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4年4月党刊文稿汇编(23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2024年4月党刊文稿汇编(23篇) 目录 1. “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2 2. 把握经济规律探索高质量发展西城路径 9 3. 北京林下经济塑造生态新优势 14 4. 标注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的新高度 21 5.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朝阳实践 27 6.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 31 7. 奋力谱写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东城新篇章 37 8. 服务首都职工群众的亮丽名片 43 9.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 47 10. 涵养首都文化底蕴 推动实体书店发展 53 11.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56 12. 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64 13. 论目标 72 14. 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74 15. 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 更加奋发有为做好首都工作 81 16. 如何做到及时止损 83 17. 透视当代西方新殖民主义 85 18. 推动北京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89 19.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95 20.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102 21. 养老服务联合体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 109 22. 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114 23.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 119 “三大全球倡议”的传统文化意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 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 未有的挑战。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重要判断,世界“进 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新 形势新挑战,未来何去何从,求发展还是步入衰落,求和平还 是陷入对抗,文明交流互鉴还是封闭排外?上述议题事关人类 前途命运,如果一味奉行西方中心主义和利益至上,那么世界 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将充满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讲,富含道 德伦理的中华文明可以为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提供东方智慧。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是我 们党坚持“两个结合”,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等事关人类前 途命运领域提出的重大创举,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包容 性等特质,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了新范式。 践行协和万邦的亲仁善邻之道 协和万邦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基因及在国家关系层面的 处世之道。从内涵来看,“协”有协力合作,也有调和、和 谐之意。“和”的历史悠久,本义是一种乐器,原指音律的 协调。后来,“和”逐渐演变为和平、和谐,指事物或不同主 体之间在关系层面的内在协调状态。《尚书·尧典》展现了其 具体的图景和目标:“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 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在原始农业社 会,邦国林立,先民们在长期的生存生产斗争中体会到以和为 贵的重要性。对内,以亲九族,对外,协和万邦,最终目标是 为了各氏族的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协和万邦既展示了中华民族 以和为贵的实践经验,又体现了胸怀天下的整体思维。 协和万邦、以和为贵、胸怀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 具有鲜明的时代观照。“和”是大前提,在和平的背景下,世 界作为一个整体(“天下”)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更稳固的 安全、更多元的文明。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中 国古代人关心于整个人类之大群全体,而不为一部一族所私 有……因此他们常有一个“天下观念”超乎国家观念之上。比 如,“四海之内皆兄弟”等表达。可以说,“和”与胸怀天 下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追求。从发展观角度来看,古时要实 现“天下大同”,现代要“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 全球发展”;从安全观来看,古时认为“治国常富,而乱国 常贫”,现代强调“世界安危与共”“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 共同体”;从文明观来看,古时要消解“华夷之辨”以达“天 下文明”,现代则愿“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 然”。 中华文明为当今全球性危机的解决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 提供了东方智慧。发展、安全和文明议题是关系人类前途命 运的议题,应该各国合作,但是有些西方国家却坚持冷战思维 和零和博弈。事实证明,拉小集团、搞小圈子等基于权力和利 益的对抗性思维导致国际社会乱象丛生、冲突不断。习近平总 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 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 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一贯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 而不结盟的和平理念,着眼大局,针对“世界怎么了?人类向 何处去?”的重大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召 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明确将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作为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体系的战略引领。 提倡和而不同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而不同则是重礼与 卑同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 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党的 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 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辩证性。“和”固然重要,但 是如果为了求“和”而没有底线地退让,也不会获得真正 的“和”,甚至陷入欲要“和”而不得的困境。因此,除 了“和”,还有“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也。”“礼”就是原则,因此,“和”是有原则的“和”,而 不是无条件的“和”。中华民族不会同意牺牲国家主权、安 全、发展利益的“和”。从这个角度讲,“礼”是“和”的 约束条件。除了重“礼”,中华文明还有着鲜明的尚和卑同 的特点。在孔子眼中,和而不同、同而不和甚至成为君子与小 人的区分标准,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 里,“和”具有综合会通之意,“同”则是单一附和的意思。 只有不断综合会通才能和谐发展,一味附和只会衰落死亡。因 此,和而不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礼”加持的“和”远远胜 于一味附和的“同”。 和而不同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差异性的包容精 神。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 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重振2030年议程,推动全球 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阶段、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之间及内部的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需求各异。因此,在具体路径 上,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六个坚持”,其中第五个为“坚持 普惠包容”,通过不同方式着力解决上述特殊需求以及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难题,体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尊重与包 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 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 文明多样性”,展现了中国重视差异性以及在处理同异问题时 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和而不同,与执两用中的思维有密切 关系。“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两边,但是要“用中”,不 搞绝对化。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发展迅速,走在了世界前 列,致力于推行其“普遍适用”的发展模式与价值理念。无论 是奉行“西方中心主义”还是强制推行“普适性”,都是文 明层面的垄断,是绝对化和霸权的体现,也是全球治理难题的 症结所在。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 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全球安 全倡议呼吁“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全球文明倡议倡 导“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不将自己的价值观 和模式强加于人”等,展现了和而不同理念和执两用中实践的 包容精神,是东方智慧的生动表达。 秉持天人合一 发展和合共生理念 天人合一的意蕴非常丰富。道家主张“天地与我并 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天地万物有机联系,和谐共 生。儒家则从实体和境界两方面展开论述。从实体层面 讲,“天”和“人”指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人与大自然保 持和谐统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应。从境界层面看,天 人合一还体现为对“天道”的敬畏和遵循,“合一”的中心 是“顺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本然的 法则和状态。此外,“合一”还要“疾敬德”,即快速提升 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然后在道德约束下,行事有边界。正如 孔子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才能“从 心所欲”。又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 哉?”“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天道变化,四季变 更,应时而动,没有差错,这就是诚。从这个角度讲,天人合 一有“天人合德”之意,即“人”与“天”在德行上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儒家看来,个体与类之间从来就不曾有 隔膜。按照个体与类的同构关系,如果放大来看,“从心所欲 不逾矩”就不仅指个人的最高人格境界,还应被视作一种人类 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理想状态。从这个角度讲,天人合一的共生 关系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等不 同维度的主体。全球发展倡议在“六个坚持”中提出“坚持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全球安全 倡议提出“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其核心是共同安全的理 念。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 心相通新局面,展现了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三大全球倡议”维护共生关系,为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 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科学体系,从政治、 安全、经济、文明、生态五个层面提出了努力目标,即建设 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的世界。“三大全球倡议”作为这一体系的战略引领和三大 支柱,吸收借鉴中华文明的优秀理念,在发展、安全、文明 议题上为维护共生关系提出了战略规划和实践路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一方面重视人的精神力量,强调保持 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循变应时;另一方面讲诚重德,认为行 事有边界,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二者结合保证了中国不会 盲目自大,更不会奉行异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去主宰万物,而 是致力于维护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比如,全球发展 倡议提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关注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全 球安全倡议提出国际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坚持共同、综 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实现全球安全之治注入可持续 的共生理念;全球文明倡议以“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来描 述“文明百花园”,生动展现了文明共生的美好画卷。 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民本思想历史悠久,约产生于夏商周三代,发展于春秋战 国,完成于秦汉之后,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这一思想深刻 而持久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性格,成为中华文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本思想的经 典表述。“民”是国家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知人安 民”“民贵君轻”成为明君治国之道。 以人为本思想有古代的“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理 念,也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表达,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局限性,是统治阶级基 于实践作出的经验总结,目的是“治民”,本质是将“民”视 为工具以维护自身统治,而非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对此需 要批判地继承,既要肯定其安民、惠民等重视民生需求的积 极性,也要看到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将人民视为工具的局 限性。与古代民本思想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重视人民的 历史主体地位的角度强调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 对古代民本思想的超越。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 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 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 深,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以人民为中心展现了中国为解决全球挑战赋予的思想观 照。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人类而不是国家、 民族、种族、宗教、经济、政治等任一词汇作为共同体的限 定词,是因为无论哪个词都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区隔,都可能会 产生群体间的隔阂甚至冲突。只有“人类”一词超越了上述所 有区隔,着眼于全人类的共同未来。