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3 月 5 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上 国务院总理 李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 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 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极大激发了全国各 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 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 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 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 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 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 心和信心。 “稳”的态势巩固延续。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4.9 万亿元、增长 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 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就业、物 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 1256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2%。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贸易 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超过 3.2 万 亿美元。民生保障扎实稳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5.1%,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 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升级有新进展, 粮食产量首次跃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亩产提升 10.1 斤;高技术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8.9%、7.7%,新能源汽车 年产量突破 1300 万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0.9%、10.4%。创新能力有新提 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 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建成入列;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 11.2%。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 2.7%,优良天 数比例上升至 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 90.4%;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 3%;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3.7 亿千瓦。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扎实有力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 中全会改革部署,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渐 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推出;制造业领域外 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共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合作不断 扩容升级。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 响持续加深,国内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 内需不振、预期偏弱等问题交织叠加,局部地区洪涝等自然灾害 频发,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面对多重困难挑战, 我们加力实施存量政策,适时优化宏观调控,积极有效应对。特 别是坚决贯彻落实 9 月 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的一揽子 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既促进了全 年目标实现,也为今年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 们深化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党中央集中统 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 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 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实践再次表明,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聚力攻坚,我国 发展没有闯不过的难关。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 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主 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去 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但受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进入二季 度以后主要指标连续走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加强逆周期调节, 聚焦突出问题针对性施策,紧抓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实,推动需求 较快回升,生产增长加快,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全年经济运行 呈现前高、中低、后扬态势。有力实施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支出 规模,加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 率,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围绕扩大有效需求,扎实推进 “两重”建设,加力支持“两新”工作,设备购置投资增长 15.7%,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 12.3%。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 稳,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居民存量房贷利息年支出减 少约 1500 亿元,降低交易环节税费水平,扎实推进保交房工作。 积极稳定资本市场,加快完善基础性制度,创设互换便利、回购 增持再贷款等工具,市场活跃度上升。一次性增加 6 万亿元地方 专项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稳妥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 革化险。 二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做法,制定实施公平竞争审查 条例,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 案,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拓展外贸新增长点,进出口结 构不断优化,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全面实施跨境服务 贸易负面清单。开展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开放试点。 加大单边开放力度,对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全面 给予零关税待遇。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过境免签境内停留 时间延长至 240 小时,入境旅游持续升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路”成效显著,一批重大工程、民生项目稳步实施。 三是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 科技强国建设,全面启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完善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长 9.2%。新培育一批 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 产业快速发展。制定修订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数 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左右。 四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出台实施新型 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提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