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巡察办主任在巡察
干部业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举办全市巡察干部业务培训班,既是贯彻落实中
央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提
升巡察队伍专业化水平、推动新时代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
要举措。作为市委巡察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我深感责任重
大。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巡察工作取得了阶段
性成效,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巡察干部在政治能力、业务水
平、斗争精神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天的培训,就是要聚焦短
板弱项,以“充电赋能”推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下面,我结
合当前巡察工作实际,讲五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巡察工作的使命担当
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
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巡视是政治巡视,本质是政
治监督”。这为我们做好巡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巡察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体检”。巡察的根
本任务是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从近年巡察情况看,个别单位存在“重业务轻政治”倾向,对
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比如,某区在落实乡村振兴
战略中,对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监管不力,导致部分资金被挪
用,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这警示我们,巡察必须始终把政治监
督摆在首位,聚焦“国之大者”,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
效。
第二,巡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利剑利器”。巡察是全面
从严治党的“探照灯”和“显微镜”。从巡察发现问题看,一
些领域腐败问题仍易发多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禁而未绝。
比如,某市直单位在工程建设中违规插手干预,多名干部被
立案审查;某镇在低保评定中优亲厚友,引发群众信访。这要
求我们,巡察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
败,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第三,巡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巡察的根基在
人民、血脉在人民。从群众反映看,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
态环保等领域仍是关注焦点。比如,某县在巡察中发现,部分
学校存在“营养餐”资金被截留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巡
察推动整改,追回资金、问责责任人,群众拍手称快。这启示
我们,巡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当前巡察工作存在的短板不足
近年来,全市巡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央和省委
要求,对照群众期盼,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政治监督不够精准,存在“温差”“偏差”。有的巡察
组对政治监督内涵把握不准,将业务问题等同于政治问题,或
用业务检查代替政治巡察。比如,在某单位巡察中,将“财务
报销不规范”简单归结为“政治意识不强”,缺乏对问题背后
政治根源的深入分析。有的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不够
有力,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二是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存在“短板”。有的巡察干部业务
不精、方法不多,对隐蔽性强的问题发现不了。比如,在某国
企巡察中,对“靠企吃企”问题线索挖掘不深,仅停留在表面
现象,未能穿透式发现利益输送链条。有的对信息化手段运用
不足,仍依赖传统方式翻账本、查资料,效率低下。
三是整改落实不够到位,存在“纸面整改”“虚假整
改”。有的被巡察单位“新官不理旧账”,对历史遗留问题
推诿扯皮;有的整改措施“上下一般粗”,缺乏针对性和可操
作性;有的整改台账“漂漂亮亮”,但实际问题依然存在。比
如,某镇在巡察反馈的“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整改中,仅退
还资金、未追究责任,整改报告与实际情况“两张皮”。
四是队伍建设不够过硬,存在“本领恐慌”“作风不
实”。有的巡察干部政治素质不过硬,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
不深不透;有的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财务、审计、工程建设等
专业背景;有的作风漂浮,存在“到点打卡”“走马观花”现
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巡察工作必须紧扣职能定位,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发
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第一,紧盯“关键少数”,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
的监督。“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必须作为巡察
监督重点。要聚焦“五个强化”:强化政治忠诚,看是否坚决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担当,看是否扛起管党治
党主体责任;强化政治责任,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
政治能力,看是否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化政
治自律,看是否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比如,在巡察中可
通过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一把
手”履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市委报告。
第二,聚焦重点领域,深化专项巡察和“回头看”。要围
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紧盯乡村振
兴、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巡察。比如,今
年我们计划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重点发现政策
落实“中梗阻”、行政审批“推拖绕”、涉企服务“吃拿卡
要”等问题。同时,要对已巡察单位开展“回头看”,重点检
查整改是否到位、长效机制是否建立、群众是否满意。对整改
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第三,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发现问题能力。要综合运
用“12+N”种方式,提高巡察精准性。一是用好谈话利器,通
过“一对一”谈、“集体谈”、“延伸谈”等方式,深挖问题
线索。比如,在某单位巡察中,通过与退休干部谈话,发现该
单位长期存在“小金库”问题。二是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大数
据比对、信息化手段,提高发现隐蔽性问题能力。比如,在民
生领域巡察中,通过比对低保户信息与房产、车辆数据,精准
发现“关系保”“人情保”。三是注重下沉调研,坚持“四不
两直”,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倾听群众呼声。比如,在
某村巡察中,通过走访农户,发现村干部虚报冒领种粮补贴问
题。
第四,深化成果运用,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整改是
巡察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落实。一是压
实整改责任,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
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二是建立整改台账,实
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对账销号、
动态清零。三是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