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合作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
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政府工作回顾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我市发展历程
中极具意义、极富挑战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甘肃视
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感恩奋进、再
谱新篇的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伟业,擘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拉开了新一轮改革发
展的大幕。省州市委召开全会明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
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西部大开
发形成新格局的着力方向,吹响了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
号角。
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
协的监督支持下,以“三新一高”为导向、“三抓三促”行动为
抓手,围绕打造新时代“五个甘南”,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主线,紧盯“百亿强县”“五个新高地”奋斗目标,积极应
对多重挑战、统筹多重任务、克服多重困难,着力打基础利长远、
提质量增效益、办实事惠民生、防风险守底线,以奋斗者的姿态、
创业者的常态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的
合格答卷。
——面对超出预期的多重冲击,我们顶住压力、大抓经济,
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坚持经济运行月调度、季推进,多措并举
挖潜力、促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1 亿元,增长
4%;一产增加值 3.4 亿元,增长 3%;二产增加值 11.7 亿元,增
长 5%;三产增加值 60 亿元,增长 3.8%;全部工业增加值 9.4
亿元,增长 7%;规上工业增加值 8.46 亿元,增长 7%;建筑业
增加值 2.3 亿元,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 37.9 亿元,增长
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3 亿元,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 3.15 亿元,增长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5342 元,
增长 7.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2674 元,增长 6.5%,主
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经济发展在“爬坡过坎”中实现了质的
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
——面对县域发展的艰巨任务,我们谋争引建、向难求成,
落实了一批重点项目。坚持清单管理、领导包抓、定期调度,全
力以赴抓开工、抓进度、抓达效,全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 89 个、
总投资 45.59 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 16 个、下达资金 5.68
亿元,国债项目 3 个、下达资金 6680 万元,地方专项债券项目 3
个、下达资金 6.95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1 个、落实补贴
资金 1541 万元,新建续建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3 个、完成投资
37.9 亿元;支出 6400 万元征收用地 1365 亩、拆迁房屋 174 院,
保障省州市重大项目建设。以招商引资论英雄,党政考察团先后
赴成都、深圳、合肥等 14 个地区上门招商,聘任“招商大使”5
名,新签订框架协议 15 个 20.43 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13 个
16.72 亿元,开工建设 11 个、到位资金 7.56 亿元,藏药制剂调
配中心、洛瑞塔度假酒店等项目开工建设,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慧溪民宿等项目建成运营。项目建设在“拼抢实干”中提升了投
资增量、强化了发展支撑。
——面对人民群众的美好期待,我们坚守初心、倾情倾力,
办成了十大民生实事。坚持用有限财力办好民生所盼,投资 1.1
亿元建成甘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工程
的政治、民生、文化、安全、发展作用充分彰显;投资 4.05 亿
元改建供水排水和防洪排涝管网 68.2 千米、提升城区道路 14.2
千米,城市“生命线”工程全面优化;投资 4090 万元购置医疗
设备及设施,招录调配 137 名人员充实医疗队伍,推动市人民医
院正式接诊运营;投资 2012 万元整治庙山、东山、西山等 5 个
片区地质灾害隐患,让 960 户 4100 名群众居有所安;千方百计
破解“保交房”难题,18 个住宅小区 4562 户群众安心住上了新
楼房;实施中小学“强县中增学位建宿舍扩食堂”项目,招录续
聘紧缺教师 101 名,增加义务教育学位 315 个;发放创业担保贷
款 2150 万元,“点对点”输转劳动力 18 批次 635 人,保障群众
端稳就业“饭碗”;投资 827 万元改造农牧村供水设施,96 个自
然村 2277 户群众实现安全稳定用水;美仁牦牛成功列入国家畜
禽遗传资源名录,成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集中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61 个,
为民办实事 2869 件。各族群众在政府“过紧日子”中得到了更
多实惠、收获了更大幸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产业、有成色,发展根基越来越牢。投资 2220 万
元改造提升标准化养殖场 13 处,投资 689 万元引进良种、淘汰
杂畜,落实牦牛藏羊出栏补贴 390 万元、抗灾保畜资金 600 万元、
草原补奖资金 4119 万元,推动畜牧业提质量、增效益。实施万
亩青稞良种繁育项目,3 万亩青稞由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托管,甘
青 10 号增产 40%,8.03 万亩粮食作物喜获丰收;种植中藏药材
1.02 万亩、食用菌 400 亩、优质牧草 2.09 万亩,野生川贝母成
功驯化种植,夏季草莓种植基地建成试种,种植业发展实现新突
破。新纳入统一代理记账合作社 79 家,累计创建“五有”合作
社 145 家。投入 1860 万元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村集体经
济总收入达 2428 万元,村均收入 62.26 万元。狠抓工业经济调
度,生产黄金 4250 千克、产值 20.9 亿元,乳制品 3400 吨、产
值 2.15 亿元;多吉工贸青稞芫根加工项目开工建设,云端羚城
青稞麦片入围全国“百大产品”,30 家入园企业年产值达 6.1 亿
元。开展商贸领域以旧换新和“百万豪礼惠羚城”活动,拉动消
费 3000 余万元;投入 120 万元东西部协作奖补资金撬动农特产
品销售约 1 亿元,单列 50 万元天津市对口支援资金打造市电子
商务中心及企业线上销售平台;投入 165 万元完善市场体系、发
展对外贸易、打造电商新业态,7 家商贸企业实现升规入库。投
资 3603 万元提升当周草原、卡加曼景区旅游设施,俄合拉成功
创建国家 3A 级景区,圆满举办第二十二届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
艺术节和第二届羚城音乐节、“南木特”藏戏展演等活动,在滨
海新区举办“山海绘新篇·共筑滨羚情”文化旅游宣传和招商引
资活动,全年接待游客 46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 30 亿元,
产业发展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二)抓更新、有突破,城市品质越来越优。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获得批复,城东、城南片区规划编制出炉。投资 8.19 亿元
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城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污水处理厂应急调
节池、祖曲路片区综合管网、天然气应急气源站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