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 2025 年常委会工作安排,5 月 12 日、13 日、27 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 调研组分别赴 X 县、X 区、X 区 7 个村
(居)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
调研,并召开汇报座谈会,详细了解了各地政策衔接落实、防返
贫监测、帮扶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等情况,并与有关部门负
责人、市人大代表、乡村振兴联系点负责人、农民贴心人、脱贫
户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情
况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上饶市锚定“作示范、勇争先、
善作为”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始终把巩固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
大的民生工程,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发展、
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得到全面推进。
(一)聚焦巩固政策落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1.确保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康帮扶方面,积极落实重
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有关规定,确保脱贫人口、特
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对象等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框架,参保率持续稳定在 99%以上,2021 年
至 2025 年 5 月,原建档立卡人员以及特困、低保、监测对象医
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累计报销 83.13 亿元。
教育帮扶方面,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资助体系,
通过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联动机制和月报制,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脱
贫家庭和监测对象家庭子女零辍学。2021 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
169.4 万人次。住房保障方面,贯彻落实有关文件要求,稳步推
进住房安全保障工作,2021 年至 2025 年一季度,全市完成危房
改造农户 1520 户。饮水安全方面,创新小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
运营管理模式,落实各方责任,建立月调度动态监测机制。2021
年至 2025 年,全市下达中央补助资金总和 XX 亿元,完成农村
集中供水工程维养 3394 处,服务人口 977.4 万人次。兜底保障
方面,通过部门联办、数字赋能、集成服务,实现低保对象享受
救助政策“最多跑一次”。2021 至 2024 年累计为低保对象办理
联办事项 28.5 万件,落实惠民资金 4.5 亿元,发放两项补贴
759.2 万人次。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方面,2021 年至 2024 年,易
地搬迁安置区项目 125 个,使用衔接资金共 XX 万元。安置点及
周边共有产业基地 12个,安置点所在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 83个,
实现搬迁群众就业 6347 人。
2.确保监测监管规范有效。健全完善动态监测预警帮扶机制,
通过农户自主申报、行业部门预警、乡村干部和工作队上户摸排
三条线,实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纳入监测对象 50771 人,
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帮扶,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点制定措施,
充分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和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作
用,稳定消除风险 31504 人,占比 62.1%。截至目前,全市扶贫
(帮扶)资产共 XX 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 XX 亿元,公益性资
产 XX 亿元,到户类资产 XX 亿元。有关部门明确管理重点、责
任主体,全面梳理脱贫攻坚实施项目,形成清单并精准登记。搭
建县、乡、村三级台账体系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确
保账账、账实相符。采用“自上而下反馈,自下而上核查”的双
线排查模式界定资产“五权”和类型,部分县市区引入第三方核
查,保障资产安全。
(二)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持续推进重点工作
1.打造特色带动持续增收。聚焦粮食、蔬菜、果业、茶叶、
畜禽、水产、中药材、笋竹、油茶、农旅十大特色主导产业,指
导各地因地制宜将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发展壮大当地优
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具有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产业发
展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
“四类带动经营主体”和村级扶持产业基地,持续鼓励帮扶产品
“六进”,进一步强化村级光伏电站运维管护,确保脱贫群众和
监测对象增收途径不减、增收效果不降。2021 年以来,全市实
施帮扶产业项目 3946 个,投入财政衔接资金 26.1 亿元,具有帮
扶带动功能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 42.4万亩,带动脱贫户 7.5万户,
户年均产业增收 2509.1 元。
2.多措并举促进就业稳定。做好国家防返贫监测系统和省大
数据管理平台就业监测信息动态采集更新,定期与就业部门信息
共享,对就业不稳定脱贫人口重点监测,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
对象)就业 27.57 万人,完成 2025 年目标的 110.7%.2021 年以
来,开展技能培训人数 1.8 万余人次。加大帮扶车间建设力度,
目前全市正常运营的帮扶车间有 379 家,吸纳脱贫人口 0.33 万
人。做好雨露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2024 年已毕业高校生
5127 人,就业率 94%.2021 年以来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 X 亿元,
涉及 47.8 万人次。
3.精准施策改善乡村面貌。聚焦产业、就业、创业,引导资
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加速向脱贫地区、乡村一线流通,助推
村庄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创建、“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区建
设、“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2021
年以来,全市共安排秀美乡村建设点 7299 个,创建全省美丽宜
居先行县 5 个,精心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村 67 个,
创建“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 2 个,创评星级乡
宿 39 家。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
数字化等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精心搭建“赣事好商量”平台,
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培育乡村治理骨干,积
极对接面向村“两委”干部等乡村治理骨干免费开展培训的“耕
耘者”振兴计划及农村实用性人才带头人培训,累计培育农村学
法用法示范户 2469 户,覆盖全市 90%以上行政村。开展乡风文
明活动,协同宣传、民政等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三年专项行动和“文化赶集”等活动。
(三)聚焦人财支撑保障,不断夯实衔接基础
1.持续做好财政金融支持工作。2021 年至 2024 年,全市财
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达到 XX 亿元。12 个县(市、
区)、X 风景名胜区均购买了防贫保险,购买金额逐年增加,理
赔案例和金额不断增长,切实为民众筑牢防返贫网络。2021 以
来,全市累计购买保险金额达 XX 亿元;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