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纪委书记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
费条例》专题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开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专题学习,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
也是推动 xx 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刚才,大
家围绕条例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心得体会。
下面,我结合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和 xx 区实际,谈几点认
识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大意义
(一)从政治高度把握条例修订的时代价值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作风建设新要求,
对经费管理、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关键领域进行了系统性规范。
这不仅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化拓展,更是以制度刚性推动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体现。省委在 6 月 3 日的动员部
署会上明确要求,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抓
手,切实增强”带头过紧日子”的政治自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
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绝非简单的行政成本控制问题,而是关系
到党的执政根基、关系到民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
(二)从历史维度感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回望党的百年历程,勤俭节约始终是我们党战胜困难、不断
前进的传家宝。从“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质朴
作风,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写入宪法的制度刚性,再到新
时代“光盘行动”成为社会风尚,节约文化始终流淌在党的血脉
之中。在 xx 这片红色热土上,“草鞋书记”杨善洲徒步返乡的故
事家喻户晓,这种公私分明、严于律己的精神,正是我们传承优
良传统的生动教材。全区党员干部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艰苦
奋斗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信任。
(三)从发展全局审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现实需要
当前,xx 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2024 年实现旅游
综合收入 686.1 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财政收支
矛盾依然突出。省委强调“节约更多资金用于发展和民生”,这
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区上下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例如,xx 区检察院通过创建国
家级“节约型机关”,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办公、办案全过程,年
节约经费达 15%以上,这种经验值得全区各级各部门学习借鉴。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查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短板不足
(一)思想认识层面存在“温差”
部分党员干部对厉行节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小节无
害”的侥幸心理。有的单位在公务接待中仍存在超标准安排、变
相宴请等问题;个别干部对“三公”经费报销审核把关不严,存
在虚列支出、转嫁费用等现象。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部分
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规矩意识缺失。
(二)制度执行层面存在“落差”
尽管我区制定了一系列厉行节约的制度规定,但在执行过程
中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例如,在公务用车管理方面,
虽然建立了信息化监管平台,但个别单位仍存在公车私用、私车
公养等问题;在会议活动管理中,仍有单位存在超规格布置会场、
发放纪念品等现象。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
(三)监督检查层面存在“偏差”
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中还存在精准度不够、震慑力不足
的问题。一方面,对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发现能力有待提高,
如“不吃公款吃老板”“虚列会议费套取资金”等新型腐败手段
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对节约型机关建设的日常监督缺乏系统性,
未能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长效治理”的闭环机制。
(四)文化培育层面存在“温差”
节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广泛,“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在机关内部,部分干部职工节约意识不强,
存在“长明灯”“长流水”等现象;在社会层面,餐饮浪费、过
度包装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三、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任务落地见
效
(一)以政治监督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同考核。党组织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贯
彻条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形成”头雁效应”。纪检监察机关
要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加强对条例执行情况的专项
监督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
问责。
(二)以制度建设为支撑,扎紧制度笼子
1.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
则,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
对低效无效投资项目坚决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