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清澈之心、赤子之心
永远保持激情,做新时代的好干部
在副科级干部任前谈话会上的讲话
(2021年1月23日)
同志们:
刚才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廷武同志宣读了各位的任职通知,区委常委
、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筱珂同志又给大家作了任前廉政谈话。两名新
任职的同志代表做了表态发言,王克晓、袁辉同志代表乡镇办和区直单
位,结合各自成长经历和工作感悟也作了很好的发言。各位同志即将成
为卧龙区的一名副科级干部,在这里,我对大家的进步表示祝贺!我回
区里以后参加这种任前谈话,印象中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卫健系统科级
干部调整,我自己要求参加的,为什么要去给他们谈话?我感到我们当
前的师德师风、医德医风这些直接涉及民生的特殊岗位需要给他们提出
要求。今天在同志们任职履新之际,我跟大家进行这次集体谈话,既是
一种勉励和鞭策,也是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
第一,为事择人者治,为人择事者乱。
咱们这一次干部的选拔任用历时比较长,从去年8月5日启动到现在,中
间的酝酿、推荐、考试等有关考核程序持续了4个多月时间,可以看出区
委对此次干部调整非常慎重。一方面是因为咱们区十多年来没有大批调
整这么多的副科级干部,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这一批干部适值“十三五”圆
满收官、“十四五”精彩开局的关键时期。就像刚才同志们发言所说的,遇
到了一个好时代。这批年轻的同志都要工作二十年到三十年,也就是五
到六个“五年规划”的时间,你们决定着卧龙区未来的发展,所以我对这次
大规模调整非常重视,对大家寄予厚望。我们不拘一格用人才,是为了
匡正用人风气,为国选才、为事业选才,在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政绩
观的交叉点去选人。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包括这次干部任
用的时机和条件,以大无畏的精神,排除一切干扰,制定科学合理的选
人用人方案,区委组织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也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
大力支持。
区委常委会和我这个区委书记身负着省委、市委的重托,事关着我们一
个区域的发展,所以在选人用人上不能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百万卧龙人
民的期望。古人说“为事择人者治,为人择事者乱”。我们选择各位就是为
了我们伟大的卧龙事业,也是为了我们百万卧龙人民的利益,我们是为
事选人的,而不是为人择事的。这就是我们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和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科学的选人办法。大家通过“双推双考”走到这个
岗位,证明大家在各自岗位都非常优秀。但严格来说,我们的知识储备
与当前所承担的发展任务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以这次考试为例,你们今
天在座的百分制成绩是四十分以上,后来题目公布了以后,有的同志反
映“曲突徙薪”这个成语很生僻,好多人竟然没听说过。咱们南阳是楚汉文
化的发祥地,不说让每个人都通读《四书五经》、《二十四史》了,《
汉书》“霍光传”上这个典故,应该是在我们初高中课本上都有的。所以我
感到大家学习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
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个人任重而道远。各位一定要意识到自己身上
沉甸甸的责任,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辱使命,承担起我们卧龙腾飞的责
任。
第二,干部比精良的“武器”更重要。
千秋大业在人民,事业兴衰在干部。前一个时期工作之余我到涉县,那
里以前是八路军129师邓小平同志和刘伯承同志的总部驻地,进入县境看
到明显的标语:“八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我们抗战开始是
八千将士进涉县,出来打解放战争时已经发展壮大成三十万的革命大军
,它关键的问题在干部。周而复在写《截肢与输血》这篇文章时,引用
白求恩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交给八路军的不是什么精良武器
,而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锻炼的干部和战士。”干部比精良的武器重要
得多。毛泽东同志说,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邓小平同志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障。一个地
方的干部工作对全局工作至关重要,干部的素质决定一个区域的发展
,一个区域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加强干部教育
,不能重提拔轻培养,重提拔轻管理。
