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17年4月人民日报理论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目录 [20170428] [20170427] [20170425] —— [20170424] [20170424] [20170421] [20170420] [20170419] [20170418] [20170417] “” [20170417] [20170414] [20170413] [20170412] [20170411] [20170409] [20170407] [20170406] —— [2017040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聚精会神抓冬奥备战 加快冰雪运动普 及提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 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展冰雪运动的重 要指示精神 国家体育总局党组 2017年04月05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聚精会神抓冬奥备战 加快冰雪运动普及提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 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 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 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强有力的牵动 作用。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近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和北京市考察时再次对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发展冰雪运 动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高瞻远瞩、思想 深刻、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深谋远虑、 以人民为中心的爱民情怀、对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求真务实的崇高 风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发展冰雪运动的重要指 示精神,是体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和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以习近平同志重要 指示精神统一思想,全力做好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特别是做好冬奥会备战工 作,加快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实现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补上冰雪竞技运动水平不高的短板,勇攀世界冰雪运动高峰   习近平同志指出,“体育强中国强”“冰雪运动难度大、要求高、观赏性 强,很能点燃人的激情”,并强调“提高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水平,要及早谋划 、持续推进”。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 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竞技体育孕育的中华体育精神是 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我国体育健儿在冬奥赛场上一展风采,是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信、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契机,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展示,可 以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的强大力量 。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国冰雪竞技运动还存在许多短板。从近四届冬奥会来 看,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基本处于第七名至第十四名之间,最好排名是温哥 华冬奥会第七名,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奋 斗精神、只争朝夕的高昂斗志,既用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又发挥市场机 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采取超常 规、跨越式的政策措施,把冰雪竞技运动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一是 全面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统筹全国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加快实现冰雪运动项 目全覆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之前所有未开展的项目都要开展起来,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力争实现全面参赛的目标。在发展战略上,要做到扬长补短 、奋发有为,冰上项目要上新台阶,雪上项目要有新突破。二是夯实备战基础 。加强各层级运动队梯队建设,重点选拔培养优秀苗子,拓宽选才渠道。注重 挖掘选拔边疆少数民族适龄青少年中有运动天赋的人才,经科学评估论证后充 实到冰雪运动队伍中。完善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冰雪竞 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格局。加强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改善后备人才培养 的训练设施和师资条件。三是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 ”,支持冰雪项目国家队利用国外反季节训练场地进行常年训练,为国家队外 训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引智工程”,借助“外脑”备战,发挥国际人才 在备战中的作用。四是强化科技备战。以实施《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 为抓手,整合体育系统内外科研力量,对重点项目进行科技攻关,提高训练和 服务保障水平,强化备战信息研究与服务。五是创新体制机制。既发挥好举国 体制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冬奥备战。创新国家 队管理体制,改革国家队组织管理模式,实施扁平化管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 奥运备战新路子。   补上群众冰雪运动参与面不够的短板,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推动冰雪运动普及贯穿始终,大力发展群众冰雪 运动,提高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快冰雪产业发展,推动冬季群众体育运动开 展,增强人民体质。”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全民体育事业关乎 全民健康、关乎全面小康,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是发展体育事业 的根本所在。推动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冰雪项目,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达到 强身健体的效果,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 意度意义重大。   我国冰雪运动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群众冰雪运动普及率低,参与人 口数量少。这就要求我们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冰雪运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夯 实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努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一是加强 冰雪运动宣传普及。要以筹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围绕“欢乐冰雪、健康中国 ”主题,宣传冰雪运动知识,大力普及冰雪运动文化,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 ,增强群众冰雪运动健身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二是加强群众冰 雪运动指导培训。抓紧培养冰雪运动指导员、教练员和冰雪教师,开展群众冰 雪运动健身培训服务。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关、进部队、进厂矿、进农村、 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不断满足不同群体参与冰雪运动健身的需求。着力培养 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推行“百万青少年上冰雪计划”和“校园冰 雪计划”,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的普及发展。三是广泛开展冰雪运动赛事活动 。推动落实《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建立以“大众 冰雪季”为主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运动活动为支撑的群众冰雪运动活动 体系。开展参与度高、普及面广、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冰雪运动品牌赛事和 活动,发挥其对群众冰雪运动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 民间民俗冰雪娱乐活动,推广民族民俗冰雪项目。四是健全群众冰雪运动组织 。培育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群众性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和冰 雪运动协会的作用,组织和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冰雪运动。   补上冰雪运动产业规模不大的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   习近平同志强调,体育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北京 冬奥会“对冰雪运动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导向。希望更多投资者关注中国冰雪运 动产业发展,在经营中壮大实力,在支持中作出贡献”。学习这一重要指示 ,我们深深感到,发展冰雪运动产业对于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扩大群众体 育消费、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消费结构升级,冰雪运动消费逐年增长,冰雪健身、冰雪 赛事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和生活时尚。冰雪运动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 ,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广阔,完全有条件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 点。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冰雪运动产业规模不大,发展基础较差,产业链不完 备,冰雪体育装备高度依赖进口,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冰雪运动消 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筹办北京冬奥会的历史机遇,抓住未来5年乃至 更长时期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推动 冰雪运动产业蓬勃发展。一是制定冰雪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冰雪运 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引领冰雪运动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建 设冰雪运动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高端、功能齐备、绿色生态的冰雪运动产业园 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挥集聚效应,推动冰雪 设施和运动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发展。三是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 用,降低准入门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中国冰雪运动 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支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自主品 牌。四是优化冰雪运动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业,实施冰雪运动产 业促进工程,促进冰雪运动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 供多样化产品和服务。大力拓展冰雪竞赛表演市场,提升群众冰雪体育消费意 识,让更多人养成冰雪体育消费习惯。   补上冰雪运动设施不健全的短板,同步推进奥运场馆设施和群众冰雪运动 场馆设施建设   习近平同志指出,“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筹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周期长 、任务重、要求高,要加快工作进度,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利 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注重实用、保护生态,坚持节约原 则,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学习这一重要指示,我们深深感到,场 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办好北京冬奥会和保障国家队训练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群 众冰雪运动的必要条件。同步推进奥运场馆设施和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建设 ,对于履行国际承诺、办好高水平冬奥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   目前,我国冬奥会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运动队训练 场地设施落后。群众冰雪运动场馆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分布 不均衡,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需要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配合有关方面,切 实抓好各类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配合推进奥运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细化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各项建设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确保建成精品工程。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选择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和有经 验的施工企业,确保场馆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充分体现中国气派和 中国元素。在场馆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赛事需求、环境保护和赛后利用,充 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注重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不搞铺张奢华,不搞重复建设 。二是建好运动队训练场馆设施。充分利用首钢厂房及土地资源,新建国家队 训练基地。加大“囤雪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吉林北山人防工程等的优越 条件,建设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训练雪道,保障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北欧两 项运动员全年越野滑雪训练和冬季两项4个靶位射击训练。三是建设群众冰雪运 动场馆设施。