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上的讲话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政工作整改提升部署会,核心任务就
是正视问题、对标先进、聚力攻坚,全面提升民政服务效能。民
政工作承载着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治理、发展社会服务的重
大职责,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桥梁纽带。
当前,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
出的更高要求,我县民政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一些痛点、
难点、堵点问题亟待破解。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检视、深刻剖析、坚
决整改,奋力推动全县民政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深刻把握整改提升的极
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一)提升站位,认清肩负的政治责任。胸怀“国之大者”,
站稳人民立场。民政工作直接服务千家万户,件件关乎民心向背。
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民政工作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巩固党的
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是否精准及时、养老服务是否优
质可及、儿童福利是否保障到位、基层治理是否和谐有效,都是
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的试金石。服务
发展全局,维护和谐稳定。民政领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是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敏感环节。低保政策执行偏差、流浪乞讨人
员管理疏漏、殡葬领域乱象、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不力等问题,
都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筑牢民生底板,夯实稳定根基。把握时代要求,勇于
担当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民政工作提出更高标
准。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人口老龄化趋势
呼唤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亟须健全城乡社区
治理格局。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展现新时代民政人的
担当。
(二)正视差距,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服务供给有短板,
“最后一公里”仍不通畅。部分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设施
陈旧、功能不全,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不均、服务单一;未成年
人保护工作站作用发挥有限;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偶有错漏;
殡葬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群众反映“不方
便、不满意”。政策落实有温差,精准度时效性待加强。社会救
助动态管理机制不够灵敏,存在“漏保”“错保”风险;临时救
助政策宣传不到位、申请程序繁琐,影响救急难效果;部分惠民
补贴资金发放存在延迟现象;基层在执行政策时有时存在“一刀
切”或“打折扣”问题。改革创新有不足,发展动能需持续激发。
“智慧民政”建设相对滞后,数据共享不畅,影响服务效率;政
府购买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参与民政服务的
广度和深度不足;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渠道有待拓宽,自治、法
治、德治融合不够深入。能力作风有弱项,履职根基亟待加固。
部分干部政策理解不深、业务能力不强,服务群众“本领恐慌”;
少数窗口单位、基层站点存在服务态度生硬、办事效率低下问题;
个别领域风险意识不强,对潜在矛盾隐患排查化解不及时、不彻
底。
(三)对标先进,明确学习的榜样标杆。学习理念之“新”。
瞄准省内外先进地区(如浙江“浙里救”、江苏“社区万能岗”
模式),学习他们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整体智治、以系统观念推动
政策集成、以需求导向优化服务供给的先进理念。借鉴机制之
“优”。深入剖析标杆地区在健全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构建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创新“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模式、打造
阳光透明殡葬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高效运行机制。感受
服务之“暖”。体会先进地区如何通过精细化、人性化、便捷化
的服务举措(如“身后一件事”联办、困境儿童“全链条”关爱、
助残服务“零距离”),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与质感。领
悟作风之“实”。对标先进地区干部队伍展现出的专业专注、务
实高效、亲民为民的优良作风,反思自身差距,明确改进方向。
(四)凝聚共识,汇聚整改提升的强大合力。破除“等靠要”
思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深刻认识到整改提升不是“选择题”
而是“必答题”,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要求”。各乡镇(街
道)、各部门必须主动认领问题,积极谋划对策,迅速行动起来。
打破“条块分割”壁垒,强化协同联动格局。民政工作点多面广,
涉及部门众多。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民政部门牵头抓
总,财政、人社、卫健、教育、残联、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
乡镇(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合
力。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坚定攻坚克难决心。面对历史遗留问
题、体制机制障碍、资金资源约束等困难,要发扬斗争精神,敢
于啃硬骨头,善于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寻求突破路径。摒弃“过
关交卷”心态,追求长效长治目标。整改提升绝非一时之功,必
须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将有效做法固化为常态化机制,确保问
题不反弹、服务可持续、效能稳提升。
二、精准把脉开良方,聚焦短板强根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
狠抓问题整改
(一)聚焦民生保障,强化兜底精准度。实施社会救助“动
态清零”行动。健全“线上大数据比对+线下铁脚板摸排”的主
动发现机制。民政牵头,联动医保、残联、教育、工会等部门数
据,精准识别潜在困难对象;压实村(社区)网格员责任,常态
化入户走访,确保困难群众“应纳尽纳、应救尽救”。年底前实
现疑似困难对象排查率 100%,符合条件的救助申请审核确认时
限压缩至 15 个工作日内。开展救助政策“通达直达”工程。编
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民政惠民政策“明白纸”“一图清”,通
过村居公开栏、微信、网格群、入户宣讲等多种渠道广泛推送。
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策咨询“首席专员”,提供
精准解读。群众对主要救助政策知晓率达 90%以上。优化临时救
助“救急解难”流程。全面下放小额临时救助审批权限至乡镇
(街道),推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建立民政、财政、乡镇
(街道)快速响应联动机制,对遭遇重大突发困难的群众,确
保 24 小时内启动救助程序,资金 5 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临时
救助平均办理时限压缩 50%。严把救助资金“安全高效”关口。
完善资金监管体系,运用“一卡通”平台确保精准发放、阳光运
行。民政、财政、审计部门强化协同,定期开展专项检查,严肃
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等行为。救助资金发放准确率、及时率
均达 100%,违规问题“零容忍”。
(二)聚焦“一老一小”,强化服务可及性。打响养老服务
“提质扩容”攻坚战。制定实施《**县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
划》。年内完成*所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新增*个社区嵌
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大力推广“中央厨房+社区配送+
入户助餐”模式,年底前实现城区助餐服务全覆盖,农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