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 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观点表明,一切 人的自由发展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充分显 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民主体地位和个人权利的重视。基于 此,“三大全球倡议”不仅聚焦宏观层面和全人类的未来,更 着眼于每个人的感受。其中,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不断增强民 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尊重各 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全球文明倡议倡导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把握经济规律探索高质量发展西城路径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 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以疏 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始终牢 记“做‘白菜心’、不做‘白菜帮’”要求,以更广视野、更 远眼光谋划核心区工作,注重把握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统筹 好“四对关系”,努力探索减量发展背景下的首都功能核心区 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持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频分析框架,平衡好“动”与“静”的关系 针对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存在“事后调度”“统计真 空”等现象,西城区积极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手段,按照“宏 观经济、微观调度、精准落实”的总体思路,从高频指标和 统计指标两方面同时发力,努力提高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 握。一方面,开展高频经济指标监测,聚焦“微指标、特指 标、快指标”,找准苗头性、趋势性、前瞻性问题;另一方 面,聚焦统计数据下探一级分解指标,有力提升经济运行调度 质效。让“快半拍”的高频指标与“慢半拍”的统计数据相互 补充,“动”“静”结合实现宏观经济精准调度。 坚持动态监测强预警。充分借鉴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运 行监测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梳理经济运行监测指标,探 索构建了涵盖菜百金价、增值税开票金额等12项具有区域特 色的“微指标、特指标、快指标”监测体系,让高频指标预 测“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成为及时研判经济运行苗头性 问题、分析工作领域趋势性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前瞻性 布局的“侦察兵”。强化经济运行动态感知,有效助力跨周期 政策设计,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促进各领域经济政策有效衔 接,持续提升经济政策精准性,真正实现“经济冷暖、高频先 知”。 坚持静态分析促落实。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支撑指 标—重点单位”三级调度框架,高位高频开展经济指标下探一 级专题调度。通过开展近5年历史数据分析、月度数据分析、 分批类指标研究、行业结构比较分析以及区级特色优势指标 的比较分析,加强经济运行整体走势和重点领域发展态势分 析研判,实现经济运行精准调度。 实施产业能级提升,协调好“稳”与“进”的关系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 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是主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 目标。没有发展、没有进,就不会真正实现稳。西城经济体系 中金融业占据半壁江山,是稳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西城区 经济对金融业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为不断激发经济高质量发 展内生动力,西城区提出加快经济结构向“4+N”方向转变,在 不断优化金融业内部结构的同时,注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新 质生产力,“北有金融街、南有数据街、中有北交所”的新格 局正在加快形成。 坚持固本强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金融街作 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1900余家,以全 市0.02%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近4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5%的金融业 三级税收。为进一步夯实优势产业的发展根基,西城区加快优 化金融业内部结构,通过打造以北京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金融 生态圈,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示范区,构筑资产管理新高 地,不断伸展产业发展“枝叶”。紧扣金融机构发展需求,升 级“金服十条”“金科十条”2.0版,在1.0版基础上全方位优 化政策供给。首发“服务北京证券交易所十条”,助推北京证 券交易所直接IPO等创新政策落地。制定加快推进金融街资产管 理高地建设意见,头部资产管理机构聚集、产业生态良好的高 质量发展格局在金融街正在加快形成。 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西城区坚 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赢得未来的重要战略安排,加速人工智能、 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国家数据局、三大运 营商所在地优势,以优势资源、龙头企业为依托,研究出台支 持数据要素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着力打造“马连道·茶·中国 数据街”,组建包含央企、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超过20家单 位的数据街合作发展联盟,与中国电子等6家领军企业签订战略 合作协议,广泛汇聚数据要素机制创新合力,探索以数据驱动 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统筹好“内”与“外”的关系 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既要“内培”,也要“外引”。“内 培”是向内挖潜、整合资源,推动“有中生新”,巩固壮大现 有优质企业。“外引”是目光向外、招大引强,加快吸引外国 外埠优质企业来区发展。通过打好“内培”与“外引”的组合 拳,一手抓内部培育,一手抓外部引进,两手抓、两促进,不 断优化调整区域经济生态大气候。 坚持固巢养凤,“内培”挖潜蓄活力。坚持把优化营商 环境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聚焦顶层 设计,以“1+5+N”集成式产业政策为统领,出台“产业十 条”“重点企业十条”等惠企政策,每年保持20亿元资金规 模的投入力度,持续丰富政策补贴、引导基金、股权直投等 多种投入形式,开发上线“惠企政策计算器”等智能化小工 具,让驻区企业更有获得感。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坚持 让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给足“阳光雨露”。发布支持中小微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中小微企业担保风险补偿资 金管理办法2.0版落地,研究出台鼓励和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 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专项支持政策,全区专精特新、“小巨 人”“单项冠军”企业全部纳入北京证券交易所拟上市企业资 源储备,全力帮助更多企业“在大树下乘凉”。动用一切可用 资源为企业纾难解困,切实把驻区企业关心好、培育好、扶持 好,促“存量”生“增量”,形成生机盎然的“产业林”。 坚持筑巢引凤,“外引”拓源聚潜力。全面推进投资促进 工作,主动求变,变“坐商”为“行商”,变“等商”为“招 商”。出台“市场化投促十条”,开启“政府+服务机构”招 商新时代。按照区域发展方向,开展“线上+线下”“市内+外 埠”一体化政策推介活动,策划《小颖话营商》品牌节目实景 拍摄系列政策推介视频。点对点向企业推送惠企政策短信,强 化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政策敲 门”转变。推出“投资西城”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全区由内 向外“一盘棋”的工作潜力进一步释放。开展“走出去”招商 活动,赴瑞士、奥地利等地开展交流合作,设立香港、长三角 等地区招商联络站点,组织赴外埠面向企业开展推介活动,实 现投资促进效能全面提升,年度引入企业超过200家、注册资 本超千亿元,引进优质外向型企业及项目百余个。通过着力 引龙头、聚配套、建生态,把优质企业引进来、留下来、发展 好,让“流量”变“留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推动楼宇经济提质增效,处理好“田”与“苗”的关系 西城区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坚持内部功能重组和 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西城区的楼 宇经济是向“疏解”要资源的发展,是向“存量”要空间的发 展,是向“低效”要效益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处 理好“田”与“苗”的关系,向“寸土”要“寸金”,区域逐 步实现从“楼宇遍地”到“楼宇高地”的转变。 坚持品质为要。大力推动低效楼宇改造,扩展低效楼宇改 造政策扶持范围,更加注重突出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完成29栋 低效楼宇改造提升,撬动社会投资51.8亿元,释放优质产业空 间62.9万平方米,切实激发了以产业功能为单元的空间统筹发 展活力。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项目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全国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坚持创新为先。充分发挥楼宇经济“驾驶舱”作用,对全 区1090栋商用楼宇开展建筑面积、租金、周边配套等信息收集 工作,实现楼宇数据实时共享,研发并推广使用“西城商务楼 宇”小程序,支持企业“拎包入驻”,打破传统单栋楼独立宣 介的小格局,形成区域楼宇群整体呈现的大格局,真正让数据 活起来、用起来,通过楼宇服务品质的全面提升,真正将楼宇 经济塑造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名 片。 北京林下经济塑造生态新优势 林下经济是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 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 利用。北京林下经济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北 京林下经济产值累计达18.8亿元,带动5.57万户农户。延庆、 怀柔、房山等10个区形成了林药、林花、林蜂、林游等十大林 下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林游模式占70%以上,林花和林药模 式占比20%多,种养模式不足5%。“十四五”时期,北京乡村 振兴战略实施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 百万亩林下经济的目标。截至2023年6月,北京市林下经济累 存面积超20万亩。总体来看,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还处于起步 阶段,呈现经济模式单一、林游主打的特征,林下养殖、森 林旅游缺乏规范引导及配套设施。推动郊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 展,需要建构五大体系,增绿护绿,厚植发展优势。 建构多级联动的规划体系,做好顶层设计 加快建构面向市场的“市—区—乡镇—林场”多级联动的 规划体系,夯实产业基础,突出发展林游、林药、林花等产业 模式,以优化布局、突出产业重点、谋划产业项目、突破关键 技术、强化示范引领为切入点,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新业态,打 造具有首都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一盘棋”。北京郊区发展林 下经济时间较长、分布较广,其中怀柔区、延庆区、房山 区林下经济累计发展面积较大,分别约为5.52万亩、4.24万 亩、3.11万亩,顺义区和昌平区林下经济面积2万余亩,平谷区 和大兴区林下经济面积约1万亩,通州区、门头沟区和密云区林 下经济面积较低,约为2000—5000亩。未来需要根据各地自身 资源禀赋和种养传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林下资源,布 局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 做好资源区划,奠定规划基础。摸清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 林地底数并建好台账,做好适宜性评价,明晰不同地区林下 经济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探索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结合林 下种植、林下养殖、非木质林产品采集,融合森林文化与民俗 风情,为市民提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森林游 憩、科普体验等产品。鼓励发展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疗 养)、自然教育、户外拓展等密切相关的产业;推动发展林下 养蜂、林产品采集加工等绿色产业;探索发展“林下种植+自然 体验”等新型产业。积极推动平原地区打造高质量森林文化体 验区,浅山区建设高标准森林康养休闲区,深山区建设高水平 森林游憩拓展区。 编制发展规划,形成规划体系。统筹推进北京市、区、乡 镇、林场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按照北京总体规划目标任 务,到2025年,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森林资源监管制度基本建 立,实现利用森林资源100万亩,建成50个市级林下经济高质量 发展示范基地;到2035年,形成完备的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林 下经济产品的供给能力全面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监管体系更 加完善。通过规划联动,落实好北京总体规划提出的不同阶段 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合理确定本区林下经济发展产业类别、发 展规模,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负面清单,形成目标清晰、布局合 理、业态新颖、举措有效的规划体系。 注重监督保障,强化规划落实。规划引领,重在落实。推 动林下经济发展与林长制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 用规划。合理利用政府扶持资金,明确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 持方式,对具有一定规模、参与主动性较高的林农,提供更多 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林高校毕业生、园林绿化技术人才、 乡土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参与林下经济建设,并享受职称评 审、养老保险延缴、农村劳动力就业补贴等激励政策。 建构优化创新的政策体系,实现政府领航 林下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打造特色突出、结构合理 的政策体系,为郊区林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林下经济用地政策,实现合法规范稳定用地。根据林 地性质,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政策,保障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地需求。首先,保障林下经济用地规模。鼓励优先利用商品 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林、天然林,在不破坏 森林植被、不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建立有效机制允许 进行科学适度的抚育间伐;在不采伐林木、不影响树木生长、 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允许放置移动类设施,利用林间空地建 设必要的生产管护设施等,建立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用地管 理机制。其次,保障林下经济用地合法权益。制定政策合法流 转集体所有的荒山、荒丘、荒地等未利用地经营权,鼓励采取 出租(转包)、入股、转让等方式流转集体林地经营权、林木 所有权和使用权,允许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展国有森 林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符合政策的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依 法登记造册,核发不动产权证书,切实保障土地流转各方合法 权益。 创新面向农民增收的补贴政策,让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 的稳定来源。首先,实施农民林下种植养殖补贴。