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公共滑冰馆、室外滑冰场和滑雪场等冰雪运动 场地。结合现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一批综合性冰雪运动中心。鼓励各地利用 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因地制宜建设可移动冰雪场地。推动落实《全国 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不少于650座 、滑雪场达到800座。要确保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 会。 论中国特色的积极财政政策 刘尚希 2017年04月06日07:0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作 出的科学抉择,也是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 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科学高效 ,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蕴含着提高治理效能的深意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 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新动能不 断成长壮大。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建 设现代化强国“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各种风险隐患不少。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仍未散去,2016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速降至 7年来最低,世界经济结构性调整的长进程仍未到头。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经济全球化风向逆转、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民粹主 义蔓延、地缘冲突增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凸显,全球风险明 显扩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 转换三大特点,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增强,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面临较多困 难,金融、投资、外贸等领域遭遇挑战,人民群众对住房、教育、医疗、养老 、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妥善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解决预期不稳定等问题的难度在加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应了在复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更好发展 的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完成各项既定目标的有效举措。“财政政 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的要求,蕴含着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深意,是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财政领域的生动体现。所谓 “积极”,就是要积极主动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增 强财政政策的预见性和预防性,而不是被动应付、见招拆招。作为国家治理工 具的财政,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化解经济社会发展面 临的各种风险,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风险甚至危机发生后才仓促应对。所 谓“有效”,就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关键问题,精准发力、对症下药,达到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期,财政政策更要发挥“定海神 针”作用,持续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确定性”,稳住大局,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有效 落实。   实现了财政政策思路的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的重大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财政运行规律和我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 高度,也刷新了我们对财政政策功能定位的认识,实现了财政政策思路的创新 。   从关注总量性问题转向更加关注解决结构性问题。在宏观经济教科书和流 行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中,都是把财政政策作为一个总量性变量来讨论的,把 财政放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予以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作 用是扩大社会总需求。而当前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结构性问题。习近平同志 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 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当前我国实施 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在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 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调结构的功能更强大。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从关注 总量性问题转向更加关注解决结构性问题,所以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 激。   从侧重解决经济问题转向综合施策。过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围 绕宏观经济做文章,不是“拉”增速,就是“稳”增速。然而,经济增长并不 是发展的全部。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工具,积极财政政策只着眼于解决经济问 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经济、社会关联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仅仅着眼于 经济也难以解决好经济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只有把视野拓展到经济之外,注重 综合施策,才能维护好经济、社会“双稳”的局面。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民生 也是抓发展”,这是对民生与发展关系的精辟论述,也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指 明了方向。财政加大对基本民生保障、扶贫、教育、文化、健康、生态文明等 重点领域的投入,增强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实际上改善的是公共服务 的供给侧,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体现。从这点来看,财政政策不 只是经济政策,也是社会政策,通过民生保障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劳动者素 质提高,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基础;还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激励政策 ,通过税收、基金、补贴等政策手段产生分配激励、市场激励、行为激励和社 会激励,既能激励科技人员发明创造和企业、个人创新创业,也能激励地方改 革创新,还能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发展既“长个子”又“长精神”。   从倚重赤字和债务转向优化财政收支结构。过去,人们对积极财政政策往 往以赤字率多高、政府债务多大来衡量。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形下,提高赤字率 、扩大债务能有效扩大社会总需求。但要解决结构性问题,这一思路就不再管 用。而且,如果过度提高赤字率和债务,还会加剧财政风险。结构性问题必须 用结构性办法来解决,应通过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拓展财政政策空间。正是基 于这种思路,2017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将保持3%的赤字率,在减税降费的同 时,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预算、盘活存量资金,确保重点支出强度不 减。   从偏向宏观调控转向公共风险管理。从本质上说,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种 短期的、应急式的公共风险干预,是公共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全 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仅要及时化解公共风险,而且要完善公共风险管 理,防范公共风险的产生和累积。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跳出了传统 的宏观调控思维,在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基础上,把财政政策 纳入国家公共风险管理体系中,从偏重于当期风险化解转向风险管理,在防范 长期性风险和战略性风险的同时化解短期性风险。   在把握稳与进的平衡中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稳中求进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也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方法论。去年底 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 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在把 握稳与进的平衡中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稳大局:注入确定性,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是减 少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防范化解公共风险,避免公共危机。注入确定 性,是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积极 财政政策为市场运行注入确定性,减少实体经济内部、虚拟经济内部以及实体 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确定性,稳定国民经济;为社会运行注入确定性,降 低消费、就业和社会心理的不确定性,保障民生,稳定民心;为改革注入确定 性,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 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定位,大 力推动改革。稳大局,还要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良好社会预期是经济社会 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对市场和社会环境有良好预期,人们就会有动力、有耐 心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而悲观的预期则会导致市场主体行为的短期化,倾向 于投机炒作赚快钱。要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首先要保证财政政策信号清晰 ,各项政策措施越明确、落实越有力,社会预期就越好。其次要精准施策,政 策措施一旦出台就不能“翻烧饼”,也不宜频频出招,防止政策多变、频出而 扰乱预期。最后要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考虑现实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有预 案、有底线,给经济社会主体吃下“定心丸”。   谋进取:推动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结构性失衡的根源是资源错配 、效率低下,产生大量无效供给,而优质供给不足。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作 用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施策、积极有效。一方面,积极支持“三去一 降一补”政策的落实,并着力做好职工分流、培训、安置工作;另一方面,通 过实施减税降费、鼓励研发创新、支持普惠金融、扶持中小微企业、改革重要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措施,为市场机制发挥自组织功能创造条件,通过市场 力量来矫正结构性失衡。与传统的扩张性政策不同,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 政策不是政府直接发力扩大需求,而是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来间接发挥作用,优 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供给;不是通过政策来替代市场,而是让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是单打一,而是认识和把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 、惠民生、防风险等的系统联动关系,发挥财政政策在这些方面的整体效能。   深入理解当前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破除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积极财政政策只是需求管理的一个工具。很多人谈到当前我国的 积极财政政策,往往将其放在凯恩斯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将积极财政政策作为 需求管理的一个工具来看待。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 政策显然不是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中的那种政策,而是一种涉及经济、社会乃 至整个国家治理的多维度的财政政策,可称之为“结构性的政策”。从总量性 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与之相伴随的还有一个转变,就是从单纯经济政策 转变为综合性政策。这使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如产业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盘活存量资金、打破支出结 构固化等,都是作为政策工具来使用的。同时,当前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注重 与全面深化改革协调配合,财政预算安排突出重点、有保有压,着眼于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见,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大大超越了需求管理工具的 传统定位,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误区二: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风险失控,甚至发生财政危机。 2016年,我国年初预算安排全国财政赤字2.1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4万 亿元,地方财政赤字7800亿元。考虑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隐形债务等,有人认为 我国目前的实际赤字率和负债率已经很高,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会导 致风险失控。实际上,从2017年国家预算安排来看,财政赤字率保持3%的水平 不变,财政赤字规模2.38万亿元,这一规模是适度的,绝非大肆扩张。在债务 方面,2016年末,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约为27.33万亿元,按照国家 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GDP初步核算数计算,负债率约为36.7%。即使考虑或有负 债,综合估计我国政府负债率约为40%。这在世界上属于较低水平,而且也在我 们的承受范围之内。虽然地方的债务水平较高、还债压力不轻,一些地方甚至 出现了社保基金支付困难、财政压力较大的问题,但这属于短期和局部困难 ,谈不上发生地方财政危机。