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在关于传承弘扬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伟大建党精神”在其中
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2021 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
特殊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正式提
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概括其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
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提出“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重要要求。
同年 11 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党的历史决议的形式,
进一步论述了党的这一重要新认识,确立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
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地位。源者,本也,始也,因也。深
化对“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的认识,有必
要在“精神之源”这一根本问题上下功夫。
对党的自身精神本质的深入认识
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形成于 10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进程
中,并持续弘扬于其后 100 多年来我们党的不懈奋斗史中。中国
共产党创建的进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进
程,也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
过程及长期革命斗争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风范,如李大钊
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勇往奋进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瘅精瘁力以成之”,毛泽东同志展现出的一位伟大革命领袖高
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
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
怀、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周恩来同志把
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都既
孕育、形成,又集中且生动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他们是伟大建
党精神的人格化身。
任何科学概念的形成,都是与历史实践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揭
示紧密连在一起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是在百年来历史积淀
的基础上,我们党不断深化对自身精神认识的必然结果。习近平
总书记在其中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
我们党始终珍视自身的宝贵精神,并以“革命精神”界定自
身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这个军
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
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
继续战斗下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
利”。这些都反映了这种革命精神的根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革命意志衰退问题,毛泽东同志严肃要求:
“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
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同志像革命战争
年代那样,以坚定的革命精神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改革开放的伟
大事业中来,认为“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
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邓小平同志把党的革命精神概括为
“五种革命精神”,指出:“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
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
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
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
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是对党自身精神追本求源的主要代表。早在
2005 年 6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公开发表的《弘
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重要文章中指出“‘红船精神’
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
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对“党的精神之源”
作了初步探索;2007 年 3 月,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后
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带领上海市相关领导班子成员瞻仰中共一
大、二大会址,目的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缅怀党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激发为党
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豪情和斗志,把上海建设得更美好;
2016 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
出了“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及“不忘初心”的
重要要求。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2021 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了伟大
建党精神并概括其深刻内涵,指出“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
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一重要论述,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
年的新的历史高度深入剖析党的伟大精神的“元问题”,从先驱
们创建党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具体时空深入认识党的最初精神,具
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历史的纵深感。
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界定,不仅是对党创建
时奋斗精神历史内涵的深刻揭示,也是对党 100 多年来培育的伟
大精神、积累的精神财富共同本质的深刻揭示,集中体现了党的
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
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蕴含着经过 100 多年历史实践
检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奥道理。“党的精神之源”是
党的伟大精神及其他精神财富生成和存在的本源、源头和源泉,
是党的伟大精神及其他精神财富贯穿和体现的大本大源。伟大建
党精神等相关概念的提出,是党对自身精神认识达到新境界的根
本标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宝库,开拓了认
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新视野。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标示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具
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
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
考验的精神支柱;“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标示了中国共产党从
诞生起就具有的忠实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及担当起为民
族谋复兴历史使命的坚定精神追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标
示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具有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这一
强大精神力量,彰显了敢于斗争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
百余年淬炼的鲜明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标示了中国共
产党成立伊始,其成员就无条件地对党的信仰忠诚、对党组织忠
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根本宗旨的高尚精神品质。这样一个具有牢固精神支柱、强
烈精神追求、强大精神力量、高尚精神品质的先进政党从成立的
那一刻起,必然焕发出改造世界的强大历史主动精神,带领人民
不懈奋斗、勇往直前,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新的
高度。
党的理论在坚持中发展,党的精神在恪守中弘扬。不同的历
史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