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是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调结构 、促转型、惠民生、保增长的重要力量。为了摸清我市文 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年5月至10月份,我带领教工委、 民侨委相关人员,先后深入六县(市、区)、市直文化、 旅游、统计等十多家部门以及一百余家文化旅游企业进行 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 了解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下: 一、文化旅游资源情况 **市位于**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 河、北通幽燕,独特的地理造就了雄奇险秀的表里山河。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2万年前就 有人类活动,7000年前已形成成熟的农耕文化。悠久的历 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大观,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全市 文物点6767处,名列全省第一。在众多文化资源中,与旅 游业融合的主要有三类:一是远古时代的遗址遗存。如神 农播谷与羊头山、舜王躬耕与历山、成汤祷雨与桑林等。 二是木结构古建筑。如青莲寺、开化寺、府城玉皇庙等宋 金元木质结构建筑50余座,素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三是沁河古堡古村落。明清时期,沁河两岸修建古堡达 54处,保存完好的有8座。这些古堡古村落不仅较好地保存 了传统建筑的非凡技艺,而且较好地保护了沁河两岸优秀 的传统文化。同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量也很丰富。 据统计,全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1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9项,省级53项,市级70项,遍及传统戏曲、技艺、曲艺 、民俗等十大门类;代表传承人国家级9名,省级62名,市 级103名;省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生产 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此外,我市红色文化资源星罗棋布。 全市革命遗址308处,其中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 ,省级5个,市级12个;革命遗址已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的6个,市级17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4个,县级 17个。 **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自然风光绮丽多彩,现有国 家自然保护区两个、省级森林公园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四个。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最具代表性的资源概括起来有 太行山水(王莽岭、蟒河、历山等)、神话故乡(炎帝、 舜帝、汤帝遗迹遗址等)、围棋源地(黑白黄三种颜色天 然棋石)、古建瑰宝(木结构古建筑、“古代彩塑”等 )、明清古堡(沁河流域古堡、古村落)、古战遗址(长 平古战场、碗子城等)、当代创举(锡崖沟、丹河特大石 拱桥等)。除此之外,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人文古迹在 **也随处可见,影响最深最广的有茶路古道(所有古道 ,都保留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冶炼文化(“阳阿古剑 ”的传说,“九头十八匠”的形成,标志着冶炼规模宏大 ,技艺精湛,明满九州,远销海外)、程颢书院(程颢作 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曾在**任县令三年。期间,他 在泽州境内建设乡学72所,社学数十处,使**文风大振 ,科甲鼎盛)。 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坚 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支柱型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 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产 业融合,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项目建设,产业环境稳 步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整体实 力明显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一)科学规划,全力构建保障机制 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快速 发展的若干措施》《**市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 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 2025)》《**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化旅 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市文化旅游产 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全面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完 成市、县两级旅游发展委员会设立工作,推进旅游景区景 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激励企业投资参 与文化旅游产业,引入高科技创意研发文化旅游产品。围 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将**年确立为全域旅游启动 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域旅游启动大会,形成了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区域协调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 市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发展实力 强化园区建设,打造发展高地。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 区集聚效应、孵化功能和带动作用。建成文化产业园区4家 (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珏山文化产业园、吉利尔潞绸文 化产业园、司徒小镇农业休闲园)。正在建设的园区有4家 (金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娲皇文化旅游生态创意园、李寨 戏曲文化生态园和大阳文化创意产业园)。建立完善文化 企业项目库,收集文化企业项目700余个。据统计,我市各 类文化产业活动法人单位1087个,其中,规模以上单位 24个,分别是制造业3个,批发和零售业6个,服务业15个 ;规模以下单位1063个,分别是制造业68个,批发和零售 业79个,服务业916个。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增 加值19.51亿元。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十二五”期间,共 建成A级景区旅游公路336公里,启动了总长500公里的太行 屋脊全域旅游大通道以及天下公园生态观光走廊建设,完 成了全市8家4A级以上景区旅游咨询服务点建设,新建改建 旅游停车场67座、旅游厕所200余座,累计建设公路旅游标 识标牌1000余块。建成特色旅游乡镇4个,特色旅游村18个 ,特色乡村旅游客栈41个。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20处 ,星级饭店18家,旅行社45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约 3.6万人,带动间接从业人员约18万人。开发旅游的乡村共 有112个,农家餐馆898家,农家宾馆973家,床位20000余 支,旅游商品经营店659家。**年1-8月份,全市商业住宿 设施累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8588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533.34万美元;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02.45万人次,国 内旅游收入274.33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274.66亿元。 (三)精心策划,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注重挖掘地域文化,着力构建**特色的文化产业 格局。基本形成了动漫、潞绸丝麻、古堡、新兴铸造、陶 瓷、太行山水等六大业态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格局。二是精心策划,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连续举办四届太行山文化旅游节活动,以“一周”(文化 艺术周)、一节(围棋文化节)、一月(旅游文化月)、 一会(经贸洽谈会)为主要内容,集中打造“太行山”文 化品牌。三是注重文化传承,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文化 传统项目。全市62个非遗传承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遗 项目,大部分已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文化项目,有的保护 单位已成为省内外知名企业。这些非遗项目有琉璃烧制技 艺、珐华陶瓷制作技艺、高平绣活、潞绸织造技艺、黑陶 烧制技艺、布贴画等。特别是我市传统技艺研究所开发出 的漆器、银器、铁器、珐华、彩陶瓷、手工玻璃器皿、伏 姜等产品,在我省第三届文博会上获得好评。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突出特色、开发精品为原则 ,我市初步形成了以皇城相府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代表的沁 河流域古堡人文景观群、以王莽岭景区为代表的自然山水 风光景观群、以炎帝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始祖文化旅游区 以及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各级政府高度 重视旅游宣传与营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各 类展会、国内外交易会广泛推介**文化旅游。积极开拓客 源市场,举办市域外多场专场文化旅游推介会,参与 “**省旅游发展大会”展示**形象,推介文化旅游产品。 泽州县连续两年开展“秋风古韵·畅游泽州”文化旅游节 。高平市连续举办“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 炎帝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阳城县持续举办“悠然阳城 ”系列文化旅游节。陵川县持续举办休闲避暑节、金秋红 叶节。沁水县成功举办赵树理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通过 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展示了**形象,提升了**知名 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 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化旅游产业 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 决。 (一)统筹规划不足,发展理念滞后。一是文化旅游 产业发展规划的特色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