从资产看,地方债务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虽然 在财务上不是都能变现的资产,但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实实在在的作用,今 天的债务将换来明天的增长,加上大量可变现的国有资产资源,足以应对可能 出现的任何风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地方债务管 理,提高债务支出绩效,本来就是当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误区三:企业反映税收负担重,积极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最近,有 学者提出“死亡税率”,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与此相联系的是,有人认为 我国当前的减税措施不是真减税,积极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这种认识是 片面的。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减税措施,特别是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 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减税。为 了支持减税降费,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逐年压缩一般性支出。但是具体到 每个企业,受投资周期、资本构成、盈利能力及其自身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获得感肯定有差异。如果我国真有所谓的“死亡税率”,那为何每天新增企 业数达到1.5万户,数不胜数的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我国经济增速 仍在世界名列前茅?所以,“死亡税率”的提法并无科学依据。给企业减税降 费,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从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方案来 看,会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 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需要强调的是 ,减税降费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活力,并不是为了维持“僵尸企业 ”。企业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则。   (作者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6日 07 版) 人民要论:深刻认识治党与治国的有机 统一关系 杜艳华 2017年04月07日08: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个执政党要完成自己的执政使命,必须正确处理治党与治国的关系。我 们党高度重视治党与治国的关系,一方面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另一方面强调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 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这些要求深刻揭示了治党与治国的 有机统一关系。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实现“两个 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 确把握治党与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使治党与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治国必先治党   治国必先治党,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治党是治国的基础。办好中国的 事情,关键在党。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 内部”。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庞大,管理起来难度 很大,但又必须管好,管不好就会出乱子。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 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   治国必先治党,是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治国与治党的关 系,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命题。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 侵略,中华民族于痛苦和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然而,中国现代化一开始 就面临多重障碍:西方列强的侵略和间接统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民族独立,而 且造成中国内部长期分裂、动荡。四分五裂、政治动荡的中国要走向现代化 ,前提是要有强大的政党作为领导力量来整合和凝聚全民族的力量。这一基本 国情和历史逻辑决定了政党在我国国家建设和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进而也决定 了治国必先治党的内在机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中国现代 化道路,但直到孙中山才提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思想,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打开了新视野。   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治国必先治党这一规律。中国共 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 产党这样强调党的领导权,也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提出和形成 了系统完整的治党理论。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把党的建设作为重要法宝 ,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并在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 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民党治党不力、吏治腐败,这是它失去民心、丢 失政权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深入把握治党与治国的关系,在治 党方面形成了许多新理论、积累了许多新经验。从历次整党整风运动到当前的 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始终遵循治国必先治党的规律。正 因如此,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 共产党领导。”当今中国发展得怎么样、国家治理成效如何,取决于我们党的 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取决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取决于我们党的 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等的状况。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结论。新形势下 ,要把我们国家治理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要求我 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如果不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就会失去根本政治保证。   治党旨在治国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处理好治党与治国的关系,不仅在于强调治国必先治党 ,而且在于强调治党旨在治国。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坚 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加 强自身建设,目的是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治党旨在治国。我们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 界,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们党领导革命和治理国家,都是为了建设社会 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让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这与西方资产阶级政 党执掌政权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完全不同。我们党是为重塑和建 设国家而生的,是要通过重塑国家、建设国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形势下,我们党只有通过治国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今天,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使治党紧紧围绕治国来展开。   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始终围绕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展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我们党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 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 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推进理论 创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的回答,从根本上说,都是紧紧围 绕执政党如何治国来展开的。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围 绕执政党如何治国而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   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实践活动的总概括就是治国理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的伟大斗争,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论是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提出和贯彻落 实新发展理念,都是对如何治国理政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刻解答。同时,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 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 展现新气象。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始终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机统一,体现了治党旨在治国的鲜明特色,党的建设为开 创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更好实现治党与治国有机统一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的一个突 出优势就是实现了治党与治国的有机统一。展望未来,要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好地把治党与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深入把握治党与治国有机统一的丰富内涵。治党是治国的前提,没有全面 从严治党,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坚强有力,国家治理就不可能成功。同时,又要 深刻认识到,治党与治国不可分割,离开治国,治党就会失去方向目标,就会 失去评判标准。治党与治国的有机统一,主要体现为两者的良性互动。一方面 ,治党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国就会卓有成效;另一方面,治国理论和实践的 发展,又会推动治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 持解放思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更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与此同 时,我们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 推进。这些成就的取得,深刻体现了治党与治国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相辅 相成。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上把握两者的有机统一关系,使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始终互为支撑。   充分发挥治党对治国的保证作用。治党是治国的保证,如果治党不力,我 们党弱了、散了、垮了,治国就无从谈起。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还需自身 硬”。可以说,“打铁”主要是就治国而言的,“自身硬”主要是就治党而言 的。只有治党有力、做到“自身硬”,才能治国有方、“打好铁”。当前,我 们党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主要属于治国范畴,而全面从严治党则属于治党范畴。全面 从严治党,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 政使命的迫切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 根本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充分发挥治国对治党的促进作用。治国的推进,必然会对治党产生促进作 用。习近平同志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 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这一重要论述既深刻揭 示了治党对治国的保证作用,又深刻揭示了治国对治党的牵引和促进作用。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治党的目标、内容和 举措都要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 要着眼于治国的现实需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作者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7日 07 版) 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自信 邓纯东 2017年04月09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习近平同志 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 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今天,中国共产 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完全有理由自信。   中国共产党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 坚强有力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国道路的成功。因此,中国道路的成功绝不仅仅 是经济上的奇迹,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成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成功 。这是任何严谨的、不带政治偏见的学者都会得出的结论。今天,国际社会对 中国共产党的赞誉越来越多。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尼·赛奇在其2001年 撰著的《中国政治与治理》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 2014年8月,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他又明确表示,在现代治理体系上,中 国不能照搬别国的政治体制。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帕斯奎诺教授指出,中 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学习、调整与吸纳的政党,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 凝聚力和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影响力有了全面提升,很多海外学者 高度评价新一届中共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中国梦”“四个全面”等成为国际 学界新的热门话题。美国著名学者福山近几年一直关注并研究中国政治和中国 共产党,他在比较了中美两国政党政治后,认为中共具有强大的政党治理能力 和国家治理能力。