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
命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省、市委专
题会议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对纵深推
进集中整治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市集中
整治进展情况,*区、*局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要相互学习借鉴,
推动工作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的重大意义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
央念兹在兹的大事要事。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要"
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
义就在身边"。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将其作为年度重点任务
专章部署,明确要求"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题,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省委、
市委近期接连召开专题会议,*书记、*书记分别提出"打好打赢
深化整治攻坚战"和"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的明确要
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集中
整治的政治内涵: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群众身边的"蝇贪
蚁腐",直接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去年以来,我们查处的县镇原
镇长某挪用乡村振兴资金 230 万元、区村原支书某侵占集体土地
补偿款 120 万元等案件,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实质上是政治立场
问题。全市党员干部必须把集中整治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
石,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第二,这是厚植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当前,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问题反映
强烈。比如,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信访举报中,涉及民
生领域的占比达 63%,其中县乡群众连续 3 年举报"校园餐"质价
不符问题,直到专项整治后才彻底解决。我们必须把整治成效作
为衡量群众工作的标尺,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党的关怀。
第三,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需要良好的政
治生态。近年来,我们在工程建设、营商环境等领域查处的市局
原局长*某收受贿赂 360 万元、开发区违规审批土地造成国有资
产损失等案件,暴露出权力运行中的监管漏洞。通过集中整治清
除"中梗阻",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二、聚焦突出问题,精准发力推进专项整治
集中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中央纪委全会部署的"七个
聚焦"和省、市确定的重点领域,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结合
我市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关键领域"深化专项治理。一是紧盯乡村振兴领
域。重点整治产业项目资金挪用、惠农补贴"缩水走样"等问题。
要学习太和县"双专班"经验,对全市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开展拉网
式排查,建立"问题、措施、责任"三张清单。特别要加强对高标
准农田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去年县镇通过大数据
比对发现的 32 起村级财务违规问题,必须举一反三彻底整改。
二是紧盯民生保障领域。开展"医食住行老"专项行动,重点解决
群众反映强烈的医保基金套取、养老服务虚假申报、"校园餐"质
量不达标等问题。借鉴桂林市"火塘会""议事亭"等经验,建立民
生问题"点题整治"机制,让群众参与监督、评判成效。三是紧盯
基层执法领域。聚焦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监管等环节,严肃查处
吃拿卡要、选择性执法等行为。对区街道原执法队长*某收受商
户贿赂、违规减免处罚等典型案件,要开展"一案一剖析",推动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二)创新"监督手段"提升治理效能。一是科技赋能监督。
加快建设"智慧纪检监察"平台,整合民政、医保、农业农村等部
门数据,构建"数据比对-预警处置-整改反馈"闭环机制。学习沈
阳市纪委监委"大数据画像"经验,重点监测公职人员违规经商、
重复领取补贴等异常情况,去年通过该系统已发现并整改问题线
索 132 件。二是破解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