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精辟总结写材料的人生:文秘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精辟总结写材料的人生:文秘 机关里有一种人大概永远欠缺,那就是文秘。说得具体点,文秘就是拿笔杆子写 材料的。机关里的人不易说人家岗位寒碜的,而提到写材料,没有谁不摇头,那是公 认的苦差事。即便言明了进来是写材料的,隐忍一段时间,他们也纷纷显出不安 分,或换岗,或下基层,只有少数的打拼下去,这样文秘也就总供不应求了。 我在机关大院工作七年,材料写了一大溜,水平不能算长了多少,心得倒是悟了 不少。写得最多的就是报告。这是拿到场面上去的,领导讲话的时间长,分量不能 轻,对文秘的水平是个考验。写作的人先要收集材料,把上级类似会议的报告吃个 透,搭个基本框架,然后得去汇报提纲,没有领导信任的权威首肯,那是 白搭。而写作更是个艰辛的过程,现在电脑还方便,前些年要把文字凑齐,都不知 要翻检多少资料,边写边加页码边叹气。别以为写完了事,还要经过几层把关。请领 导审阅,那是怯生生的,丑媳妇怕见公婆,生怕推翻重来。领导的态度如何?这就要 看许多因素。与心情有关,领导忙着哩,他说:先搁那儿吧。你总不能催,等待起来 忐忑不安,食不甘味。与领导的学识和个性有关,有的爽快,随你;有的卖弄,明明 觉得可以,故意要改动一些。与任职的时间有关,刚上任者关注,新领导、新思路、 新形象;在位上干了一阵的人,看得淡些,又随意一点。最紧张的是倾听领导作自己 写的报告,说不定要出一身冷汗。最怕不小心用了些生僻的词语,加上个别领导应变 能力不强,在台上结结巴巴出洋相,那自己在台下是如坐针毡。有些领导上台后把材 料彻头彻尾地丢在一边,说“刚才准备的报告很好,我就不念了”等等,信马由缰起 来,执笔的人担心是少了些,可心血白流,沮丧不已。所以我写报告后先和自己过不 去,难得去听,但散会后又迫不及待,七零八落地搜集些反应。 材料写得越多,越觉写得通透很艰难。各种材料,各有各的门道。写报告要求口 语化,有号召性;而文件的起草又要严谨,书面语;论文则又要站高一点,显示一定 的理论素养。给领导写剖析材料最为难,缺点不写不合要求,写得不好是种 岔子,要写得天衣无缝,既考虑不上纲上线,又要诚恳坦白;用语一定得把握度,在 修饰语上大下工夫,多用“较”或“建议”什么的。适应不同文体的写法是一种能力,提 炼观点也是硬功夫。 开始写材料,求的是几个部分工整严密,要从语言上见到内在的逻辑性,生拉硬 扯也要几“促进”几“加强”什么的,等等。我办公室原来来了个乡下干部,文化层次不 高,却有一个好习惯,看材料时一发现顺口的、押韵的文字,全抄在本上,应急时把 本子掏出来套用数学公式一般,效果还真好,后来还被上级部门要走了。真正做到了 齐整圆润,又有些太拘泥于形式了,不留痕迹,水到渠成,才是至高之境。写材料 算功夫,推介材料的功夫又远在其上。领导的文章不见于上级的报 刊,那看不出思想深度和工作水平,文秘被忽视,等于一切白干。推介之责又不能寄 望于领导,那样你只是个书呆子。发表时署名有学问,大领导有机会代笔即是自己的 荣幸,而且一定要说文章的观点全是领导的,文秘只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次会上某次酒 桌上听得认真,牢记而已。职位高不了多少的可勉强搭个车,把名字挤在后面。 弄材料的瘦者居多,且大都有一股清灵之气。他们自认是被知识浸润的一辈,报 刊订得多,没有写作任务时,必须埋头书海,广泛摘录,用时才不会“方恨少”。有的 还订阅了一些文学刊物,或读些官C小说,摆现象论问题时可以信手拈来。文秘们热 爱文学的不少,有些还是先发了些豆腐块文章,从而被发现,然后从事文字工作的。 开始代笔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