农民在林 下开展种植、养殖可按照相关规定享受有机肥、绿色防控产 品购买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支农惠农补贴政策;将符合条件的 种植养殖、采集和初加工常用机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其 次,实施农民林下经济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 业林农,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 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新型林业经营主 体,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等待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项目 入股保底分红、效益分红以及林地流转或入股收益、劳务收益 的实现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合作社、林农形成紧密的产业发 展共同体。 创新立足减负赋能的金融税收政策,增强创业型林下经济 企业生存发展能力。首先,做好“减负”,优化针对不同市 场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各类市场主 体,依法减征、免征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得税;对林农 销售自产的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等。其次,做好“赋 能”,完善现代林业金融体系,多层次、广渠道筹措林下经济 发展资金。探索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农户+保险”的合 作贷款模式,稳步推进农户信用评估和林权抵押贷款;将林下 经济产业列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符合条件的林下经济产业 贷款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范围。 建构产销融合的智能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建构林下经济产销融合的“一库两化”智能体系,为林下 经济发展提供产销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集中研发一批环境友好、性价比高的林下经济发展绿色技 术。重点围绕森林质量提升、种质资源创新、碳中和与碳达 峰、有害生物防控、林下经济模式、古树健康、生态监测、自 然教育等方向,组织力量进行关键技术攻关,突出冬春常绿树 种的筛选与应用、乡土耐践踏草种引种与应用、森林质量精准 提升等技术研究,形成支撑林下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库。 推动林下经济生产过程数字化。通过加载多种可视化设备 和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林下经济生产过程数字化、可视化。 一方面可以开发成可视化技能培训教材,服务于林下经济生产 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开发成远程课程资源,服务于大中小 学生自然教育。同时,把采集到的林下经济生产过程数据资源 化,通过数据交易形成数字经济下的新增收入。 开发林下经济产销对接智能化。林下经济的消费市场广 阔,北京郊区林下经济不仅服务本市城乡居民,也服务于国内 国际来京游客等,具有消费人群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智 能化技术,通过数字化林下经济生产过程、服务类型和服务场 所信息,采用大数据技术,多终端智能匹配潜在消费者,提供 差异化高质量信息服务,实现林下经济产销高度融合、智能化 运行。 建构市场导向的品牌体系,推动溢价增值 加强林下经济产品和服务品牌建设,打造“京”牌领 衔、子品牌支撑的品牌体系,不断推动溢价增值。 构建林下经济品牌体系。全市实行“京”牌领衔,各区依 据自身林业资源特点和林下经济业态特色,积极谋划区域子 品牌,形成母子品牌体系。通过构建品牌体系推进林下经济 产业链共同发展,促进区域子品牌与“京”牌相互带动,健全 林下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林下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带动 合力。由政府牵头主导构建品牌体系,有效提高消费者对品牌 的信任度,有助于林下经济品牌打响名号,获得市场份额。 建立统一的林下经济标准体系,实行高标准高质量。依托 生态资源优势,加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生产更高质量林下 产品,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健全林下产品生产、 流通体系,加强林下经济的质量监管,制定严格的准入准出 标准,增加林下产品有效供给,保证产品口碑,提高市场认可 度。 支持林下经济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森林生 态产品等。通过注册商标使林下经济企业与其他竞争者相区 分,增强消费者对该商标的认知程度,扩大企业在社会经济 生活中的影响,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林下经济企业经营。将林 下经济产品与特定的标志、地点相联系,提高产品知名度,扩 大消费者市场。森林生态产品是受国家检测认证的标志,可 以更好吸引注重绿色消费的潜在客户。统一实施“京郊生态产 品”林下经济产品和服务标识,便于消费者识别和信任,推动 产品增值,赢得更大市场。 建构完备的基础支撑体系,改善设施条件 构建“科学配套、布局合理”的基础支撑体系,科学安排 林下经济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 加大林下经济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高质量宜 业宜游条件。建立健全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 制,重点改善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设施条件,推动北京郊区林 下经济发展繁荣。一方面改造提升现有设备、设施和用房,促 进产业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改善林区的交通 网络,修建道路、桥梁、停车场等,强化林区道路尤其是防火 应急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提高林下经济产品 运输的便捷性。同时,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和新鲜度,确保林下经济产业资金能够引进来、产品能够运出 去。打造多元化林下经济消费设施,如联合数字乡村战略与电 商平台,加快宽带网络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程度,开发 适应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为游 客提供高品质的林下产品和服务。 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支撑,实现高水平人才推动 高质量发展。首先,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林下经济 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支持。其次,建设林下经济发展 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林下经济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经 营管理水平。再次,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 院所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加强林下经济应用技术的研究,建 立创业创新支持体系。 加快林下经济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安 全高效的交易体系形成。首先,要优化林下经济产品传统线 下市场布局,统筹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集配中心建 设。支持重要林下经济产品集散地、林下经济优势产品产地 市场建设,结合林下经济全市区域布局,重点培育区域性中心 市场。其次,加大线上市场拓展力度,推动林下经济相关信息 的数字化整合和共享。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 手段,推广实施“互联网+林下经济”营销模式,推进传统营 销模式与电商集群、直播带货等共同发展。扩大物联网示范应 用,大力推广“直采直供”营销模式,提供双向定制选择。 标注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的新高度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是全方位、 系统性的,不仅从总体上深刻回答了时代之问,而且在治国 理政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实现了理论上的新创造和新 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是 其一。2023年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八大在中国工会十七大的基础 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结构 形式、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新的凝练、归纳和提升。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宽广的历史 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 人阶级和工运学说,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在新 征程上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以宽广的历史视野打开理论创新新空间 理论创新的历史视野,就是指理论创新主体坚持和运用什 么样的历史观、立足何种历史场域和历史坐标推进理论创新的 宏观眼界,它决定了理论创新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吸收沉淀 于历史长河中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宏 大的历史视野和广阔的历史纵深,这种极强的历史感源于其 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发展史的思想沃土。马 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会是工人阶级最终实现劳动解放和阶级 解放的“组织装置”,尽管工人阶级组织化的集体行动特别是 组建工会能够对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构成一定挑战,但在强大的 资本面前,“这些工会的历史充满了工人的一连串的失败,只 是间或有几次个别的胜利”。列宁不仅在革命意义上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而且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具体实际,在理论上阐明了工会与执政党、苏维埃之间的 关系,制定了工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文化事业 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 述,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的思想宝 库中汲取理论滋养,既突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 想方法的科学运用,也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 想资源,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新时代工运事业中的全面性展开和具体化 运用。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为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建构注入思想资源,那 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运事业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时代 以来中国工运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伟大实践,则为理解这 一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提供了历史坐标。早在建党伊始,中国 共产党就把发动工人运动、组建工会组织、开展工人教育作为 重要任务。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近代工业工人阶级,革命就不 能胜利”的科学论断,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以中央人民政府命令的形式,颁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为新中国工会工作欣欣向荣 奠定了法治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发出“工 人阶级要用最大的努力来掌握现代化的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的管 理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的贡献”的号召,指明了 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使命任务。江泽民 对工会工作给予殷切期望,要求工会组织“切实维护职工群众 的具体利益,真心诚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胡锦涛要求把保护 劳动群众权益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发展社会主 义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党的十 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新特征、 工人运动新趋势、工会工作新挑战,全面阐述党领导工运事业 和工会工作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新时代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 题,作出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首次将劳模精 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同中国共产党的工 运思想一脉相承,是对100多年来党领导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历 史经验的守正创新。 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回应理论发展新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 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体现了观念 与实践、认识与行动的辩证统一。 具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 论述所包含的问题意识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宏观层面 的时代性课题。所谓时代性课题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展开的过程中,“投射”到 当代中国时空场域的重大课题。譬如,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 体系和顶层设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巩固党 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实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行动方略等。第二类是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领域的 现实性、专业化问题。譬如,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问题、劳 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治理问题、基层工会改革创新问题、社会 主义劳动观念的培育和践行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各级工会制定 政策、深化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时代性课题具有普遍性和 抽象性特点;现实性问题是时代性课题在工运事业和工作领域 的映射。时代性课题虽较为宏观、抽象,但它总是通过一个 又一个具体的现实性问题呈现出来。现实性问题尽管具体、 专业,但无不蕴含着时代性课题的价值指向和现实关怀。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时代性课 题与现实性问题统一起来,把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结合起 来,既着眼于“最大的政治”来谋划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强 调工会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从工运事 业的实践逻辑中把握“国之大者”,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改革和工会改革为突破口,更好发挥工人阶级在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伟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 要论述在理论形式上的每一个新变化、在思想内涵上的每一 个新拓展、在实践层面上的每一个新要求,都体现了鲜明的问 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对职工群众意识形态 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极为关注。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 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现在 社会情况很复杂,职工队伍也很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组 织,包括有敌对势力背景的境外非政府组织,都想插手我们的 职工队伍。”