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投资环境优化与营商服务提升会,这既是一
次总结成绩、分析问题的研判会,更是一次明确方向、加压奋进
的动员会。投资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营商服务是吸引
企业、留住企业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
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聚焦企业和群众需
求,持续深化改革,积极主动作为,投资环境和营商服务取得了
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企业
和群众的期待相比,我们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今天,我们就是
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投资
环境大优化、营商服务大提升,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
基础。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营商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必须以更高站位深化认识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
中体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
高度,充分认识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营商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区域竞争白热化,营商环境是抢占先机的“强引擎”
当前,区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围绕招商引资、要
素集聚展开全方位比拼。从全国视角看,长三角依托完善的产业
集群与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特斯拉超级工厂等重大项目落地;
珠三角凭借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持续巩固全球电子
信息产业高地地位;京津冀通过协同发展战略,推动疏解非首都
功能与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这些地区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
构筑起强劲的发展引擎。在省内,兄弟县区同样不甘示弱,有的
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有的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通
过刀刃向内的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区域间你追我赶的发展态
势愈发激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赛中,营商环境已成为区域发
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 XX 区要实现破局突围,必须锚定“打造
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用精准高效
的服务提升竞争力,让这片热土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首选地、人
才创新创业的梦想港湾。
(二)企业发展新需求,营商环境是茁壮成长的“营养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对营商环境
的要求已发生深刻转变。企业不仅需要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优
惠政策,以及土地、人才、能源等要素保障,更期待构建公平透
明的市场规则体系,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打造“一网通办”“秒
批秒办”的高效政务服务,减少审批环节与时间成本;建设教育、
医疗、交通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只有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政策更有温度、服务更有速度、保障更有
力度,才能让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专心发展。我们要主动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倾听企业发展新诉求,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
机制,以制度创新破解堵点,用数字赋能提升效能,让 XX 区成
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助力企业扎根成长、做大做强。
(三)群众期待日益高,营商环境是幸福生活的“试金石”
营商环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从就业层面来看,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能够吸引更
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让待业群众实现稳定
就业,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在消费领域,企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更
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供给,群众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高品质的
生活,切实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本质上
也是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是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改进工作
作风的关键契机。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强化政策
支持,既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能让群众在办理各类事务
时感受到便利与高效,进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建立群众意见收集反馈机制,深入基
层调研,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良好
的营商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
二、问题短板是前行的风向标,必须以更严标准找准症结
虽然我们在优化投资环境、提升营商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
(一)政策落实“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仍需加力
近年来,我们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组合拳”,涵盖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
力求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执行层面看,个别部门对政策精神理解不
深、把握不准,存在机械执行、选择性执行的现象,导致政策红
利未能充分释放;从宣传层面看,政策解读渠道较为单一,部分
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对惠企政策“不知晓、不会用”;从配套层
面看,部分政策缺乏细化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存在“上热中温
下冷”的梗阻现象。比如,一些企业反映,部分惠企补贴政策在
兑现过程中,存在申报材料多、审批环节复杂、资金拨付周期长
等问题,企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政策落地难、
见效慢,企业获得感大打折扣。
(二)服务效能“待提升”,办事便利度还有进步空间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大力推
进“放管服”改革,通过简化审批事项、推行线上办理等举措,
政务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对照企业和群众的殷切期望,对
照先进地区的标杆标准,仍存在明显差距。从服务意识层面看,
个别部门还停留在“管理思维”,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
办”的现象,表面热情但缺乏主动服务意识,政策解读不细致、
办事指引不清晰,导致企业群众反复沟通仍难以解决问题;从流
程效率层面看,部分审批事项仍存在环节过多、材料繁琐的问题,
一些证明材料重复提交、部门间互为前置条件,企业和群众办事
需要多次跑腿、多头对接;从数字化建设层面看,政务服务平
台整合力度不足,不同系统间数据接口不兼容,信息共享不畅,
“数据孤岛”现象突出,无法实现“一网通办”的高效服务目标。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升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
加以解决。
(三)要素保障“有缺口”,资源供给与企业需求存在落差
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土地、资金、人才等要
素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当前,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项目落地
的“卡脖子”难题,受限于用地指标动态调配机制不完善,部分
区域土地利用率偏低,而真正具备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却因土地
指标不足,陷入“无地可用”的困局,导致建设周期被迫延长,
错失市场先机。融资渠道不畅问题同样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