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市委办工作16年干部的心声
从2009年在办公室借用开始计算,迄今我到办公室已经16年了。站在这个承载
了16个春秋的讲台上,看着你们年轻的脸庞,仿佛看到16年前初到办公室时青涩的
自己。回望来时的路,我总结了三点感悟与大家共勉。希望那些年,我挨过的批、
犯过的错、翻过的船、碰过的钉子,不要在你们身上重蹈覆辙。
第一,流过多少汗水,就会有多少底气。有人说,党办人需要一种气,那就是
底气。我很认真地想过,自己的底气从何而来?因为我不属于那种特别自带气场的
人,也没有丰厚的家底和高贵的出身来托举。我想我的底气,来自于凌晨三点敲击
键盘的清脆声响里,来自于翻烂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里,更来自于经手审
核制发的数万份市委文件里。
在过去的16年里,我办的文是一个字一个字核过来、一页纸一页纸改出来、一
个错一个错痛过来、一个坑一个坑爬出来、一场大考一场大考拼出来的。我刚到秘
书科时,正式干部就我一个人,带着两个通讯员,承担的工作职责是现在秘书科、
机关党委和法规室的所有工作,不说别的工作,就是会议记录都抄得手软,那个时
候会议多,每个星期至少一个会议,全办干部会议记录、中心组学习记录、室务会
记录、主题教育学习会议记录等等,抄到我怀疑人生。所以,晚上到11点下班是常
有的事,每次回家时路灯都先下班了,外面漆黑一片,尤其是凛冽的冬天,街上人
迹罕见,我胆子很小,每次都是用帽子包住头,一路小跑跑回家。有一次,路上遇
到一个疯子,从黑暗处突然窜到我面前,对着我呵呵地笑,那一刻,吓得我号啕大
哭。
如今想来,今天的我,很感谢昨天努力的自己。在过去的16年里,在经办的每
一份文件审签单上,核稿人一栏我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我的签名和工作都没有
变,但是文件传递的决策部署却一直在迭代变革。从主题教育的四季迭变到基层减
负措施的落实落地,从唱凯决堤到新冠疫情暴发,我从一个个市委文件里见证了抚
州一个个历史性的时刻。
第二,咽下多少泪水,就会有多大格局。大家看党办的“办”字,中间是
个“力”,意思是要下力气。但光下力气还不够,“力”字两边还有两个点,我觉
得一个点代表汗水,另一个点代表泪水。
刚到秘书科任职第三天,我就被上级有关部门约谈,他们说的让我印象最深也
最无地自容的一句话是:我们单位有一个共识,看到抚州的文件要特别注意,因为
一定错漏百出。回来后我发奋图强,认真学习党内法规有关知识,不厌其烦地向市
直单位办文人员解说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发有关规定,甚至还经常退回一些市领导签
批了的文件,所以那个时候,很多单位来办文的人都说我很难说话。有一次,我弟
弟对我说:“姐,别人都问我,你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姐姐?为什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