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分析一些职工 群体性事件,不少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职工的思想 认识疙瘩没有解开。这些都对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提出了挑战。”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对职工群众的 思想政治引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 想政治引领,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 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 作重要论述的一部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习近平 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专门设置“加强对职工群 众的思想政治引领”专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增强了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解决现实问题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而且为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空 间。 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推动理论形式新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相 对完整、独立的理论形式,是一个概念清晰、内涵丰富、逻 辑自洽、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中国工会十八大从八个方面 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作出概括。一是坚持党对工运事业 和工会工作的领导,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 针,三是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 代主题,四是加强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引领,五是努力建设 高素质劳动大军,六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 神,七是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 群众的合法权益,八是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以上八个方 面“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全面、科学辩证的 理论体系”,在理论形式上具有整体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 征。 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 述,是由八个方面内容共同构成的整体性、系统化的理论形 式。从结构上看层次分明,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第一个 层次,规定了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总体原则;第三条至第七 条是第二个层次,既是对第一个层次在战略安排和工作举措上 的具体展开,也规定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 作的任务清单;第八条是第三个层次,提出了“强三性”“去 四化”的工会改革目标,为持续深化工会组织改革创新指明 方向。这既是在组织形态变革维度上对第一个层次作出的回 应,也是通过提升组织能力以更好落实第二个层次所确定的各 项目标任务。从意涵上看主题鲜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贯穿这一重要论述的 政治主脉,深刻揭示了中国工会同西方工会的根本区别以及中 国工运事业的显著制度优势。 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 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巨大的理 论勇气推动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工运学说的话语创新。一 是充实话语内涵,比如分别赋予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 神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容和实践要求,从中国精神和政党文 化的高度对三者进行一体化阐释。二是拓展话语结构,将工会 话语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强调中国工会是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 创新话语形式,提出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国工 匠”“中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等创 新性话语,生动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发展的新成 就和新经验。 实践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 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政策论、方法论层面上 提出了做好未来一个时期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实招、硬招。 譬如,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传承、工作 格局、治理结构、制度优势、国际比较等多个维度全面阐释了 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深层逻辑。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推动各级党组织落实领导责 任,转变不适合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 团组织的工作制度,健全全国总工会党组向党中央、各级工会 党组织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等具体工作要求,为推动 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在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领域的全面贯彻落实 提供基本遵循和行动方向。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朝阳实践 产业工人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 点题、亲自部署、亲自指导的重大改革,是党和国家具有战 略性、全局性意义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7月,朝阳区被 确定为首批北京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单位。在 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朝阳区在思想引领、建功立业、 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方面创新举措,探索更 新和重塑新时代产业工人形象,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升级 版”。2022年9月,朝阳区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 伍建设改革工作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把党的领导贯穿产改始终 朝阳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立足 在国家政策中把握产改大方向,在全市要求中谋划产改大格 局,在自我发展中寻求产改大突破,自上而下重视、自下到 上创新。区委区政府把产改纳入党的建设大格局和改革发展总 盘子,成立由区总工会牵头、26家委办局作为成员单位的改革 协调小组。朝阳区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多次听取产改工作汇 报;区委书记、相关区领导多次给予肯定和指导;区政府与工 会联席会部署产改工作,将产改推进情况与成果纳入区委全会 报告,形成全域、全面、全力推动产改的巨大合力。 作为全面试点单位,注重做好顶层设计,明确产改时间 表、路线图、任务单。2021年,印发《关于深化朝阳区产业 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围绕宜居、宜业、宜商、宜 学、宜游“五宜朝阳”建设目标,提出“提升朝阳产业工人技 能国际化水平”总体思路,研究十大改革行动计划,细化40项 改革任务,绘制推进产改行动图。2023年,在全市率先出台区 级产改评价机制,并延伸至各街乡、各功能区和各产业,激励 各地比学赶帮超。市产改协调小组予以高度评价,称“朝阳产 改为全市的产改工作带了好头、作了表率、树了标杆”。 把服务大局作为首要原则 朝阳区是全市经济大区、人口大区,拥有市场主体近40万 家、职工224万名,具有产业组织模式、服务模式丰富多元,国 际化、市场化水平高等特点。朝阳区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工作任务之首,通过 实施“凤凰计划”、搭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等措施,培 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高技能人才。截 至2024年3月,高技能人才占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的37%。 打造“匠心朝阳”特色品牌。持续开展“朝阳能手、朝 阳匠心达人、朝阳工匠、朝阳大师”系列品牌评选活动,挖 掘、培养、选树行业代言人,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工匠名 片”和“产改品牌”。举办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擦亮“咖啡 之城”朝阳名片;在北京链家等企业开展试点,通过举办技能 大赛获取等级证书,助力员工积分落户,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 成长双促进、双提升。2023年,纳入“匠心朝阳”人才数据库 的技能领军人才近2000名。 把朝阳百强创新工作室建设作为推进产改抓手。成立创新 工作室联盟和朝阳劳模联盟,开展跨类别、跨行业、跨单位 的创新联盟矩阵行动,打造人才成长加油站、企业发展智囊 团、工匠大师孵化器、创新项目攻关队、人才培养创新源。 截至2024年3月,申报首都自主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等创新项 目103个,获评市、区创新工作室52家,助推1243名产业工人职 业发展,跑出朝阳创新创造的“加速度”。 把职工至上情怀厚植于心 朝阳区现有工会会员132万人,在全市占比25%,位列全 市各区之首。2022年,朝阳区组织开展产改“大调研大走访 大征文”活动,100多家企业、近4万名职工参与调研,形成 《“数”说朝阳产改调研报告》。该报告围绕素质技能提升、 成长成才空间等核心诉求,为解决产业工人急难愁盼问题提供 第一手资料,被全国总工会评价为“为全国产改工作提供了基 层实践”。 抓住职业培训、技能竞赛、平台拓展、等级晋升、参政 议政五个关键环节,建立服务全职业周期的职业坐标体系。 近3年,朝阳区培训产业工人78.76万人次,开展各类劳动和技 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887场。出台《朝阳区新业态、 新就业群体人员提高学历资助暂行办法》,由区总工会资助 学费,助力新就业群体通过政策扶持提升学历。畅通参政议 政的渠道,提升产业工人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地位。积极推荐 产业工人、“凤凰计划”优秀人才和高端商务人才担任“两代 表一委员”。关注产业工人权益维护,助推美团建立骑手协商 协调机制。推动产业工人代表参与公司治理,让产业工人有地 位、有前途、有获得感。 把试点先行作为发力重点 举办朝阳产改博览会,展现敢为人先亮实招、积极开展创 新创造的生动故事。2022年以来,通过“线下+线上+云端”的 多维方式,连续两年举办朝阳产改博览会和改革先锋论坛沙龙 系列活动,全市各区总工会到场观摩,线上浏览量达300余万 次。启动“潮”起时——云上虚拟现实(VR)汇展,发布以一 线劳动者、劳模工匠为蓝本创作的“朝阳奋斗者联盟”卡通形 象。20多家中央和市区级媒体相继报道,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产 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带动更多青年奋斗者加入改革大军。 出版58万字的“产改三部曲”系列图书,彰显产改工作成 果。“产改三部曲”《匠心朝阳》《创新朝阳》《品质朝阳》 记录朝阳区产业工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结晶,为奋力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的朝阳实践提供了精彩的产改范例。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中国 历史文化和世界民族的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论断,是新时代 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 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 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 质量发展。”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各族群众交往交流 交融的中心城市,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大家庭形象的重要窗 口,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面建 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是首都义不容辞的政治 责任,必须以首善标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让民族团结之花 开遍京华大地。 扎实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新时代新征程,首都民族工作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事业,为首都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了磅礴伟力。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取得新进展。北京是中华文明连续性、 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也是中外文 化互鉴的平台。近年来,北京紧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 党100周年、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开展形式多 样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极大 增强。在全国率先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建 立百人“专家库”和百项“内容库”。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与“博物馆之城”建设工作同步谋划,打造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纪念馆、首都博物馆等一批能够发挥“头雁效应”的宣传 教育实践基地。连续多年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民族传统体 育运动会、民族题材电影展,推出歌剧《冰山上的来客》、舞 剧《五星出东方》等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歌颂民族 团结的文化精品。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展现新气象。牢牢把握超大城市民 族工作特点和规律,在全市社区(村)大力开展以“交好朋 友、做好邻居、树好家庭”为主题的“三交三好”活动,鼓 励引导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推出“石 榴花开美京城”“5·6民族团结日”“和合社区”等系列京 韵品牌,每年举办活动数千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形有感 有效。举办边疆各族青少年北京冬(夏)令营,开通“京和 号”“京藏号”等特色旅游专列,全力办好民族中小学、内地 民族班,“中华民族一家亲”氛围越来越浓厚。 民族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北京共有5个民族乡,113个民 族村,分布在全市11个区、53个乡镇。近年来,北京坚持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贯穿民族乡村振兴发展全 过程,探索形成“六个融入”工作举措。坚持将民族乡村发 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围绕“绿水青山”“中华文 化”“京韵京味”,推动农业与文化创意、药材培育种植、 农耕体验、森林康养等深度融合。近5年来,累计投入专项资 金2.4亿元,支持民族乡村培育特色产业,撬动支农惠农政策资 金向民族乡村聚集,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部低收入民族村和少数民族低收入农 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越线达标,民族乡村人均劳动所得 连续15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对口支援合作实现新突破。深化对口支援合作,是党中央 交给北京的重要使命。近5年来,北京市在援藏、援疆、援青 工作中,通过保障投入资金、实施支援合作项目、选派优秀干 部人才等方式,助力受援地区民生改善,67万贫困人口如期脱 贫。坚持以文化浸润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持续打造首都文化援 疆品牌。