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深化“政企校”融合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深化“政企校”融合工作推进会 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 制改革,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 东中西部人才协作。XX 市聚焦“政企校”融合,建立认知训练 机制,创新产才互促举措,搭建政企校合作平台,不断探索青年 人才引育新路径,推动区域人才流动,加速人才向县域聚集,实 现产才协同发展,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一、搭建战略合作平台,打造靶向招才新理念 为破解以往校园招聘本市企业遇冷难题,XX 市深入调查研 究,实施“西引东进”人才计划,搭建“政校企”战略合作平台, 构建“你需我要”的三方共赢引才新模式。 (一)聚焦产业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市人社局成立人 才工作队,深入摸排调研 XX 市轴承、纺织等六大产业实际用工 需求。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深入交 流等方式,综合产业发展“卡链处”,制定企业人才需求目录, 形成产业人才“需求清单”,精准招引产业紧缺、企业急需的人 才。2024 年,通过细致摸排全市 77 家重点企业需求,征集到 433 个岗位,形成涵盖本市六大产业的 24 项“需求清单”,为引才工 作明确了方向,让人才引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满足企业 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聚焦区位优势,满足人才求职需求。结合 XX 特色轴 承产业,将引才目光转移到河北、河南、山西、甘肃等西部省份 高校。充分利用 XX“山东西进、晋冀东出”区位优势,形成 “西引东进”省际引才方向。深入分析青年人才就业趋势,精准 对接青年人才对经济活力更高、发展潜力更大的东部就业偏好, 吸引愿意留在这里发展的人才。通过宣传 XX 的产业优势、发展 前景和良好的就业环境,让西部高校学子了解到在 XX 能够获得 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吸引他们前来就业 创业。 (三)聚焦高校开设专业,满足高校就业需求。集中梳理汇 总晋冀豫等西部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生源分布等信息,结合产 业“需求清单”,进行“照单选校”。与目标院校积极沟通,签订 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合作大框架。通过校园招聘、举办专场宣讲 会、开展企业实习实践活动等,协同企业进行实地招引。秉持 “目标院校年年必去、校园招聘场场必到”的精准持续招引理念, 实现“捧场高校校园招聘、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满足企业求贤之 心”的多方合作共赢局面。去年以来,XX 市已与河南科技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等 4 所高校签订人才引进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组织 59 家企事业单位赴高校开展招聘活动,292 人达成就业意向,有 力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储备。 二、构建人才集聚磁场,拓展引才来临新思路 聚焦高校毕业生因对县域人文魅力和产业发展情况认知不 足问题,XX 市精准对接高校企业,鼓励高校学生走进 XX、走 进企业进行观摩实践,增加地域、产业对人才吸引力,提高高校 毕业生来临权重。 (一)创建“一企一基地”,实施“岗前就业”工程。人才 工作队广泛摸排六大产业中有信誉、规模大、稳定度高的企业, 创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专业特点, 合理设立见习岗位。积极对接高校,设立就业工作站,通过“高 校推荐、投送简历”等方式,引导高校学生未毕业先“试业”。 为见习学生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尽 快熟悉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效提 高人才留用率,为企业提前锁定优秀人才,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 宝贵的就业前实践机会。 (二)搭建“一城一线路”,实施“智汇研习”工程。每年 招聘季前,主动对接“西引东进”战略合作高校,精心组织大学 生开展研学旅行。制定“山东轴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赋能中心 —XX市轴承产业数字化展示中心—季羡林纪念馆—运河钞关— 鳌头矶—宛园—舍利宝塔”研学线路。让高校学生在参观过程中, 深入了解 XX 的产业规模、城市文旅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品尝 特色美食,亲身感受 XX 的独特魅力,形成对 XX 的人文、地域 直观印象,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使他们在研学过程中对 XX 产 生浓厚兴趣,为未来就业选择埋下种子。 (三)构建“一人一帮扶”,实施“全程陪跑”工程。以人 才工作队为基础,结合校园招聘接收简历情况,精心分析意向来 临人才就业需求。人社联合教育、科技、工信等多部门,为高校 毕业生就业事项全程陪跑、贴心服务。实现来“临”前,提供岗 位推介、政策解读、简历诊断等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清晰了解 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合理规划职业方向;来“临”后,落实人 才补贴、事项代办、人才住房等服务事项,以“管家式”跟踪服 务、“保姆式”就业帮扶增强人才黏性。去年以来,引进并认定 青年人才 38 名,同时在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编制、职 称等 32 项服务事项上为其开辟绿色通道,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安心在 XX 发展。 三、创新产才互促举措,构建产才融合新格局 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引而无用、缺乏激励等问题,XX 市按 照“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原则,创新产才互促举措, 以培训筑基、以创新赋能、以考评激励,助推来临就业青年人才 本领提升、作用发挥,推动人才成长和产业发展协同并进,形成 人才智力资源汇向 XX 的集聚效应。 (一)依托“培训实践阵地”筑基,人才夯基础、企业创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