2016年两会期间,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会长滕绍骏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具有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 越性。与当今世界其他制度体系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保证人民 当家作主、协调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政治优势。《中国国 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关于国家形象的第四次全球调查数据也显示,大多 数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主要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组织严密。其中 ,发展中国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有超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和学习创新能力。   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   执政党必然要进行国家治理。衡量一个执政党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弱,不能 想当然地把西方执政党那一套做法作为标准,而是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从 执政党的执政理念、组织管理水平、执政能力、认同程度等方面来衡量。新中 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今天,中国的发展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共 产党具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这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世界影响力的基础。   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反映的是执政党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纲领。国家治理能 力强的执政党,必然具有合乎人民意愿的先进执政理念。执政党的组织管理水 平,反映的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状况。国家治理能力强的执政党,必然具有严 格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凝聚力,一盘散沙式的执政党不可能治理好国家。执政 党的执政能力,反映的是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科学,体现的是执政党解 决国内国际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家治理能力强的执政党,其路线方针政策必然 是科学的,善于解决重大实际问题。执政党的认同程度,反映的是执政党得到 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程度。国家治理能力强的执政党,必然获得人民群众的广 泛认同,而不是让社会撕裂、族群对立。正是从这些方面来衡量,中国共产党 无疑具有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   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同,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代表着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与西方多数政党信奉新自由主义 政策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坚 持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与西方政党因为民众参与选举热 情越来越低而只能获得低水平认同、不同政党因为恶性竞争而导致族群分裂不 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紧密 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磅礴力量。正是从这种对比中 ,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能力有了越来越全面的认识、越来越客观 的评价。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源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建党初期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成为一 个拥有近8900万名党员的大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奇迹,在当今世界拥 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西方政党无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 。   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势有很多,在此只能举其要者。第一,中国共产党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使得中国共产 党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正是这种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得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能够审 时度势,不断调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 新。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强调民主和集 中的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具有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比拟 的优势。同时,与西方政党管理的松散性相比,中国共产党具有严格的组织纪 律性。纪律严明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具有很 强的凝聚力、战斗力。第三,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使得中国共产 党能够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四,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 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既保证了各项政策的连续性,也保证了政策制 定的民主性,不但避免了西方两党制、多党制由于党派斗争所导致的族群分裂 ,而且避免了西方政党为了争取选民而注重短期利益、没有长远规划、缺乏政 策连续性的弊病。第五,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不断增强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这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永 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这种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是西方政党无法比拟的。   今天,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优势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中国 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开创的中国道路,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走出了一 条新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9日 05 版) 人民要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李银祥  张思远 2017年04月11日07:14    来源: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立于时代潮头,紧扣新 的历史特点,科学谋划全局,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坚定不移实现我们的战略目 标。”强调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当今 时代,大国之间的战略较量日益激烈。如何在艰巨复杂的战略较量中牢牢把握 战略主动,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我国利益,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紧迫时代课题。 把握战略主动,才能赢得先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时刻面临危机和挑战,处处充满曲折与坎坷 。只有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才能从容不迫应对各种危机与挑战。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传统优势。新中国成立前,我们 党的奋斗以武装斗争为主,对战略主动的把握集中体现在军事斗争上。毛泽东 同志高度重视对战争主动权的争夺和把握,他深刻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 命脉,失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战争的双方,都力争 主动,力避被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维护国家政权、国家安全上,党中央 的决策也显示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世界大战一 时打不起来等国际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及时转变战略重点,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抓住了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 主动。在这些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中,我们党所追求的都是摆脱战略 被动、把握战略主动。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当前,国际战略格局面临 深刻调整,世界主要国家在政治、经贸、军事、科技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 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日趋严峻,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的任务艰 巨繁重。可以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问题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影响我国 发展,使党和国家工作陷入战略被动。实践证明,把握战略主动是化解战略难 局、困局和危局的重要手段。面对国际形势新变化,我们只有始终心怀战略警 醒、保持战略定力、拓展战略视野、加强战略谋划,通过周密的战略运筹争取 有利的战略环境,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才能应对好复杂国际形势。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才能解决好国内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 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也是矛盾风险的积累期、凸显期,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等 方面还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是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 ,就有可能影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处理重大问题,就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视野和高超的战 略运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比如,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赢得了我国经济转型 发展的战略主动;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减少贫困人口,缩小收入差距,赢 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主动;通过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主动;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 ,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战略主动,在处理重大问题时就不会陷入进退两难、被动 退让的困境,就能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精准分析其主次矛盾与利 害关系,抓住重点,提前谋划,精心进行战略布局,主导事物发展走向,达成 对我有利的战略态势,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前提在于对各种利害关系有深刻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 “知”,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化迂为直。脱离了“知”的战略运筹,就像瞎 子走路、盲人摸象,漫无目标,抓不住关键;根植于“知”的战略运筹,犹如 博弈时看穿了对手的底牌和套路,还未交手胜负已定。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在诸多领域不同因素 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只有深刻洞察各种因素的内在关联,掌握其 作用机理,才能找到驾驭全局的方法手段。因此,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前提是 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情况有深刻分析和准确把 握。惟有如此,才能充分认清彼此的战略意图、力量对比、利益诉求以及各自 的优势和劣势,对战略全局作出准确研判,在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做到胸 有成竹。 核心在于牢牢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要取得战略主动权,关键是抓住 事物的主要矛盾。事物的主要矛盾往往隐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 分析判断才能得出。例如,在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中,亚太地区的战 略安全无疑是重中之重;在影响亚太地区战略安全的因素中,美国无疑是关键 。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找准国家战略运筹的目标和方向,更好地保持战略定力 、制定战略举措、塑造有利战略态势,从而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方法在于运用科学思维进行统筹谋划。战略上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是 战略家们思维方式、思想智慧、视野胸怀的竞争。取得全局上的支配地位,拥 有战略上的优势,善于化劣势为优势,是战略家的理想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着力强调要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 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这些科学思维是新形势下统筹谋划各项工作的思 想指南,是解决“疑难杂症”、确保把握战略主动的管用方法。我们在谋划工 作、破解难题中,要自觉运用这些科学思维,始终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事 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以思想理念的创新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重点在于有针对性地搞好战略预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预 置是对战略力量、战略部署的超前性处置。纵观古今中外,重大战略的顺利实 现无不闪烁着超前预置的智慧光芒。新形势下,战略预置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外交捭阖、法律完善以及能源、物资、资金储备 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战略预置要求必须对相关情况有清醒 认识。当前,我们尤其要对世界局势的未来走向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和评估 ,做好充分准备,在重要领域积极进行战略预置与反制,做好“矛”与“盾 ”的合理配置、“攻”与“防”的有机结合。 