开展“京和一家亲”“民企进边疆”“春雨工程”文 化边疆行等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好“组团 式”“结对式”教育医疗帮扶工作,引导各族群众进一步增 强“五个认同”。 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得到新提升。北京始终牢记“看北京首 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着力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上走 在前。率先开展民族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科学稳妥地调整优化 中高考加分、清真食品管理等政策。将民族事务纳入“吹哨报 到”、接诉即办、“社区网格化”等社会治理机制,完善“六 位一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体系。强化民族领域 风险隐患协调处置,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持 续巩固。 全面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民族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根 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系统总 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对于团 结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最鲜明 的政治底色和最大的政治优势。首都民族工作战线始终坚持把 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工作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统筹谋划,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 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完 善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民族工作、党委统战部 领导民族工作部门等体制机制和民委委员制,形成了民族工作 合力。实践证明,只有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 程,才能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根本保证。 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 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首都民族工作战线始终 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 线,以此为“纲”,作为制定政策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指针;以 此为“魂”,作为夯实思想长城的根本基石,凝神聚力将其 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以此为“度”,作为评价检验民族工作 成效的根本标准和重要尺度,推动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创新发 展、提质增效。实践证明,只有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这一主线要求,才能确保首都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 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奋斗。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 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首都民族工作战线高举中 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持久 开展,引导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 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坚持以各族人民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 斗、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创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 新的光荣和梦想。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 线,只有牢牢把握团结奋斗这一主题,才能最大程度凝聚起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必须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民族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群 众性都很强,必须把握好力度、精度、效度的辩证关系。首 都民族工作战线坚持慎重稳进,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 差异性为原则,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科学把握政策界限,不搞“大风吹”“一 刀切”。同时,坚持改革创新,以“城市互嵌”布局,创新打 造“和合社区”;突出相融互嵌,将“民族团结进步”指标纳 入全市文明城区测评内容;利用首都文博资源,率先建立一批 博物馆类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各民 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科学把握 守正创新这一基本原则,才能有效防范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 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上作出更大贡献 首都民族工作战线将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 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持首善标准,推进新时代首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城市,努力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走在 前、作表率。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争创示范标杆。面向全 市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五 史”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运用首都富集的传媒资 源,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利用 众多文化文艺团体、剧院场馆等资源,发挥各类教育实践基地 作用,引导各族群众增进“四个与共”。结合全国文化中心建 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更多体现中 华民族共同性的文艺精品和文创产品。发挥首都教育科研资源 优势,形成一批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 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 系作出北京贡献。 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上发挥首都优势。积极争取政 策支持,加强央地合作,充分整合资源,共同推动各族群众 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 嵌入,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共 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增强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 的自豪感责任感。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转型升级,着 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打造品牌,推动创建工作与中心工 作互融互促、相得益彰。依法保障来京就业创业各族群众合法 权益,塑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引导各族群众在生产生 活上互嵌融居,思想情感上包容欣赏。精心组织实施“三项计 划”,高标准做好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 服务保障工作,促进首都与全国各地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 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迈出坚实步伐。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将赋予“三个意 义”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引导民族乡村立足资源禀赋、发 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新 路子。继续把民族乡村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工程”一体 推进,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公共服务 质效。建设好“京韵满乡民族团结文旅精品示范带”,打造一 批民族乡村振兴北京样板。进一步深化京津冀民族工作领域交 流合作,常态化开展民族工作的会商、研讨、交流,积极推动 三地协同联动。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合作工作,促进发展优势互 补,结牢经济纽带,继续做好“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和文化 援建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首都和民族地区更加 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把对口支援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工程、 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 在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上彰显首都担当。以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为衡量标准,审慎调整和完善民族工作领域政 策法规。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 育、贯彻执行和执法监督。进一步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 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机制作 用,主动解决各民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 工作责任制,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加强风险监测研判和 应对处置,增强工作主动性、联动性、有效性,牢牢守住民族 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始终确保首都社会团结稳定。 奋力谱写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东城新篇章 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的新征程上,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首都发展全局的紧 密联系日益突出,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肩负的特殊使命日益艰 巨,发挥的独特价值格外荣光。近年来,东城区始终坚持以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核心区使 命价值,全速推进“崇文争先”,全面深化“六力提升”,奋 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东城新篇章。 “四个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保障力持续提升 核心区工作的全部要义就是服务保障首都功能。东城区始 终胸怀“国之大者”、树牢角色意识,坚持以“都”为先,全 面做好“四个服务”,不断增强首都功能综合承载力。 政务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肩负起正阳门下、金水桥边 的重大政治责任,顺利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 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服务保障任务,重大活 动服务保障常态化机制日臻完善。健全央地联动机 制,推动央地议事交流常态化,2023年度“四个服务”满 意度调查成绩全市排名第一。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坚持 底线思维,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筑牢反渗透、反恐防暴安全屏 障,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积极探索“矛调处置一体化”模 式,矛盾纠纷“梯次递进、一体调处”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 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平安北京”建设考核和“全国市 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结果位列全市第一。协同发展走 向深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 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廊合作协议”,雄安史家胡 同小学顺利开学,京津冀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 跨省通办”。创新“三帮一”组团帮扶机制,助力房山灾后恢 复重建,捐赠款物超2000万元。全力以赴争创全国双拥模范 城“九连冠”,军地交往协作更加密切深厚、军地关系更显情 深意浓。 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区域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盘活发展资 源、激发活力动能,培优引强利长远的内生动力得到实质性提 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三年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区级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历史上首次突破200亿元关口,经济抗风险能力显著 增强。 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以文化为底色、以金融为引擎、以 数字经济为引领,孵化产业类聚的“银巷”“硅巷”“文 巷”“杏巷” 赋能服务业升级。深入推进高端龙头产业集聚、 高端领军人才汇集、高端新兴优势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培育 形成8个顶尖产业组团,“乘数效应”发挥明显,实现区级税 收占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用好“两区”建设等政策红利,近 两年共新增项目500余个,投入资金1100余亿元。获评全国首 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在全市首创融资“白名单”机 制,文化产业地均产值在全市领跑。青龙“硅巷”建设正式 启动。突破定式加速“筑巢引凤”,腾出金宝街52号、朝内大 街192号等优质行政办公空间用于产业发展,让“黄金宝地”产 生“钻石效益”。重点功能区生机勃发。加快构建故宫—王府 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利用故宫这个超级IP,推出“故 宫以东”文商旅品牌,消费动能有效释放。隆福文化街区修 缮更新项目二期竣工,向打造世界级文化艺术消费新场景迈 出坚实一步。升级王府井街区品质,集聚首店集群优势,持 续提升商圈能级,向北衔接隆福寺建设开放式街区,向西连结 故宫打造古都文化带,与隆福寺形成“宽街窄巷”空间格局。 前门大街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京味 文化体验感不断提升。东直门交通枢纽项目各业态区域陆续 竣工,超甲级双塔写字楼率先投用,东直门南侧文化广场变身 高品质城市休闲新空间,东北二环高端产业发展新增长极渐具 雏形。启动实施南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永外城文化用品 批发市场华丽转身为数字科技产业园,吸引国网数字科技控股 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入驻,南北均衡发展加速。营商环境 更加“亲”“清”。擦亮“紫金服务”品牌,发布全要素产业 发展政策服务包,坚持用真情实意和“真材实料”,为企业着 想、助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促进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国首创商务楼宇诉前调解对接工作 站,从源头上化解各类商事纠纷。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在全市 率先实现“证照联办+一照多址”叠加办理,深化“一件事一次 办”集成服务,让营商环境“水清岸绿”,企业发展更加如鱼 得水。 文化强区成为广泛共识,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坚信文化强则东城强,扛好扛牢文化大旗,自觉担负新的 文化使命,持续以文化定义东城、加持东城、壮大东城,加力 加速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 聚焦老城保护复兴。