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注意公文写作中的误区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注意公文写作中的误区 当下,公文写作中存在种种“误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公文写作没什么“学问”。毋庸置疑,公文写作是一门新兴学科,科学的 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但不能据此认为公文写作没什么学问。什么是学问?学问是 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并非只有高深难懂的才是学问,通俗易懂的公文写 作知识同样是学问。 误区二,公文写作可现用现学。公文写作浅显通俗,确实可以现用现学,但是笔 者不提倡现用现学。这就要说说素养(修养、学养)问题了。素养(修养、学养)强 调的是“平时养成”,如果现用现学,就不能说有素养(修养、学养)。实际上,很多 知识都可以现用现学。比如,历史就可以现用现学。难道因为历史可以现用现学,历 史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不学历史吗?笔者认为,一个人除了具有一定的学历,还要具有 一定的素养(修养、学养),否则,这个学历就是含有水分的学历。根据人才培养方 案,本科有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学习与公文写作有关的课程,锻炼公文写作能 力,为毕业以后从事有关工作奠定基础,千万不能等到毕业以后现用现学;如果毕业 以后现用现学,就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没素养(修养、学养)的印象。 误区三,公文写作没什么讲头儿。这种误区的存在,导致高校有些教师不愿承担 与公文写作有关的课程,或在承担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备受煎熬、苦不堪言。 如果说误区一和误区二是他人对公文写作的轻视,那么这种误区就是任课教师自身对 公文写作的轻视。实际上,公文写作并不是没什么讲头儿,而是大有讲头儿,关键要 看任课教师会不会讲、肯不肯下功夫讲。 误区四,学了公文写作知识,就能写好公文。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公文写作需 要经历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三个阶段。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仅仅属于输入信 息的阶段。尽管这个阶段非常重要,但公文写作知识仅仅是要输入的信息之一,写公 文还有其他知识要输入(如专业知识、百科知识、本单位的有关情况等)。试想,仅 仅学了一点点公文写作知识,怎么能写好公文呢? 误区五,有了公文模板,就能写好公文。这也是一种天真的想法。公文写作需要 文内功夫和文外功夫、表层功夫和深层功夫、快功夫和慢功夫。公文模板可解决结构 问题、格式问题,属于文内功夫、表层功夫和快功夫。有了公文模板,只能模拟、模 仿。要想真正写好公文,没有文外功夫、深层功夫和慢功夫是万万不可的。 误区六,只有秘书专业毕业的人员才能写好公文。事实并非如此。在实际工作 中,许多毕业于非秘书专业(包括理工科专业、其他文科专业等)的人员同样能写一 手好公文。结论是:公文写得如何,与所学专业并无多大关系。 误区七,写公文不需什么文采。诚然,公文确实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需要文采飞 扬,但这并不等于说公文就不需要文采。无论是公文还是文学作品,语言运用都要求 简洁、准确、生动。要做到生动,就需要一定的文采。古代的公文,特别是明代之前 的公文,由于有文采,因此往往被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和欣赏。即使是当代公文,也 不乏讲究文采的例子。比如,“今年政府要有新作为,重点要抓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 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另外,还发现国家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 项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不能像开车一样,松了手刹,还踩着脚刹,明 放暗不放。”(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 中外记者问)一个生动的比喻,给这段文字增添了文采。 误区八,完全参考借鉴上级机关的公文。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有些单位经常会这 样做:找来有关的上级机关的公文,参考借鉴。理由是:上级机关的公文质量较高。 从总体上看,上级机关的公文质量确实高,但也难免出现问题。如果上级机关的公文 质量没问题,那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参考借鉴的上级机关的公文质量有问 题,那岂不是以讹传讹误入歧途?可以说公文质量有风险,参考借鉴需谨慎。 误区九,完全参考借鉴公文写作著作或教材。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有人经常会借 来或买来一些与公文写作有关的著作或教材参考借鉴。理由是:书上说的肯定没错。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想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笔者曾 对2001年1月-2008年3月出版发行的与公文写作有关的著作或教材做过质量调查。 结果发现:这期间出版发行的近200种与公文写作有关的著作或教材100%存在质量 问题,最少的1处,最多的74处。这样的著作或教材,你还敢参考借鉴吗?笔者认 为,法定公文的写作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法”。 误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