战略是实力的竞赛,力量的强弱是决定战略主动还是战略被动的客观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这为我们在关键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努力抢占思想意识、规则制定、技 术创新、军事变革的制高点,为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奠定坚实基础。 抢占思想意识制高点。在战略较量中,人占主导地位,人的行为又受思想 支配。因此,只有占据思想意识的制高点,才能取得战略主动权。正是基于此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在意识形态上对我进行颠覆和渗透。随着互联网 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会愈加激烈,我们必须坚决 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守好我们的思想阵地。要用马克思主义来固本培元 ,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引领激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滋养人 心。新形势下,尤其要提高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舆论斗争的水 平,加强对舆论的有效引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 抢占规则制定制高点。全球治理格局是国际战略态势的现实反映,而国际 规则是全球治理格局的重要支撑,掌握了规则制定权就掌握了国际事务话语权 ,就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 与世界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 声也越来越高。我们要抓住机遇,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特别是要增强规 则制定能力,强化对国际金融、能源、网络、极地、深海、外空、核安全、反 腐败、气候变化等领域规则制定的参与力度,力争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占据 优势地位,为我国赢得国际战略主动提供强大的法规制度保证。 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科学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谁 抢占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谁就占得了引领世界未来的先机。当前,新一轮科 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 技术等战略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军事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纳米技术 、临近空间技术、高超声速技术不断突破,新概念武器向实战化方向发展,武 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明显。可以预见,未来几年 将是全球科技发展大比拼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加 快赶超步伐,力争在重点领域、重大技术上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 ”。 抢占军事变革制高点。军事实力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柱石。世界上每一个 大国的崛起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支撑,而强大军事实力的锻造和形成离不开 军事变革的驱动和牵引。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这次新军事革命的 本质是争夺战略主动权。为了应对这次新军事革命,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安 全战略、军事战略,调整军队组织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方略。我们 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目标,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构建世界一流军 事力量体系。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战略部)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1日 07 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陈东琪:抓紧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7年04月12日07:10    来源: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 社委员时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深化之年,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妥善应对、合力攻坚。在参加全国人 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时,他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充分说明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 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经济发展新常 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深入理解习近平同志关于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应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了解其取得的成效,理清其面临的难点,抓紧抓好今年推进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确立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思路,具有重要现实指 导意义。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从低收入 阶段跨入中等收入阶段,并正向高收入阶段迈进。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 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面临的突出矛盾 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 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从供给侧发力,以改革创新促进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以优质供给激发并满足人 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了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战略思路,明确了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工作主线,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解决供 需结构矛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世界经济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具有重要国际示范意义。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了生产过剩、贸易收缩和低速增 长的困境。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力度很大的刺激需求的措施,但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促使实体经济持续复苏,反而吹大了资产泡沫,给未来经济 发展留下巨大风险隐患。究其原因,此次世界经济陷入困境的内生“病因”和 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有所不同:不仅劳动生产率增速逐步放缓,而且供需结构出 现了新变化。这使得曾经行之有效的单纯的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和结构主义政 策都难以奏效。中国提出并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解 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中长期特征的结构性问题,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潜 在增长率,增强可持续发展动能,不仅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治本 良策,也是破解世界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可用药方,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示范意 义。 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理论创新 意义。习近平同志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容 丰富,是系统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首先,丰富了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内涵,既不孤立谈供给,又不孤立谈需求 ,强调只有将供给和需求联系起来考量,才能作出科学判断。在区分有效供给 和无效供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 攻方向是改善供给侧结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其次,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 了科学的理论体系,回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大 问题。在分析供需失衡矛盾时,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又强调 供给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和归宿。在推进思路方 面,强调要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 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 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政策主张方面,既强调以供给侧 管理为主,又注重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注重总量性宏观政策与产 业政策、微观政策、改革政策和社会政策协调配套。这些科学思想,既区别于 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需求决定论、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供给经济学,也区别 于里根和撒切尔主义的供给管理以及罗丹和刘易斯的结构主义政策。可见,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实践经验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表明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达到了新高度。 2016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元年。在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 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抓手,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和初步成效。 “三去一降一补”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去产能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分流 安置人员超过65万人。钢铁去产能6500万吨,煤炭去产能2.9亿吨,分别超额去 掉2000万吨、4000万吨。房地产整体库存水平有所下降,到2016年底待售面积 同比下降4%。市场化债转股和兼并重组等措施有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 产负债率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企业成本降低1万亿元以上。农村能源、交通 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在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 务的同时,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平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微观活力不断增强 ,消费者信心提高,供求失衡矛盾缓解,物价走势逐步趋稳,市场预期明显转 好,金融风险得到缓解,社会秩序稳定。 政府、企业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改革共识。政府在推进去产能工作中,努力 探索破解深层次矛盾的路径,注重市场机制建设,探索出中长期合同、减量置 换指标交易等新机制,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 ”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政 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取得进展。在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企业感受到了压 力,认识到加快兼并重组的重要性,也认识到通过强强联合、做强优质产能是 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宝钢、武钢联合重组 ,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探索。 推动发展观念转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入 地认识到这一改革是提高经济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发展动能的必由之路 ,更加重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出措施,工作重心逐步转 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动能 。同时,企业更加重视品牌质量和精细生产,更加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产品、 新模式,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适应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消费 需求的供给能力。凡是新动能培育比较成功的地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都 更加出色。 改革得到广泛关注、高度认同和积极评价。国际上,不少国家意识到持续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对结构性改革更加关注和重视。一些知名国际机 构、媒体关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这一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发展聚集新 能量。去年的G20杭州峰会将“结构性改革”写入成果文件,列入全球经济治理 行动指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结构性改 革的引领者”。在国内,企业、行业协会更加主动配合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社会认同感、获得感逐步增强。国家信息中心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显示 ,89.2%的网民认为去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不 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任务将愈加艰难。习近平 同志指出:“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提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 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重点任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深入推进什么”“如何深入推进”作了全面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我们要按照中央部署,抓住难 点,闯过关口,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 在“三去一降一补”上取得新成效。今年应积极解决在深入推进中出现的 新情况新问题。从深入推进去产能看,要在深化钢铁、煤炭去产能的基础上 ,推进两个“扩”,即去过剩产能的“扩围”和扩优质产能。前者需要严格按 照技术、安全、节能、环保、质量等标准来遴选和确定;后者要依靠创新驱动 ,在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上下功夫。