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助 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调研报告 开展志愿服务是党中央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新 形势下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评价 指标。为全面了解我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情况,加快构建布局 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 系,助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市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并 于*年*月至*月,由市政协副主席*带队,组织委员深入我市各 县市区和广东省、辽宁省进行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一)概况 1.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扩大。全市在*志愿服务网注册登记志 愿者共*人,占全市总人口的*%以上,其中*区*人,*区*人,两 区占城区人口总数的*%以上;注册登记的志愿服务队伍*支,其 中依托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成立志 愿服务组织*个,依托社区物业管理成立志愿服务组织*个,依 托模范人物成立以模范人物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组织*个,*环 保志愿服务团、*电影放映志愿服务团、*义工队等组织深受群 众欢迎,加入者众多。全市在中国青年志愿者网注册登记的志 愿者*万多人,其中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余人;市县两级 共青团归口管理的各类青年志愿者组织*个。 2.志愿服务管理逐步完善。成立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军分区政治部、市直属 机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组 成,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对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调度指导 协调。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对各单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的责任考核内容,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文明单位系列创 建的考评体系,对未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取消参评资格。举办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强化激励措施,定期走访慰问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活动帮 扶资金。为全市*多名优秀志愿者购买公益保险。每年组织评选 表彰10名“最美志愿者”,对特别优秀志愿者同时授予市道德 模范荣誉称号。积极推报先进典型,*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社 区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推进“好人之城”建设,出台 《*市礼遇“好人典型”实施办法》,对涵盖志愿者在内的各 类“好人典型”进行组织化、规范化的宣传、表彰、礼遇和帮 扶。 3.志愿服务活动富有特色。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中,我市 逐步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项目化。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 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志愿服 务项目。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免费读书吧、阳光助残、关爱留 守儿童七彩行动、关爱幸存抗战老兵、阳光进高墙等志愿服务 项目。二是专业化。引导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和民间志愿服务组 织,立足本职岗位成立消防、环保、医疗、法律援助、交通安 全、社会救助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近年来,组织专业志愿服 务队伍先后参加了矿博会、排球赛、旅游节、汽车拉力赛等国 际性节会赛事志愿服务,圆满完成任务。*蓝天救援队等一批技 术专业、管理规范的志愿服务组织逐步发展壮大,积极向社会 提供专业化公共服务,广受社会好评。三是社区化。大力开展 创建社区“雷锋之家”志愿者工作站活动,市中心城区103个社 区均挂牌成立了“雷锋之家”志愿者工作站,覆盖率 达100%,在社区工作站的带动下,企业商家纷纷加入“雷锋之 家”创建,雷锋之家遍地开花。*年来,市区两级*多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与*个社区*个网格开展结对共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活动,进一步把志愿服务做到社区、做进家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高,思维理念亟待更新。有些部门和领导,仅仅 把志愿服务当作“锦上添花”的事、把志愿服务组织当做向本 部门本单位“找奶吃、要钱花”的机构;有的“应付检查”思 想很重,为迎检而迎检、为“创文”而“创文”,工作浮于表 面,没有将其上升到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有限政府的高度加以 认识和把握。有的干部群众认为志愿者是政府使用的廉价劳动 力,搞志愿服务是政府、企业或个人在“做秀”;有的把志愿 服务片面理解为义务劳动,甚至理解为个人为社会做出的牺 牲;还有的认为从事志愿服务就要舍弃正常人的生活和快 乐,普通人难以企及,等等,志愿服务还远未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志愿服务理念还远未深入 人心。 2.统筹不够,组织架构比较松散。目前,具有志愿服务管 理职能的部门单位分别有市创建办、市文明办、团市委、市总 工会、市民政局等等,仅志愿者登记注册平台这一项,就分别 有中国志愿服务网、中国志愿者网、中国社区志愿服务网、中 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网等等,分属文明办、共青团、民政等多个 部门,有官办、民办和半官办等多种性质之分,数据和系统普 遍不能共享、兼容,折射出“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 各部门虽有对志愿服务组织进行统筹管理的认识,并曾多次协 调提出建立统一管理机构的方案,但限于层级、架构和管理体 制等多方面原因,都没有得到实现。 3.阵地不强,志愿服务不够经常。我市志愿者注册人数虽 已突破70万人,但真正经常性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并不多,甚 至 “只注册不服务”。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在各级民政 局注册登记,缺乏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 动,往往临时“打游击”。部分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 志愿服务组织,虽在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时都已注册,但党员干 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多以被动应付为主,导致部分志愿服务活 动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实效性不强,党员干部在志愿服 务领域的示范带头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机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对接和联系不够紧密,导 致很多志愿活动都是凭组织者一时心血来潮,甚至把志愿服务 活动用来赚“噱头”。 4.激励不足,志愿服务欠缺保障。对志愿者在入学、就 业、就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待细化完善,个别优惠政策“含 金量”不高,导致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对所从事的工 作,既缺乏社会认同也缺乏自我认同。志愿服务还未列入地方 立法进程,现有的《*省志愿服务条例》缺乏实施细则,执行效 果不太理想,志愿服务的法制环境仍然不优。志愿者合法权益 保护制度比较欠缺,很多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事先没有 组织和个人为其购买保险,社会公共服务参与权、人身安全等 各项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 5.管理不优,志愿服务有待规范。对志愿服务的教育、培 训和宣传比较欠缺,导致专业化、技能型的志愿服务团队、志 愿者骨干以及经验丰富的志愿服务管理人才比较少,志愿文 化、志愿精神还远未深入人心,很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比较盲目,往往仅凭一腔热情,缺乏专业人士引导带动。登记 管理机关、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日 常监管手段不多,缺乏统一监管平台和综合评价体系,导致各 类志愿服务组织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志愿服务项目比较单 一,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或“换汤不换药”,甚至出现了 被服务对象一天“洗多次脚、剪几次头”的情况,供需信息严 重缺位。 二、外省先进地区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要经验 (一)深圳经验 深圳市是全国志愿服务的发源地之一。2011年在全国率先系 统性提出了以打造“志愿之城”巩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 冠”成果的战略思路,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社会参 与、志愿组织、社区服务、激励机制、资源保障、文化建设 等6个方面规划了20项具体目标,成为全国第一个志愿服务事业 发展目标体系。先后成立义工联合会、义工基金会,大力推 广“社工+义工”模式,核拨社工编制在全市统筹使用,以社工 带义工。以社区为主要阵地,建设社区志愿服务U站183个,辐 射和整合社区各类志愿者队伍;建设规范化服务站点313个,推 行统一VI标识、统一常规项目、统一基本配置等“六统一”的 品牌连锁服务,实现全年365天“不打烊”。建立“一星至五 星”志愿者、百名优秀志愿者、“义工服务市长奖”等多层级 的志愿者荣誉认证体系,率先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入户政策,为 志愿者免费投保10万元人身意外伤害险。建立“一证”(电子 义工证)、“一库”(志愿服务云数据库)、“多终端”(手 机APP、微信客户端、PC端、12355热线)的智慧型信息化体 系,解决志愿服务认定、项目开展、供需对接等问题。目前 每10个深圳人中就有1个志愿者,人均每年志愿服务时间达42小 时,争当志愿者、当志愿者光荣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 式和生活习惯。 (二)惠州经验 惠州市在首次“创文”时,提出了建设“好人之城”目 标,在实现“二连创”、“三连创”后,又着眼于“创文”成 果的长效巩固,在借鉴总结各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 建设“志愿之城”的战略目标。为此,该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文 明城市工作局,作为市属一级单位,同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