恒筑成效,乡村振兴取得新成绩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抓机遇、抢赛道、赋新能,积极探索富
民兴村有效实现路径。一是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省卫健委和南
方医科大学乡村振兴驻河东镇帮扶工作队完成了轮换交接,正在
推进仙草种植等产业提升村集体收入。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和扶贫资产项目管理工作,清理资源发包低效违规合同 9 宗,保
障扶贫资金投资分红收益。鼓励各村(社区)依托土地集约流转、
发展光伏项目等渠道做实做强做优村集体经济,初步统计今年
10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 50 万元,其余村均超过 10 万元。二是
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干部带群众”工作机制,
通过“破点清线扩面”,完成“三拆除”任务 291 处,完成“三清理”
任务 420 处。全面摸清镇域赤膊房底数,以“磨破嘴皮、走破脚
皮、拉下脸皮”的态度开展敲门行动,全年完成农房风貌提升 389
栋,正在开工 101 栋,筹集“百千万工程”助力金近 70 万元。三
是耕地保护硬实有力。完成 2023 年国土变更调查承诺地块种植
386.13 亩,2024 年耕地恢复种植已完成 65.3 亩。坚持对农村乱
占耕地建设行为“零容忍”,拆除违规占用耕地建设行为 7 宗 2100
多平方。完善宅基地建房审批部门联审制度,推行带图审批、
照图验收,完成审批发证 43 宗。
四、持之以恒护生态,绿水青山焕发新颜值
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百千万工程”为
统领,厚植绿色发展底色。一是污染治理持续发力。对全镇 51
家禽畜养殖专业户、规模户进行了全面排查,扎实完成禽畜养殖
污染问题整改。全镇 47 座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移交第三方
运维 44 座,新建成太和村竹头片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
今年共接到环保相关投诉 37 宗,办结 31 宗,开展环保专项督查
50 多次。发现并查处非法生产危化品污染环境窝点 1 处。二是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镇村河长巡河 2474 次,发现并处理问题 13
个,处理公众投诉 2 宗,加强重点河流巡查管控,打击偷采砂案
件 1 宗。织密森林防灭火防护屏障,签订“森林防火协议书”2 万
多份、开展“以水灭火”演练 10 多次,依法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
件 2 宗、非法占用林地案件 15 宗,打击非法盗洗稀土案件 1 宗。
三是村庄绿化点面结合。制定各村(社区)绿化“一图一表”,科
学规划绿化路段 45 公里,绿化节点 175 处,发动 9000 余人次在
“四旁”“五边”种植各类树木4.15万株。多边联合推进行业林建设,
先后打造了 100 亩植树造林示范点、50 亩“人大林”、100 亩“政
法林”、50 亩“健康林”等。
五、持之以恒优服务,民生事业交出新答卷
坚持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政府工作的用力方向,把群众的呼声
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一是公共服务质效齐增。依托省卫健
委、南方医科大学驻镇帮扶工作队链接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县域
紧密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全
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积极实施“银龄安康行动”,为
近 2 万名 60 周岁以上人群免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升河东敬
老院、油田卫生院医养结合项目、东溪河口“长者饭堂”养老服务
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受理办结群众业务 1.2 万余
件。二是民生福祉得到保障。全面保障民生资金,发放低保金
800 多万元、五保金近 500 万元,医疗救助金 64 万余元。采集
和发布招工信息 1000 多条,成功解决就业 320 多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