从深入推进去库存看,今年的重点在三四 线城市,应将绝大部分房子卖给在本市工作多年的农民工、外来的技术人员或 其他因工作、因养老等愿意长久居住的人,而不是炒房者。从深入推进去杠杆 看,重点是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从深入推进降成 本看,主要举措是在调整税制和优化税收结构的基础上减税降费,降低直接反 映在财务报表上的企业财务成本;进一步改革社会保险制度,降低企业人工成 本;调整能源政策和价格形成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改革运输和物流体制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创新体制机制,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深入推 进补短板看,坚持补硬短板和补软短板并重、补发展短板和补制度短板并举 ,聚焦民生,反映民意。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抓住重点。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今年 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农业去库存。从缓解目前粮食高库存压力看,用深加工 方式转化部分剩余粮食,是一条藏粮于企的路,可以拓宽。从长远看,藏粮于 地、藏粮于技非常重要。实现藏粮于地的途径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农 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提高经营者改良土地质 量的积极性。实现藏粮于技,需要不断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和 人才培训的财政投入,激发农业农村内部的资源要素活力,推动生物科技成果 转化和普及。二是农业补短板。加大投入,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重大科技 短板和民生短板。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市场活力和人的活力,大力 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越来越多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积极参与农业补短 板,共同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取得新突破。应完善体制机制,为振兴实体经济创造良 好环境,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基础性制度建设,推动实现 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企业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消除土地、人力资本、资 金、科技等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旧动能接续 转换。三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 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放宽非 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四是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 革,进一步减税降费,营造公平税负环境,实施以鼓励研发和技术改造为目标 的结构性降税,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特别是流入创新领域和民营经济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这一科学定位,中央政府加快财税、金融、土地、市场体系和法律法规等基 础性制度建设;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精神落实好“分类指导、因城施策”调控要 求,既要密切监测形势,相机调控,加强预期引导,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 ,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又要从摸清底数、深化改革、完善制 度入手,为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前推进,今年尤其要深刻认识和破解改革 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一是处理好“改”和“稳”的关系。既要积极推进改革 ,又要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做好社会托底工作,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二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改革中,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具 体情况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和领域行政手段多一些,有的地方和领域市场作用 大一些,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看,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运用市场化 法治化手段,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努力实现新旧动能 的顺利转换。应注重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为新动能培育提供 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四是公平合理分担改革成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 付出一定的成本,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要找好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2日 07 版) (人民要论) 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 梁慧星 2017年04月13日08: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人民要论)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有效协调了民 法与商法之间的关系,消除了原先存在的民法通则与有关单行法律之间的冲突 和矛盾,规范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已经顺 利完成。民法总则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专家学者反复讨论和论 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制定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为民法典编 纂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个民法总则,接下来我国民法典编 纂工作也就顺理成章,真正驶入快车道了。我们要深刻认识民法总则的时代意 义,进一步做好民法典编纂工作。   民法总则来之不易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1954年至2001年近半个世纪里4次启动民法典编纂 工作,致力于制定一部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4次尝 试编纂民法典的努力均未能取得预期结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 典的任务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即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作出了先 制定民法总则、再系统整合民事法律的“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部署。经 过两年多的论证、征求意见、修改,民法总则按预定进程顺利制定出来,民法 典编纂工作由此迈出关键性一步。   我国要实现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民法典之梦”,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鉴 于之前民法典编纂工作一再受挫的教训,一些人担忧这次民法典编纂工作也难 以顺利完成。这次民法典编纂工作之所以能够按预期目标顺利推进,是各方面 力量共同努力、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确立,这为民法典的编纂奠定了经济体制基础。民法典被称为市场经 济的基本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法总则的制定。从民法学自 身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法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质的 飞跃,在批判借鉴外国法学理论、制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 民法学体系。此外,从司法实践来看,法官已具备比较好的法学素养,形成了 较为正确的适用法律的思维。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更加希望自己的权利能够得到法律保护,这是制定民法典的群众基础。   民法总则的制定彰显了党和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坚定决心,打消了一部分人 对我国民法典立法能力的怀疑。民法总则的顺利通过,也推动我国民法典编纂 工作真正驶入快车道。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我们还要完成民法典分则各编 的整合修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这需要相关部门、民法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群 策群力、再接再厉,为编纂一部结构合理、体系完备、规范科学的中国民法典 继续努力。   民法总则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 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 。因此,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健全完善的标识 。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将与人的权利保护相关的立法工作列入民 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议程。虽然受历史条件限制无法编纂一部系统的民法典,但 还是制定了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如1980年的婚姻法、1985年的继承法、1986年 的民法通则、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2007年的 物权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在保护人的权利方面的能力受到 一定限制,不可能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民法总则是系统编纂民法典 的开篇之作,它秉承体系性法律思维方法,遵循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行 为、民事责任的科学编纂结构,以人的保护为核心,对普遍适用于民法典分则 各编的一般原则、概念、规则和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 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具体内容方面,增加了对胎儿利益、个人信息、一般 人格权、特定人格权的保护等,这些都体现了对个人权利保护的加强。民法总 则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保护民事权利的观念 ,在世界上开创了在民法总则中全面系统规定民事权利的立法模式,我国人权 保护法治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法总则为民法典分则各编的体系化、科学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法总则表明我国民法典在编纂体例上采纳了潘德克吞编制体例。在潘德 克吞编制体例下,民法总则是对民法典其他各分编进行“提取公因式”的结果 。也就是说,民法总则是将民法典各分编中最常用的、一般性的法律原则、法 律规范抽取出来,置于民法典之首。这种立法技术的优点是,一方面保持了民 法体系和结构的明晰性,另一方面能够使民法典面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对抗“法 律老化”的能力,在社会变迁中保持一定活力。但是,先总则后分则的编制体 例也存在一些缺点,这就是在适用法律的时候时常需要把处于不同编章的条款 进行组合。这实际上对法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解、适用民法规范需要系 统全面地掌握民法典的内容。   民法总则为民法典分则各编的制定确立了指导思想、价值取向,并且设立 了框架结构,民法典分则各编的编纂工作必须在民法总则的指导下展开。接下 来,我们即将展开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系统整合、修订完善工作。这一工作必须 遵循民法总则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和基本概念,只有这样才能编纂出 一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体例科学、 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的民法典。   民法总则的颁布表明我国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民法思想体系   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在回答法律源于哪里这个问题时认为,法律来自立法者 的意志是一个误解,他认为“法律源于人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理 应是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我国在20世纪初进行法治变革时,选择、移植了大 陆法系中的德国民法模式,我国民法的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体系很多方面 是向德国法学习的。但是,移植并非照抄照搬,我国民法的理论和实践对德国 法那一套民法体系、概念进行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修正,并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 进行了创新发展,由此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事立法理论。前4次民法典编纂 工作最终没有取得成功,其中固然存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但另 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当时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民法思想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法学者经过持续的学术研究和理性思考,并从司法 裁判工作中汲取经验,以我国现实民事问题为导向,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法思想体系。这为民法总则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 基础、提供了系统的智力支持。比如,民法总则中关于营利性法人和非营利性 法人的分类,尽管不少人提出不同观点,但这种分类是立足我国具体国情提出 来的,虽然在学理上不能说是最好,但更贴近我国实际,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 受。因此,民法总则的颁布也可以看作是我国民法思想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的标 志。   我们甚至可以期待,借助民法总则制定这个契机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中华法 律思想。法律的素材源自一个民族的历史,源自一个民族自身内在的特质。脱 离本民族历史的民法不可能是一部有生命力的法典。我国民法总则所采取的以 民事权利为轴心的结构体系,完全是中国式的,对大陆法系传统民法总则的编 制方法作出了大胆的超越和革新,鲜明地反映了我国民法典对中国本土元素的 高度重视。比如,民法总则对民法通则结构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充分展示了我 国民法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制定具有自身文化传统特点的民法典,无疑有利于 复兴中华法律思想,提高中华法律思想在当今时代和世界的影响力。当然,吸 取中华法律思想精华也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理念,不能任意而为。接 下来,在修订民法典分则各编的立法过程中,我国自己的法律文化传统必然会 成为立法者和参与民法典制定工作的相关单位和人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既体现中华法律思想、又与民法基本原则相一致。