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抓住作风建设核心问题,纵深推进
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
成败。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推进“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是
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克服困难、战胜强敌
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忧患意识警示全党同志:“工
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
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
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党的十八大之后,党
中央决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这里。”加
强作风建设,必须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
观点,深化群众感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立党
为公的执政理念,使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
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意
义
(一)这是保持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途径
党的性质宗旨不是确立下来就能自动永久保持,党的初心使
命不会自然而然地践行持续,而是要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持续
和强化。尤其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也要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对此,我们党历来保持清醒的忧患
意识,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毛泽东在领导开创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之时,就创造性地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形成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优良作风的肇端。延安时期,我们党强调要反
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各种主观主义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不断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七大深刻总结
历史经验,鲜明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并要求全党牢牢坚持。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基于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新
形势,我们党强调要警惕革命胜利后党内有可能出现的不良作风,
未雨绸缪地提出“两个务必”,党中央明确提出“六条规定”,以上
率下带动全党的作风建设,为新中国成立和新政权巩固提供了强
有力的作风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
务,开展多次整党整风,目的就是要确保党在执政条件下继续保
持性质宗旨,不丧失自己的本质本色。
(二)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作风问题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内
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
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
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这就是说,作风
建设关乎党的理想信念,关乎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
的政治建设成效。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承担着新的
历史任务和时代责任,党的作风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人忘
记了党的初心使命,动摇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背离了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严重伤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这些问题既是
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体现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薄
的情况,尤其是作风问题同腐败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风腐联动
的复杂格局,增加了清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难度,成为危及
党长期执政的顽瘴痼疾。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把作风建
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驰而不息领导全党开展作风建设,
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
深发展。
(三)这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大动力
在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
高度重视自我革命问题,明确提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
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
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
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
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对党的
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全面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
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创造性
地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进一步推进党的自我
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理论指引。自我革命的核心内容,
就是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实现自我净化、自我
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就是补钙壮骨、排毒杀菌、壮士
断腕、去腐生肌,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提
高自身免疫力,防止人亡政息”。党的作风建设不仅是自我革命
的重要路径,而且为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动力。党的作风建设就
是要着眼于党内存在的杂质、毒素、毒瘤,教育和引导全党坚定
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就是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大胆破除
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
态;就是要不断提升全党的政治站位、思想水平、道德境界、执
政本领,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旺盛生机活力。
二、抓住作风建设核心问题,纵深推进新时代党的作风建
(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牢记群众观点,擦亮为民底色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
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在
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
护为最高标准。”他坚定地讲道:“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
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
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
会被我们所压倒。”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警示全党同志:“党的
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
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
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
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教育全党同志:“无论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不能丢。”他多次深情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以优良传统和优
良作风感染和动员人民群众的生动故事,比如,中央苏区群众传
颂的“苏区干部好作风”、长征途中“半条被子”的鱼水真情和延安
时期“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优良作风等。这些不胜枚举的生动事例
一次又一次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
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百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
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党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