以中轴线保护为牵引,统筹推进历史 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活化利用。完成太 庙、社稷坛等文物腾退工作,实现皇史宬、曹雪芹故居纪念 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开展景山三眼井片区、西总布街 区、钟鼓楼周边试点院落等保护性修缮和恢复性修建。推进 大运河文化带景观恢复,三里河故道重现水穿街巷、绿树成 荫的秀美风貌。打造形成永定门北望中轴线景观视廊,“古 都之脊”展现新画卷。强化文物资源展示利用。发布历史文化 传承创新发展计划,鼓楼展陈“时间的故事”,生动展示中轴 线沿线古建筑魅力。举办城市历史文化对话会,古建音乐季让 修缮后的宏恩观“初试啼声”,梅兰芳旧居变身艺术中心,北 大二院旧址挂牌成为类博物馆。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 计划,联动广东省等四省五市签订6处会馆合作意向,共建中 华文化“百花园”。实施非遗焕新计划,东城成为文旅部非遗 数据体系建设全市唯一试点地区。推动文化空间全域布局。 北京文化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并永久落户东城,东 城区精心协办、抓好服务,搭建起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 鉴的高质量平台。出台全市首个引导支持实体书店“四进”政 策,“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时隔10年再次回归,实体书店建设 指标位列全市第一,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具书香味。“戏剧之 城”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央歌剧院新建剧场开门迎客,北京人 艺国际戏剧中心建成投用。“27院儿”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 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美后肆时”入选全国公共文化空 间品牌案例,一批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在胡同中蓬勃生长,成为 群众身边的“文化会客厅”。 民生福祉交出暖心答卷,社会凝聚力持续提升 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 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区整体呈 现社会和谐共融、人心安定从容的局面。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教育 配套持续完善,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100%。推进区第 一人民医院迁建、和平里医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和平里医 院、隆福医院通过三甲评审核定,普仁医院病房楼改造项目竣 工,优质医疗服务更加触手可及。创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 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和东单体育中心整体改造工程完成并 投入使用,“一刻钟健身圈”社区覆盖率达100%。提高社会 保障水平。多措并举保就业、促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 动“产业+就业”融合,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获评北京市 充分就业区。试点开展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行,推进家庭适老化 改造,近两年共建成家庭照护床位3200余张,居家养老服务供 给更加丰富完善。持续抓好“关键小事”,在400余个小区开展 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试点,加快物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 动物管会向业委会转化。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打造懂技术、会 方法、善服务的东城社工队伍,探索小院议事厅、小巷管家等 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把接诉即办作为为民办 实事的主抓手,深入开展“攻百难 解民忧”专项行动,创新开 展“办件先锋”评选,在全区营造办件为先、办件为最的浓厚 氛围,接诉即办成绩稳步快速提高。 做足城市治理“绣花功夫”,环境亲和力持续提升 对标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 高城市品质,努力走出一条“都”与“城”相融共生的崭新路 径,持续建设舒朗精致、便民惠民的宜居城区。 城市更新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疏整促”工作,完成天 坛医院旧址一期拆除,加快百荣世贸商城腾退疏解,核心区长 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破解。光明楼17号简易楼改建等项目 被评为全市最佳城市更新实践项目,崇雍大街城市设计与更新 实施示范项目、中粮广场项目、王府井城市更新整体升级改造 项目入选城市更新优秀案例,老城不断呈现舒朗庄重新形象。 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实施新一轮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 提升三年行动,高标准高质量创建“基本无违建区”。前门旅 游集散中心完成外迁,雍和宫桥下空间改造完成。完成东华门 大街、鼓楼东大街综合整治提升。加强交通秩序治理,国子监 街实现不停车,全区不停车胡同达到45条。城市品质实现新提 升。雨儿胡同等10条胡同成为“北京最美街巷”,近百处美丽 院落精彩亮相。完成龙潭中湖公园改建及智慧园林建设,龙潭 三湖公园实现水系连通,南馆零碳公园建成开放。近两年共新 建改造绿地21万平方米,燕墩西望等一批精品口袋公园建成投 用,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突破97%,蓝绿交织生态底色进 一步擦亮。 党的建设向纵深推进,队伍战斗力持续提升 坚决落实好“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持续打 造坚强战斗堡垒和过硬干部队伍,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 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推动理论学习有效覆盖,大 兴调查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常态 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东城贯彻到位、力 度到位、责任到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制定实施领导干 部治理能力提升若干措施,深入实施年轻干部“源头储备、素 质提升、择优选用”三大工程和选调生“正阳薪火”工程,不 断充盈年轻干部“蓄水池”。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在全市 率先成立金融行业党委、产业组团党委和专精特新企业联盟党 委。持续引进“四巷”专项人才,创新央地人才合作机制,举 办全市首个青年人才马克思主义研修班,建成全市首个人才主 题公园东城国际人才公园。坚持发扬优良作风。大力弘扬时传 祥精神,在学习道德模范中锤炼党性修养,在破解难题中淬炼 本领,让有为者有位。持续纠治“四风”,确保核心区政治生 态海晏河清。 紫禁之东、万物勃发,日月其迈、时盛岁新。东城区将持 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建设 好国家中枢、千年古都、文化名城、人间画卷和宜居福地,全 力在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中走在前 列、续写辉煌。 服务首都职工群众的亮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国之大者”,找准工会工作 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近年来,北京市 总工会按照“因地制宜、共建共享”“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 暖”的工作思路,以首善标准推进公共区域职工之家、户外劳 动者暖心驿站等工会驿站建设,建成一张疏密有致、相互补充 的服务阵地网络。“党政主导、工会运作、各方支持、职工参 与、多方共赢”的职工服务阵地基本形成。工会驿站日益成为 首都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亮丽名片。 践行“国之大者”,当好桥梁纽带,推动首都工会驿站全 面“建起来” 围绕大局“公转”,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工会驿站是工 会联系服务职工的重要窗口,也是工会组织团结引导职工坚定 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前沿阵地。2018年,市总工会积极响应 市委市政府号召,在两轮“回天行动”中建设23个公共区域职 工之家、477个暖心驿站。2019年,市总工会参与《关于加强 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起草工作,将工会驿站融入党 群服务中心建设中。2023年,工会驿站建设被列入北京市政府 民生实事项目,市总工会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好工会驿 站,不断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党和政府的 关怀切实送到户外劳动者心坎上。 加强顶层设计,谋定站点建设新坐标。市总工会坚持以职 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 定位,把驿站建设纳入工会工作重点。先后制定印发《关于户 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规范 工会驿站“有场地、有标识、有设施、有宣传、有服务、有制 度、有成效”的“七有”标准,制定重点区域服务站点“15分 钟服务圈”交叉覆盖建设规划,有力有效推动站点建设。北京 市总工会被评为在推进“双15工程”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之 一。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共建共享新平台。按照“不为所有、 但为所用”的工作理念,市总工会动员全市各级工会组织,整 合优质社会资源,坚持政治引领、政策支持、资金推动、活 动吸引的理念,带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积极加入工会服务 大家庭。以东城区良苑餐厅为代表的餐饮门店暖心驿站分布广 泛,以首钢工业园为代表的工业园区站点分批建成,以北京图 书大厦为代表的图书文化类场所站点快速推进,工会驿站结构 组成持续优化丰富。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关键小事”,推动首都工会驿站服 务“转起来” 做好“暖心服务”。市总工会坚持“职工有所呼,工会有 所应”,围绕户外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为其打造“冷 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伤可 用药”的温馨港湾。广泛建成暖心驿站,为外卖配送员、快递 员、大货车司机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触可达的贴心服务。作 为全市首家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的公共区域职工之家,首钢园户 外劳动者职工之家专注于服务户外劳动者,为他们提供饮水、 热饭等13项特色贴心服务项目。除此之外,还设置女工关爱小 屋,为女职工提供人性化服务。遍布京城大街小巷的工会驿 站,已成为一道彰显城市温度的风景线。 提供精准服务。作为超大城市,北京市户外劳动者的数量 迅速增长,队伍结构和需求更趋多元化。北京市各级工会组 织进一步提高对职工需求变化的感知度,满足个性化、差异 化需求。首钢“茶缸”暖心驿站充分利用原为化验室的工业遗 存,因需制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 供精细服务。崇文门外街道总工会与辖区新世界百货有限公 司工会共建“新世界商场共享空间”,打造智慧空间、文化空 间、活力空间、心愿空间四类专属空间,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 化生活。 创新数字服务。2022年以来,市总工会落实全国总工 会“双15工程”要求,全面迭代升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数 据库,不断完善系统申报审批、查询统计等功能,动态管理 全市服务站点,实时更新数据,确保驿站名称地址、服务项 目等信息完整准确。实现8548家工会驿站“上地图”和北京 工会12351APP上线运行,并提供一键导航和使用评价等功能。 同时,增加驿站数智化元素,有序推进24小时“智能化+自助 式”工会驿站提档升级,方便户外工作者了解驿站的位置和服 务。 对标首善标准,持续赋能增效,推动首都工会驿站名 片“亮起来” 下足绣花功夫,扎实开展工会驿站大检查行动。工会驿 站“三分建、七分管”。市总工会在全市部署开展综合检查、 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效能、讲好驿站故事四大专项行动,推 动工会驿站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以“全面 覆盖、分级负责、边查边改、立行立改”为工作原则,各级建 立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检查机制,在明察暗访基础上,采取“自 我评价+社会评价”方式,依托职工服务阵地数据库,对全市 近1万家工会驿站10项内容开展常态化检查。 服务向前一步,着力创新探索工作模式。总结出打造1个 核心驿站和注入N种服务功能的“1+N”工作模式,延展驿站 服务边际,丰富驿站品牌内涵。市总工会依托工会驿站,着力 在“工”字系列品牌项目上找突破口,将工会工作延伸到新经 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设立“卡车司机暖 心驿站”,通过组建货运行业党建联盟、建设司机事项党员代 理站、完善司机事项党员代理三项举措,探索党建引领货运物 流行业治理的有效路径。 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政策体系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 标,加快构建美丽中国政策体系,推动形成系统性的政策合 力,为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充分支撑。 完善行政政策机制,压实美丽中国建设各方责任 持续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地方落实的美丽中国建 设体制,充分发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 用,压实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的美丽中国建设责任,这是全面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要求。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 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 过完善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能源效率提升、生态系统 保护、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与效益为核心的生态文明 建设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完善生态环境 监督管理政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高质量生态监管护航中国 式现代化实现。综合运用固定源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等措施强 化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继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 行督察,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合,形成面向美 丽中国建设的大督察制度。加快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企 业环境管理体系。以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为目标优化排污许可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衔接,强化战略环评等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的支撑作用。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打通企业排污许可、在线监 测等环境管理信息数据链,以信息化建设助推理顺企业环境管 理关系,全面提升企业绿色治理能力。强化以环保信用为基础 的新型监管政策。发挥企业环保信用的基础性载体作用,加强 水价、电价等资源性定价机制面向企业环保信用场景政策的运 用,强化绿色金融、绿色财政以及绿色审批等相关政策的协同 激励功能,进一步提升现代企业绿色治理水平。 优化市场调控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动力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需要夯实财税、价格 政策优化配置生态环境资源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创新发挥财 税、金融等政策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支持作用,全面构建面向美 丽中国建设的市场经济政策体系。 持续优化绿色低碳财税费价政策。基于市场经济手段的决 定性作用,按照“美丽建设目标引导、奖惩双向激励结合、 资金分配绩效导向”,建立绩效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 充分发挥绿色税费政策对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调节作 用,完善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碳税等绿色税收政策,制定 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资源环境要素价格机 制改革,发挥电价调节政策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作 用,推动降碳减污领域绿色价值付费。 