随 着民法典分则各编修订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国一定能成功编纂出民法典,为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法 治保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韩庆祥: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 富内涵和构建路径 2017年04月14日07:22    来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 大局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议,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 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 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契合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为各国共同应对众多全 球性挑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我们要深刻把握其内涵和要求,为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 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 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只有超越零 和博弈,实现利益上的共建共享,才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进程。在这一大趋 势下,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 同时,世界各国也共同面临一些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 善其身。可以说,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深入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世界各国必须敢于担当,勇 于直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积极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习近 平同志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始终不会关闭,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 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中国的这种担当有力促进了各国利 益的高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自由贸易风生水 起,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激活了全球经济的“一池春 水”,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大量的资本、丰富的产品和宝贵的合作 机会,为全球经济、贸易、投资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为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 价值链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增长最 快的消费市场,是最被看好的投资目的地以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2016年,我 国出境游达到1.22亿人次,对外直接投资1701亿美元,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 大的贸易伙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以自身经济的增长维护了 世界经济的稳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年均30%以上。可以说 ,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带动一大批国家共同发展,正是中国促进各国 利益高度融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体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 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 共同体。”文化是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 要在尊重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 文化交流交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不同文化只有加强交 流互鉴,才能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维护世界和平中繁荣发展。纵观世界发展 史,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完全丢掉或摆脱自己的文化传统,也很难接受外 部强加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文化发展之道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基本价值取向,坚持交流互鉴,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推动 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实践证明,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 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都有其独特 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互 鉴、融合的宏伟画卷。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应尊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对话、和平共处 、和谐共生。 “仓廪实而知礼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根本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 社会平等成员,理应平等参与决策、享受权利、履行义务。”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意味着世界各国都是平等发展、互相尊重的主体,必须超越单边主义,实 现共同发展。 共同发展才是真发展,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比 如,“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中国已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 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支持和参与的意愿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扩大,全球的关注度正在迅速提升。中国经 济平稳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共同发 展、联动发展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平衡、更加稳定。 实践证明,只有发展才能保障各国人民的基本权利,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热切向往。当前,要坚持公平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使各国都能 做世界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坚持开放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 主义,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坚持全面 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世界 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只有打造共同发展平台,才能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习近平同志指出:“世上没有绝 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 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 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共同治理,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 安全格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历史一再说明国家和则 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的道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之后延续40余年 的冷战,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极大损害,教训惨痛而深刻。历史启示我们 ,国家之间要平等相待、唇齿相依,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不搞唯我独尊 、强买强卖的霸道,理性管控矛盾分歧;不随意推动矛盾升级,不恣意破坏国 际法治,不任性打开潘多拉的魔盒;坚持“并育而不相害”,建立同呼吸、共 命运的安全伙伴关系,超越“修昔底德陷阱”,致力于把深海、极地、外空、 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 实践证明,安全应当是普遍、平等和包容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乃至 世界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世界安全的责任,理应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 差异性转化为促进世界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当今世界,安全问题极为复杂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各国应树立共同、综合、合 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通盘考虑世界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统 筹兼顾、综合施策,协调推进世界安全治理;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促进 各国和本地区安全;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 ,加快建设安全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 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利益交融、安危与共,没 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包打天下,合作共赢是必然选 择。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合作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通过合作解决利益分歧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表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理性选择。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合作关系的中国,坚持“合作是实现利益唯一正确选择”的信念,倡导 并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致力于推动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升华。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阴云未散,局部战乱冲突时有发生,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 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扯起保护主义旗帜 ,奉行狭隘的自我保护策略,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必然导致矛 盾厚积、危机加深,最终危及世界和平发展大局。 实践证明,只要世界各国高举合作共赢的大旗,秉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的共赢思维,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其他国家的发展诉求,在谋求本国发展 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就能在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基 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4日 08 版) (“一带一路”论坛) 李建红:建设“一带一路”  实现共 赢发展 2017年04月17日07:12    来源: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 的愿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 经进入加快落实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因而企业是重要主 体,在推进中国同有关国家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创 办于1872年的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局),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 族工商企业。长期以来,招商局自觉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之中。近年来 ,招商局大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把企业自身优势与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 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共赢发展,受到东道国的欢迎,为“一带一路”建设 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充满远见的倡议,将给沿线国家带来重要发展机 遇和切实利益。企业要在这一过程中作出应有贡献、实现较好效益,必须看得 远、想得远、谋得远。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有全球眼光、国际视野。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 集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积极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增强配置全球资源 、经营全球商务的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形成全球产业链布局、扩大海外市场空 间和营运规模,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逐步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全方位、全产业链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在国际化竞争中获得领先 优势,努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一带一路”建设为招商局的国际化带来 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截至2016年底,招商局境外企业总资产4544亿元人民币 ,境外实体企业184家,分布于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招商局在参与“一带一 路”建设中注重海陆并举,在海上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港口,在 陆上整合运输资源,推动中欧物流大通道建设,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有长远眼光、战略思维。“一带一路”建设项 目往往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项目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东道国的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这决定了企业在选择“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时,既要考虑到 投资东道国目前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上的局限和各种困难,又要有发展的眼 光,看到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给企业自身创造 的商业机会。只要看准了项目,就要果断行动、坚决推进。