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强化要素集成作用,助力背街小巷
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财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聚焦农村发展短板,把实施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作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民生实事重点保
障方向,通过强化整体部署、健全推进机制、破解资金难题、加
强跟踪督导,聚合“党、钱、实、管”等财政要素,助力乡村背
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将农民群众出门“两脚不沾泥”的目标变成
现实,广大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一、以“引”字为统领,强化机制支持
坚持党建引领、全盘统筹,把开展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
治工作列入“五星”支部创建重要考核内容,与乡村清洁行动、
“六清、六治”和农村户厕改造等奖补资金深度融合,多机制全
域推进。一是注重专班作用。成立*市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
作专班,多次深入县乡各地,走村入户,面对面开展座谈,反复
调查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争取背街小巷硬化道路综合整治
资金预算安排和筹措措施科学可靠。二是注重效益推动。为提高
实际效果,将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纳入人居环境治理
统筹谋划,制定了《*市 2023 年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
使用管理办法》《*市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利用资金绩效推进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进度,最大限度发
挥资金奖罚调度效益。三是注重责任压实。将该项工作分解细化
列入县乡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定期召开动员部署会和加压推进
会,明确任务目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均成立
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全力以赴推进
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以“钱”字为引擎,拓宽筹资渠道
全市通过采取“政府拿一点、机关(企事业)单位帮一点、
村级集体出一点、乡贤捐一点、村民群众筹一点”的办法,破解
了乡村背街小巷道路综合整治工程存在资金保障与碎片化的难
题。一是市政府每年将全市村级公益事业资金全面向背街小巷硬
化乡村倾斜的同时,每年拿出 500 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乡村背
街小巷硬化工作开展好的县(市、区)进行奖补。二是在全市开
展“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和“百家企业包百村”行动,对全市
209 个弱差村进行分包,下达市级补助资金 3745 万元的同时,
要求各县(市、区)单列不低于 2000 万元的县级财政专项资金,
支持乡村背街小巷硬化、绿化、美化等,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三是部分县(市、区)实行县乡村三级按 4:3:3 的比例保障资
金,给任务村提供道路硬化的水泥、石子、砂子和沥青等原材料,
村集体拿出 30%的费用,村干部带头,统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