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政策与产品创新。在政策供给端,优化 整合绿色金融评价体系、征信体系等,构建绿色金融绩效评估 体系。开发支持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发展环境权益回购、保理 等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在绿色金融风险评估与监管方面,逐 步将环境和气候风险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的管理体 系。推广生态保护治理与绿色低碳产业一体推进投融资机制。 加强市场经济政策实施保障。加强市场经济政策与环保信 用评价、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绿色可持续发展评估(ESG)等政 策工具的统筹协作,健全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逐步将环 境信息披露范围拓展到气候治理、自然生态保护等相关领域。 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符合企业现代绿色治理需求的ESG制度框架 和技术标准。 健全多元治理政策,推进形成美丽中国建设全民动员局面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导向到以生 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健康提升为导 向的重大转变,需要进一步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功能,着力推 动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探索实施丰富多样的美丽中国建设 全民行动。 引导全民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行动。把美丽中国建设纳 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加强美丽中国建设 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提升全社会投身美丽中国建设的认知以 及行动力。加大政府绿色公共采购力度和范围,建立全国统一 的绿色消费信息平台,将公众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行为 转化为绿色积分,推动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新风尚。 激发企业积极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生动力。营商环 境与制度建设是激发企业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持续推 进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制度,推进重点行业生态环 境保护自愿协议机制试点示范,推进环境自愿协议实施。通过 完善评估体系、财政补贴能源审计等方式降低履行环境协议的 成本,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循环集约、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工 艺。 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充分的环境信息获 取是公众参与的首要渠道,要进一步建立生态环境舆情监 测、研判机制,加快构建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的“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群团组织积极发挥宣传引导与监督规范作用。总结美丽中国建 设和地方实践亮点特色,适时公布美丽中国建设进展与典型案 例。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机制,发展壮大生态产品 第四产业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是畅通生态产品价值实 现的路径,构建形成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我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起步较晚,涉及的制度技术条件和利益 关系较为复杂,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手段以及强化政策创新来打 通堵点,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增强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推 进生态产品生产产业成为体量规模不断增长的新型第四产业门 类,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以重要生态空间管控为优先举 措,完善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 点生态空间管控政策,确保重要区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持续增 强。研究生态产品分类目录,建立可复制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 核算规范和评价体系。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税收、价格、 绿色金融等政策支持。 培育壮大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坚持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健 全生态产品消费政策,完善生态消费引导型政策,着力实施生 态消费惠民等激励型政策。制定并动态更新政府生态产品绿色 采购清单。以壮大生态产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全民对 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 加快健全生态产品交易体系。对于公共产品,加大生态补 偿政策实施力度,完善纵向生态补偿制度并建立横向生态补 偿机制,制定差异化补偿标准。对于准公共产品,健全基于生 态资源权益的市场交易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建市场,催 生交易需求,实现生态环境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健全生态产 品认证推广、品牌培育等交易服务政策,复制推广“丽水山 耕”“武夷山水”等系列品牌认证模式,鼓励打造特色鲜明的 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不断完善生态产品产业利益分配体系。重点围绕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制度、生态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的 健全深化,建立生态产品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 偿的利益导向机制,提高市场主体以及公众参与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的积极性。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模式政策创新,完善经济社 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利益分配体系,推动将生态环境保 护修复与生态产品开发经营权益挂钩,以生态反哺形式进入生 态建设和保护修复领域,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本底。 创新减污降碳协同政策,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我国已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目前仍存在财 政税收、金融等引导激励政策不足、碳市场活跃度偏低且流动 不足、政策调控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需要以减污降碳协同政 策创新为主线,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为发展模 式转型提供动力和支撑。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政 策,加大对减污降碳项目、节能降碳重点工程的资金支持。 逐步理顺并健全清洁电价政策机制,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转 型。开展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碳排放配额交易抵押贷款等绿色 信贷业务,加强对国家自主贡献重点减污降碳项目的金融政策 支持,有效利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支持气候投融资地 方试点。构建碳汇效益价值实现的生态补偿政策机制。 逐步健全全国碳市场政策体系。加快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 覆盖范围,充分论证和评估行业扩围后对全国碳市场价格、全 社会减排成本、减排激励作用的影响,将水泥、电解铝等拥有 良好碳排放数据基础的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充分发挥碳 市场的效率减排功能。待时机条件成熟后,可考虑借鉴欧盟碳 市场经验,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与国际碳市 场的链接,提高在国际碳市场中的话语权,逐步建立起具有国 际影响力的中国碳市场。 强化支撑能力体系建设。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 体系,推动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 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制定修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 系,开展森林、草原、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加 强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引领,编制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 碳协同控制技术目录,加强目录内低碳技术跟踪管理和动态调 整。 统筹协调国际生态环境合作政策,推进国际社会共建美丽 清洁世界 全球环境治理面临多重复杂挑战,全球环境变暖、生物多 样性、化学品以及海洋微塑料污染等问题迫在眉睫。作为发展 中国家重要代表,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球治理观为 指导,引领构建协同有力的国际生态环境合作政策体系,为全 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丽中国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主动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合作。着力推进引领参与 全球和区域环保国际规则制定、议程设置与统筹协调。积极推 进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国际互认,主导制定“一带一 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升级“一带一路”应 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加强与相关国 家、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民间团体的政策对话和经验分享。 推进绿色贸易与绿色负责任投资。建立我国贸易投资政策 环境影响评估机制,促进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对外投 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为基础,优化制定针对重点行业、重点 区域的对外绿色投资指引。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贸 易政策审议,建立我国贸易投资政策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制定 和落实防范投融资项目生态环保风险政策,推进可持续生产与 消费及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 增强国际生态环境履约与国内生态环境政策实施合力。坚 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 性、化学品等国际环境公约履约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实施,推动国际履约行动与美丽中国建设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 的衔接。 涵养首都文化底蕴 推动实体书店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重要的文化设 施和文明载体,实体书店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面临严峻挑 战,发展受限。在“书香京城”建设中守护好实体书店,涵养 首都文化底蕴,是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课 题。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 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引导实体书店 高质量发展。目前,北京实体书店数量从2016年前不足1000家 增至2000余家,每万人拥有书店数量居全国第一。布局合理、 层次分明、多业融合、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初步形 成。 政策支持 激发书店内生活力 电子阅读方式普及、购买习惯改变、房租不断攀升等因 素,使实体书店面临经营转型的巨大压力。为此,市委市政府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扶持举措,优化制度体系。2021年 起,连续4年将建设、扶持实体书店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 任务清单》,为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强调主题引领。2022年,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 会,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的 实施意见》,着力突出高质量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实体书店建 设目标。 完善管理制度。在总结扶持项目执行经验基础上,市委宣 传部修订《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管理办法》,细化实体书 店扶持对象条件和管理要求,搭建起“普惠补贴+专项引导”的 政策体系。为突出扶持资金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北京市实 体书店扶持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引 导实体书店合理布局。如北京图书大厦通过政府补贴,对书店 进行升级改造、组织系列惠民活动等。 引导书店聚焦主业。市委宣传部制定《北京市示范书店评 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定量指标为主、分类分级管理的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引导实体书店融合创新、内涵式发展。民营企业 春风在书店将获得奖励的70%用于购买优质图书,30%用于设施 改造和填补房租上涨的资金缺口。 2021年—2023年,北京共有896家次实体书店、5400余场阅 读文化活动获得政府资金扶持。截至2023年年底,市级财政累 计投入5.86亿元。在市区两级政府扶持下,北京实体书店行业 整体呈现稳定发展、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聚集要素 构建多方联动格局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义之一就是不断满足人 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实体书店是与群众联系 最为紧密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之一。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推 广实体书店展示平台,以书为媒,聚集多种文化要素,架起实 体书店与读者沟通交流的桥梁。 以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契机,精心打造线下实体书店展 示平台。2022年,市委宣传部出台《关于实体书店开展阅读 文化活动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了主题方向、类型形式等要 求,鼓励实体书店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2023年,“我与 地坛”北京书市在与读者阔别10年后再次回归;北京国际图书 节3天共吸引近10万读者热情参与。每年上万场读书活动,让城 市既有“烟火气”又具“书香味”,滋润着千家万户。 加大实体书店线上曝光度,打造全媒体宣介品牌。改版升 级“北京实体书店”,设置“活动预告”等栏目,推出“北京 实体书店地图”导览等,3年来粉丝量增长3.8倍。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实体书店发展新路径。举办实体 书店高质量发展对话,邀请京内外优秀实体书店代表,围绕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转型等主题深入研讨。举办实体书店经营 管理人才培训班,近2000名书店人参与其中,分析行业发展趋 势、交流线下出版物发行经验。 强化供给 搭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与增进人民群众文化福祉相结 合,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北京不断探 索,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主题书 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15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打通 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增强实体书店公共文化属性。