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会议,主要任 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 中央和省市关于综治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总结成绩、分析问题, 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 XX 镇、XX 街道的综治中心建设情况,部分乡镇和部门作了交流发 言,讲得都很好,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 重大意义 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 台,是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各级各部门要从全 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极端重要 性。 (一)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当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群众对平安的需求,不仅体现 在治安状况好转上,更体现在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社 会心理疏导等方方面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打造 一个“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的平台,让群众遇到问题“只进一 扇门”“最多跑一地”,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比如,XX 镇综治中心整合司法、民政、信访等部门力量,建立“群众说事 室”,今年以来已化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矛盾 XX 起,群众 满意度达 100%。 (二)这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随着经济 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 从我县情况看,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领域矛盾纠纷 易发多发,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新型犯罪手段翻新,精神障碍 患者、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压力增大。传统的“单 兵作战”“被动应对”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推进综治中心规 范化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健全机制、科技赋能,能够实现风险 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三)这是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综治中心处在社会治理的最前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其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平安建设成效。近年来,我县按照“多中 心合一、一中心多用”思路,推动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矛 盾纠纷调处中心等整合,但部分乡镇仍存在阵地建设滞后、功能 定位不清、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必须以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推 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实战化应用,真正把基层基础打牢打实。 二、正视问题、精准发力,全力破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 瓶颈制约 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做了大 量工作,但对照上级要求、群众期盼,仍有不少差距,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一)聚焦“规范化”标准,解决“建而不强”的问题。一 是阵地建设标准化。部分乡镇综治中心场所狭小、设施陈旧,有 的甚至与司法所、信访办合署办公,缺乏独立空间。要严格按照 “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有台账、有经费) 标准,对乡镇综治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确保面积不低于 XX 平方 米,设置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监控研判室等功能区。 二是制度机制规范化。有的乡镇虽然挂了牌子,但工作运行仍停 留在“文件层面”,没有建立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分流交办等 制度。要制定《综治中心工作规范》,明确职责清单、流程清单、 考核清单,实现闭环管理。三是人员队伍专业化。部分乡镇综治 干部身兼数职,流动性大,业务能力不足。要配齐配强专职工作 人员,落实 AB 岗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打造一支“全科型” 社工队伍。 (二)聚焦“实战化”导向,解决“用而不活”的问题。一 是资源整合要到位。有的乡镇综治中心“物理整合”了,但“化 学融合”不够,部门之间仍存在“各自为战”现象。要推动公安、 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常态化入驻,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 到”机制,实现力量统筹、信息共享、协同作战。二是服务效能 要提升。部分综治中心仍以“登记受理”为主,主动排查、多元 化解能力不足。要推广“一站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