咱们过去南阳地委的老书记李金明同志,后来到杭州当市委书记,当省
常委、纪委书记、政协主席。老领导一直关心我们南阳事业,他写了一
本书叫《南都情缘》,他说我这一生跟“南都”结下了不解情缘,我工作的
地方是过去东汉时期的“南都”,后来又到了宋代的“南都”杭州工作。他一
直在关心干部的培养问题,比如他自己亲自去协调,杭州市委、浙江省
委的组织部门和咱们南阳组织部的干部挂职。我每次去,老领导都说希
望我和当地党政干部能够在一起多交流,相互启发。杭州市的干部现在
素质确实很高,你到那里以后就会感到一种思想自觉。刚才纪委书记说
那些纪律是硬约束,但根本的问题是,干部素质提升后就会转变成一种
自觉自律,这样能够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变成一种自发的行动。相反
,如果不加强个人修养和学习,固步自封,最后就会成为井底之蛙。
职务提升了水平是不是就提升了?耀邦同志曾谦虚的说过,今天的胡耀
邦还是昨天那个胡耀邦,并不是说今天叫我总书记了,我的水平就陡然
提高了。我今后还需要很好地学习,要向老同志们请教,特别是向小平
同志、向陈云同志请教。所以我们各位同志位置变了,以后叫你镇长、
局长了,更要加强学习。在座的各位党委书记、局长要履行起“传帮带”的
责任,今天区委就把千挑万选的年轻干部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要对他
们严管厚爱,多给他们压担子,同时要给他们做好楷模,教方法,教做
人,为他们的工作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不能“误人子弟”,误了党和人民
的事业。
第三,要让年轻干部的“大显神通”。
事业是需要薪火相传的。培养提拔干部,也是我区委书记的重要职责。
卧龙区的干部在一个时期内,特别是区直部门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老化
、结构不优、流动不畅以及年轻干部培养滞后、储备不足、使用不够的
问题,我是有所了解的。我们比临近的宛城区少提拔了两批干部,整个
干部的平均年龄高了三岁。比如,这次提拔的最年轻的干部也已经31岁
,缺少二十多岁的“初生牛犊”。这些问题我了解以后非常担忧,因此选三
十五岁以下干部的程序也很快就要启动。干部调整需要主要领导有大无
畏的气派,要有大的胸怀和担当。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就有这种卓越的眼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小平同志为了解决干部年
轻化问题,曾劝一些老同志带头退出领导岗位,把机会留给年轻的干部
。小平同志当年如果是以一种迁就或迎合的态度,觉得这些老同志支持
了我几次复出,而狭隘的去看这个事情,他就做不出来这个远见卓识
,就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伟大成果。我们个人相对于这个时代,相对于
我们的事业都是沧海之一粟,所以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一定要有博大的胸
怀,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育才的方法。今天这个副科级职务
不高,但是在大家成长的道路上是不可跨越的,这个起点对各位而言应
该永远铭记。各乡镇在选拔中层干部的时候,也一定要出于公心,着眼
干部的成长,打破体制壁垒,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培育、选拔任用,要敢
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让年轻干部“大显神通”。
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古人爱才惜才的这些例子都很多,曾国藩一生“爱
才如命”,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一大乐事”。我回区工作后,把
人才工作一直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我算了一下,累计提拔了12批干
部,共851人。这中间我们还围绕后备干部、年轻干部的培训选拔、优化
干部结构等工作,把有限的公务员编制向选调生上倾斜,加大事业单位
的选聘力度,共接收了选调生26人,其中在校的党员占了三分之一,硕
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至少三分之二,这些年轻干部就是卧龙发展的活力
之源。
第四,政府是公益的“守夜人”,而不是“受益人”。
保就业是“六稳六保”工作之首,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通道
,就业岗位的创造要注重公平,过去我区每年空出二三百个工作岗位
,可是我们一些贫困家庭,千辛万苦培养一个孩子,毕业了没有关系就
找不到工作,这样的社会风气就可想而知。去年,我们共公开遴选公务
员39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277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11人
,就是要为这些平民子弟提供工作的机会,提供上升的渠道。
没有素质的领导干部,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置障碍,以谋求一些个人的
利益。而真正为民服务的党委政府和公务员,会提供公平公正的空间和
机会,这就是权力观的问题。权力是从哪里来?是人民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