提升实体书店优质出版物供 给能力,更好满足市民阅读需求。通过“书店+”模式,探索建 设城市文化会客厅等新场景阅读设施,推动实体书店进商场、 进校园、进园区等,形成馆店功能互补、多业态融合促进、阅 读氛围浓厚的新型阅读空间格局。 构建实体书店旧书交易平台。精心组织开展旨在繁荣北京 旧书市场的“旧书新知”活动。选择中国书店琉璃厂店等5家 实体书店作为首批市级旧书交易示范门店,延续上门收书传 统,拓展旧书兑换消费券等营销模式,满足人们多样化阅读和 旧书交易需求。 加强节日期间服务供给。近年来,北京市每年结合节日民 俗推出数千场活动,吸引市民走进实体书店。2023年春节期 间,北京实体书店推出三条“书香京城”春节路线,引导读者 通过“观、闻、行、知”感知古都文化之美和新春气象。今年 春节期间,全市500余家实体书店举办近千场阅读文化活动,服 务读者超100万人次。逛书市、探店打卡、漫步阅读空间,已成 为首都市民节日期间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 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 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 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在新时代背景下,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 时代脉搏,把握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的决策部 署,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因 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找准并实施好关键抓手。 科技创新催生生产力变革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科技创新是生产 力变革的关键变量。人类社会历次科技和产业革命表明,科 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是一条普遍规律,科技创新能够促进 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的组织模式产生,带来生产工具 变革、效率变革和产业变革,是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 力的战略基石。当今世界正处于重要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之 中,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大国、经济强国都在积极推进 科技创新,争夺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制高点。我国正处于经济 发展转型时期以及科技创新发展加速阶段,既需要依靠科技创 新培育强大的经济竞争力,又具备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重要 条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 撑。 大力夯实科技创新的人才根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 因素,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按照发展 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 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 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 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 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方式和标准,加大各类人才 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积极 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聚集大批一流战略科 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卡脖子”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跨 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 队,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在 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人才。 大力推进基础研究突破和核心技术攻关。我国在经济发展 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科技实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李强总 理在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特别致辞中指出:中 国的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 首位;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 持两位数增长,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 术加快应用,智能终端、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新产品、新业态 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至约4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 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和不 足,主要体现在一些基础研究不扎实、一些行业的关键核心 技术缺乏自主能力、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技术难 题。我国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务必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 和“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实力和 科技创新实力,进而形成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 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 着科学技术的极大进步,更体现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产 业体系现代化。从大数据、云计算,到工业互联网、人工智 能,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 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 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 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 业体系。”市场具有基础性科技创新的试错意义,偏重于技术 与产业的融合,在从“1”到“N”的科技创新过程中,市场规 模和需求层次决定了科技产业化的水平。而我国的市场规模之 大、需求发展之快,为科技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在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培育 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 新产业、新赛道、新领域实现超越。 着力践行先进发展模式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力,是 更加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然表现 出一些先进的发展模式,通过先进的发展模式显现出更高水平 的生产能力、更高层次的经济福利,甚至是更高境界的社会文 明。我国推动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也将在实践层面践行先进的 发展模式,一方面,先进发展模式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 果,即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这些先进的发展模式就会 随之出现;另一方面,先进发展模式又会更大程度地适应并促 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大力推进 先进发展模式有助于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技术驱动型发展模式。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增长奇 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些经济建设属于数 量型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取得经济规模的扩大,技术含 量和附加值都不高。我国经济目前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要由数量扩张型 的发展转变为技术驱动型的发展,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 重要贡献要素,提高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 率。当前世界适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以人工智能、电子计算 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 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 技术等诸多领域。我国抓住这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积极推 进技术驱动型发展模式,无疑将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大亮 点。 清洁节约型发展模式。清洁节约型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2017年,习近 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积极 推进清洁节约型发展模式,建设美丽中国,是推进新质生产力 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资源消耗代价和环境污染代价。当前 面对资源消耗较高、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较重、环境压力 较大的状况,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建设和 运行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采取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 环发展等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提升资 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达成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经济社会新形态。 城乡融合型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经济 资源有限、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适宜采用重点突破的经济 发展战略,我国采取了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式。目 前我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 经济实力都有了极大提升,成为世界上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 家。同时,农村和农业尚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因此农村经济 和农业也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加大农村经济和 农业的发展力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 一个重大着力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推进新 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 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 发展新格局”。城乡融合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和规模上,更 要体现在质量和科技上,即要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 福利共享型发展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具有 明显的短缺经济特征,即很多商品供给匮乏,以至于采取了 凭票供给的方式。在这种经济情况下,最优的发展方式是把 经济资源较多地配给生产领域,着重促进工业产业的发展。这 种发展方式使我国的工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 消费相对不足的状况。根据经济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 度,就需要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在当前阶段,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保障劳动 者的经济权益,既是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需要,也是提高社会 福利水平、提升经济共享程度的需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造福 人民的重要方式。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 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 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适应并促 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既包括对现有生产关系中不适 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进行调整,也包括构建新质生产力发 展所需要的过去尚没有的新的生产关系。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 主要指向是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进行构建,所构建的生 产关系要有利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新质生产力的发 展,必然会和旧的生产关系发生摩擦甚至冲突,进而引发对不 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革新以及产生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 新的生产关系,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形成创新发展的市场关系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需 要相应的市场经济关系,只有构建起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发展趋 势和需要的市场关系体系,才能根本性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强大活力和广阔空间。形成创新发展的市场经济关系的一个重 要的关键点,是形成创新型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在过去 较长时间内的传统经济下,土地、劳动、资本是经济活动的主 要要素,而发展到当前阶段的经济形态,知识、管理、技术、 数据、创新、创意等成为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高层级经济 形态的重要生产要素,也成为新型经济形态高端竞争和核心竞 争的关键领域。为此,需要围绕知识、管理、技术、数据、创 新、创意等新型的生产要素构建和完善充分流动、高效配置的 市场经济机制体系,依靠“看不见的手”巧妙调节,来最大限 度地发挥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并有效规避多种可能出现的弊 端。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而这正是推动和 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既要 求各种生产要素具有更加广阔的配置范围,也要求更有效率的 配置深度,这就必须要有相应的高质量、高标准的市场经济体 系,消除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壁垒、堵点、卡点,实 现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和领域顺畅 流动。我国目前具有超大规模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优势,经济体 量巨大、人口规模巨大、经济腹地巨大、工业门类齐全、基础 设施完备、需求发展快速,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和条件,打通地 域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堵点,形成生产要素和 商品都能高度自由流通的市场经济机制,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大 发展提供了广袤而肥沃的土壤。 形成创新竞合的技术开发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质生产 力的发展,还需要发展优良的技术开发体系,以便更好地实现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