招商局在海外投资 的项目以港口和园区为主,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2009年选择投资服 务印度次大陆的重要中转港——科伦坡集装箱码头时,许多企业对进入斯里兰 卡投资心存疑虑,如今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中斯两国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 2012年招商局投资吉布提时,该国也不是国际投资的热点。招商局认识到吉布 提作为埃塞俄比亚唯一的出海口给港口和园区业务带来的机会,从长远战略考 虑趁早布局。今天,随着中非产能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 投资进一步升温,项目的价值日益显现。 “一带一路”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同沿 线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开拓最有潜力的市场,探索合理 的商业和管理模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在合作共赢中同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 展。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对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企业需要 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型升级:由承揽工程项目和收购资源向投资、建设、运营并 重转型,由机会触发式参与向战略导向型理性参与转型,由短期获利向长期经 营、持续发展转型。我们要让中国的优势产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等更好地满足 沿线国家的需要,进行“扎根当地、立足长远、综合开发、造福社会”的投资 和项目运营,并由此带动中国的技术、标准“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共同构建 命运共同体。 顺应企业“走出去”转型升级的潮流,在总结深圳蛇口和福建漳州综合开 发经验的基础上,招商局提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复制“前港—中区—后 城”(Port-Park-City)的成熟商业模式,简称PPC模式。这是一种综合开发模 式,以港口为龙头和切入点,以临港的产业园区为核心和主要载体,系统解决 制约东道国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短板问题,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其中,硬 环境建设包括建设一流的港口设施,打通港口与腹地之间的集疏运通道,开发 建设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自由贸易区等,建设产业发展所需的商业配套设施 和生活配套设施;软环境建设则包括通关、结算、支付、物流、培训等服务。 吉布提自贸区项目是PPC模式在海外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吉布提市有望逐步发展成为区域航运中心、 物流中心、贸易中心,成为 “东非的蛇口”。另外,招商局在建设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白工业园 )的过程中,基于其区位优势和内陆国家特点,提出了“12234”方案,即围绕 “一带一路”,跨越两国(白俄罗斯、立陶宛)、沟通两区(欧亚经济联盟区 、欧盟区)、连接三点(白俄罗斯的中白工业园、立陶宛的考纳斯自贸区、波 罗的海的克莱佩达港)、融合四流(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物流),成为一 种新的跨境PPC模式。去年,招商局与多哥政府签署了首个国家与企业之间的 “一国一企”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更加综合的整体合作模式。多哥成为继吉布 提之后PPC模式复制落地的又一个非洲国家。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要坚持“先予后取,多予少取”的合作共赢理念。只 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站在东道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维护东道国的利 益,自身的利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应秉持合作共赢理念 ,坚持以诚相待,积极与东道国政府深入沟通,取得理念上的高度一致,通过 “共商”找到共同利益所在。应从全面维护东道国长远利益出发,规划开发合 作的目标任务,引进当地迫切需要的产业,共同把增量做大,避免与存量竞争 ;承担更多的运营责任,更好地传递管理经验,与当地企业共同把“蛋糕”做 大,让当地人民更多享有资产增值的收益,与东道国合作伙伴结成利益共同体 。例如,在中白工业园建设过程中,招商局与白俄罗斯政府深入沟通,应邀参 与其总统令修改完善及白俄罗斯(2016—2020)物流产业规划修编等,把生态 环境保护作为园区开发的首要任务,建立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正式出台《 中白工业园生态环保管理规定及实施办法》。又如,招商局在吉布提投资时 ,也与其政府高层深入沟通,为其建设新的港口,做大增量。同时,在吉布提 自贸区项目上,专门把项目分为资产和运营两个项目公司,资产公司由吉方占 大股,运营公司由中方占大股。在产业策划上,注重引进吉方迫切需要的产业 。这些做法赢得吉方的高度赞赏,为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打开了空间。 培养当地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人才保障。中国企 业在海外发展应坚持人才优先理念,坚持用人的本地化政策,逐步降低中方员 工比例,注重对当地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使项目可以长期持续发展,为投 资东道国带来长久利益,同时也为其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例如 ,招商局投资斯里兰卡科伦坡集装箱码头时,仅派出不到20名高级管理人员 ,其余员工都在当地聘用,并送到中国培训。习近平主席2014年9月访问斯里兰 卡视察该项目时对此高度肯定,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还应认识到,在实施海外投资项目时,中方企业代表着中国形象。因 此,应特别注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海外公益事业,促进项目所在 地经济社会发展。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企业应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努力实现稳健 发展。企业“走出去”,一方面要准,深入研究市场机会所在,分析自身条件 与优势,抢抓机遇,精准用力,实现重点突破;另一方面要稳,聚焦企业国际 化战略,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好,不能贪多贪大,不能四面出击、一哄而上。 行得稳,需要以商业思维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发 展的基础,企业应全面考虑项目的商业可行性和市场化运作。在决策前对每一 个海外投资项目都要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从发展战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规模、营商环境、风险因素、投资回报等多个角度,研究项目的商业可行 性。有时还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调研等,摸清当地的产业投资环境,深思 熟虑后再确定项目方案,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施,从而提高项目的效 益和效率,降低投资风险。在中白工业园等项目上,招商局的开发思路和方案 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并在园区建设中实行分期开发,大大提高了项目的可 行性。 行得稳,需要充分评估和有效管控项目的风险。我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这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机 遇,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树立强烈的风 险意识,高度重视风险识别和评估,做足应对预案,努力防范和化解风险。在 投资决策之前,招商局坚持做好三种风险评估报告:首先,评估项目所在地国 家政治、安全、法律、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其次,评估项目在市场、成 本、原料、物流、员工、管理等方面的经营风险;最后,分析上述风险对项目 成本、收入、效益的影响,评估企业的承受和化解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一 方面策划好风险防范预案,预留必要的风险回报溢价;另一方面采用购买保险 等方式做好风险对冲。正是因为风险防控工作做得好,近年来招商局在海外的 投资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效益,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 值增值。 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远”是基础,“深”是关键,“长”是目标 ,“稳”是保障。但归根结底,都要落在一个“实”字上。只有扎扎实实、踏 踏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才能最终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美好愿景。 (作者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7日 07 版)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经济学的世界贡献 姚洋 2017年04月17日08:3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中国经济学的世界贡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转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 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推动了中国经济学创新发 展,也催生了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经济理论。 突破经济学一价定律,促进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平稳转型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转型无先例可循、无理论可依。一批中青年 经济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渐进式改革的理论和方案,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起到 了推动作用。早在1980年,就有经济学者敏锐地意识到,计划经济的一大弊端 是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盲目放开价格会导致经济的混乱和恶性通货膨胀 ,因而应实行价格改革的双轨制方案,国家对供应严重短缺的部门继续管控价 格,对供求关系相对宽松的部门放开价格。10年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 型过程中采取所谓“休克疗法”,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和生产大幅度下降,从 反面印证了中国经济学者观点的正确性。1984年9月召开的莫干山会议,把价格 双轨制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莫干山会议是当时青年经济学者的群英会 ,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产生了新的价格双轨制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与按产品划分的双轨制不同,价格双轨制是一物二价,一件产品既有计划价 又有市场价,计划价适用于计划内的产量,市场价适用于超计划的产量,优点 是能够鼓励企业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采纳了价格双轨制的建议。 价格双轨制是对经济学一价定律的重大突破。以1994年汇率双轨制的并轨 为结束标志,价格双轨制实行了10年,为中国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作出了重大 贡献,也为其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创新组织理论,有效解释了国有企业改制成功的原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国有企业改制被提上议事日程。与价格改革必须 在全国范围统一推行不同,国有企业改制可以通过地方试验逐步完成。邓小平 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之后,广东和山东一些地方率先开始国企改制。到上世纪 90年代中期,经过缜密的调研,国务院出台“抓大放小”政策,国企改制全面 铺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花大力气解决了几千万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 保问题,保证了改制的顺利进行。经济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国企改制取得了 世界范围内少有的成就,原因在于采取了渐进和地方试验的方式。那么,为什 么中国采用渐进和地方试验的方式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为什么同样进行经济体 制转型的国家,选择的策略和路径却差异巨大?这是世界经济学界都很关注的 问题。为解释这一问题,中国经济学者对M型和U型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 了M型组织和U型组织理论。用通俗的语言来讲,M型组织就是以“块块”为主的 组织,类似公司里的事业部;U型组织就是以“条条”为主的组织,类似公司里 的职能部门。前者更注重“块块”功能的完整性,容易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后 者更注重垂直管理,任何改革都涉及整个体系的调整。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也非常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因而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较强的M型 组织特征,适合采取地方试验的改革方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则非常僵化 ,具有很强的U型组织特征,不适合采用地方试验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且改革成 本更高。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而且解决了转轨经 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同时也为组织理论创新作出了贡献。 中央统一领导+分税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我国是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大国,如何在单一制下调动地方的积极 性,一直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执政难题之一。1978年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地方财 政包干制度,降低了企业的税负成本,同时也显著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为上 世纪80年代沿海地区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财政包干也造成了很 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税收纪律松弛,中央财力大幅度下降。1994年开始实 行的分税制改革扭转了这个局面,同时也把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 出责任制度化。在单一制国家实行高度的财政分权,这是我国的一大创举。这 个制度安排充分发挥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同时也刺激了中国经济学研究 。中国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 央统一领导则为地方官员引领方向,能够降低地方的机会主义倾向。中国经济 学者还发现,中国财政分权的成功归因于坚持中央统一领导。这一研究成果得 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许多国家都尝试过用财政分权调动地方积极性,但最 终结果大都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缺乏强有力的执政党和中央政府。 创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找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正确路径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改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让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经济 腾飞插上了翅膀,助推中国经济体量在短时间内跃居世界第二。为什么中国经 济能够创造连续30多年高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