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政务公开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就是把权力运行过程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是“阳光政府”的应有之
举。新形势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结合“X”主题教育,深入走访调研
了X、X、X、X等乡镇及有关村(社区),并对有关区直单位进行了调研,深切感受
到近年来全区上下认真按照国家、省、市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坚持“公开为常
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真抓实干,积极探索,公开内容日趋完善,公开形式日趋
多样,公开实效日趋凸显。具体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政务公开现状
我区政务公开办成立于2015年9月,和电子政务办(现为电子政务中心)合
署办公,主要承担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全区信息公开网管理维护和村务公开
平台监管等业务。自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政务公
开工作从点到面,由下而上逐步铺开,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截至2019年9月
底,结合机构改革,全区推行政务公开的区直部门共30家,涵盖政府所有组
成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乡镇街、高新区23家,各乡镇街、高新区共计310个
村(居)社区也纳入到村务公开平台。四年来,在区政务公开办、各区直部门和
乡镇街、高新区的共同努力下,X区人民政府连续四年被评为“X市政务公开示范
点建设先进单位”;区政务公开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年度考评第二名。2016年
至2018年,X镇、X街道、X乡等乡镇街多次获评“X市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先进单
位”。2017年至2018年,X镇、X镇、X镇、X街道等乡镇街及交通局、卫计委、人社
局、农委等区直部门获评“X区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先进单位”。区政府信息公开网
在2015年全省年底测评中,更是荣获105个县区第一名的宝贵成绩。
二、我区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构。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
前提,更是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力保障。为全面做好我区政务公开工作,我区成
立并不断调整充实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政府办主任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主要
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
查政务公开工作。各乡镇街、高新区和区直各部门也明确了分管领导,落实了有人
员干事,形成了我区抓好政务公开的整体合力。
2、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各区直部门和乡镇街、高新区如实编制政
务公开目录,目前已全部完成了今年的第一次目录调整工作,第二次目录调整工
作正在进行。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随时修订完善政务公开主动公开、依申
请公开、年度报告、监督检查、考核等相关制度。为了确保公开的质量和效果,我
区按照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五公开”)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了政务公开基本程序:先后制定下发了《X市X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
程序规定》和《关于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政策解读工作的
通知》,明确要求决策承办单位形成的决策草案(或征求意见稿),除依法应当
保密的外,做到事前征求意见、事后政策解读。根据重大行政决策对公众影响的
范围和程度,分类向单位、组织、个人等代表,以及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稿,听
取各方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明确公示时间。通过制定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并严格按
程序操作,确保了政务公开规范运行。截止目前,我区近年来发布各类征求意见
稿175件;发布部门解读、负责人解读、媒体解读、音频解读和图表解读等各类解读
共计256条。
3、构筑公开载体,提升工作实效。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方便群
众办事,我区在网站上公开文件、信息等传统公开形式基础上,在公开载体上力求
创新,利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两微一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深化政
务公开。为有效规范和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水平,区政务公开办远赴泾县、金寨等先
进县区学习宝贵经验,搭建了我区村务公开平台。同时为延伸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
规范化试点工作,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X区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实施
方案》。通过方案,对乡镇、村(居)公开栏的格式及内容都提出了规范要求,并
要求各村(居)务公开平台与公开栏公开信息保持一致,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
同步解读、同步更新。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完善了政务舆情等社
会热点收集、研判、回应机制和意见建议、咨询投诉收集、处理、反馈机制。设立
了网络舆情员,明确专人收集办理网友意见,负责省市长热线办理、“互联网+督
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