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奋进新征程的劳动者之歌
——写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农村公路四通八
达……无论是大国重器、超级工程,还是美好生活中的点滴变化,
都离不开亿万职工的劳动、创造、奉献。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00 周年。100 年来,在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中国工会组织动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团结拼
搏、建功立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
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
来的,我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
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
柱。”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从 1922 年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时的 34 万名会员,到目前拥
有近 3 亿会员,中国工会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奏响“咱们工人有力
量”的主旋律,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
“工会工作讲起来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把广大职工
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齿轮飞转,机器轰鸣。在中国宝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
公司的生产车间,当第一片薄如锡箔的超薄不锈钢箔材下线时,
工人们沸腾了。
“取得今天的成果,离不开产业工人团结一心、聚力攻坚。”
公司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说,这种轻微用力便能撕开的
钢材,是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材料。为突破
这项技术,技术骨干带队研发,一线工匠精益求精,终于实现了
技术突破。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1925 年 5 月 1 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
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正式宣告成立。大会
通过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开宗明义:“本会以团结全国工
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
翻开百年历史长卷,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项伟业中,
都镌刻着广大劳动者的坚实足迹、不朽功勋和无上荣光;共和国
大厦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结着广大劳动者的心血、汗水
和智慧。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
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殷殷嘱托,亲切话语,有力指引新时
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蓬勃发展,彰显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
实践伟力——
“工会工作讲起来有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是把广大职工
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
“要牢记‘国之大者’,找准工会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
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工会系统落实落
地,更好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充分调动广大
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全面推进强国建
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
全国总工会和各级工会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亿万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
矢志不渝跟党走。
工人阶级跟谁走、往哪儿去,是方向问题,必须引导好。
“26 年前,我从技校毕业进入天津港工作时,做梦也没有
想到,像我这样一名学历不高的普通港口工人,有朝一日能够成
为劳模工匠。”不久前,全国总工会主办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
劳模工匠宣讲团启动暨全国交通建设产业“百名劳模工匠进一线”
2025 年首场宣讲活动在北京举办,全国劳动模范、天津港第一
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的一番话,打动了很多人。
技术可以改变人生,劳动可以创造幸福。成卫东把工作、学
习感悟讲进了工友心底,激励更多职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
身“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实践。
当前,全国职工总数约 4.02 亿人。这样一支庞大的队伍,
只有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才能为改革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加强思想政
治引领的重要性,对工会履行政治责任、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提出明确要求: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
群众基础,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多做组织群众、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多做统一思想、凝聚人
心、化解矛盾、增进感情、激发动力的工作。”
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发挥
工会劳模工匠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万名劳模工匠宣讲党的创新
理论”、全国职工岗位“云讲述”活动,创设“中国工人大思政
课”,通过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现身说法,身边人讲身边事,增
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越来越多的一线职工自觉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
起,勤勉工作,奋发有为,唱响新时代新征程劳动者之歌。
——持续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
盖,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02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外
卖配送员范铁明和网约车司机张桂容备受瞩目,他们当选为全总
新一届执委,这是全总执委中首次出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身影。
一线职工进入中国工会领导机构,并非首次。过去的 10 余
年里,来自生产一线的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郭明义、巨晓林、
高凤林当选为全总副主席,还有很多来自一线的劳模工匠成为地
方各级工会、产业工会的兼职副主席。
这样的变化与工会改革创新密不可分。在推动改革举措变为
现实过程中,工会组织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这一主线,加快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
2024 年,一个可直接服务亿万职工群众的线上智能服务平
台——“职工之家”APP 上线运行,23 个“职工急需、工会所
能”的维权服务模块不仅提供组织建设、法律服务、困难帮扶等
多项实用功能,还涵盖技能学习、图书阅读等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