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上半年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
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建设总要求,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不断促进刊
网端微等新媒体传播平台深度融合,充分考虑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生态的多元要
素,在构建平台、优化内容、丰富方式、提升质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
索。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传播平台。针对原有传播平台融合不深、传播力不
强、教育和引导功能难以充分发挥的状况,从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洁文化建设大局出
发,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刊网端微号一体运行的廉洁文化传
播新平台。一是打破体制藩篱,实现资源互补。编发《清廉国企》杂志,并与全省
纪检监察系统媒体资源一体运行。之后,又开设“党风与廉政”抖音号、视频号,学习
强国学习平台“清廉我省”频道,从而打破体制藩篱,将省纪委监委的政治资源与党报
的新闻专业资源整合,形成融媒体矩阵,为提升廉洁文化传播质效打下了坚实基
础。二是杜绝简单相加,推进深度融合。在内部机构设置之初,公司就充分考虑到
融合发展需要,设立一个全媒体编辑中心、一个全媒体采访中心、一个全媒体运营
中心,再加上办公室,内设四个部门,从而做到层级少、机构少,运行高效。在此
基础上,着力建立“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工作机
制,让整合在一起的刊网端微号各种媒体资源由简单的物理相加变为产生“化学反
应”,确保融为一体。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激活传播动力。新的融媒体平台运行之
初,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名高层次专业人才,与公司原有人员一起,进行了专业
培训。之后,利用集中培训、周例会、周末业务学习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常态化的
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同时,打破全体员工的身份界限,不论是事业编制人员,还
是合同制招聘人员,全部实行职员制,享受同等待遇。在此基础上,以全省纪检监
察系统为主建立了数百人的通讯员队伍,多次召开学刊用刊座谈会,选择优秀通讯
员到公司跟班学习,快速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廉洁文化传播队伍。
(二)坚持底线思维,精选传播内容。坚持“内容为王”,在守牢意识形态底线的
基础上,充分挖掘我省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
的廉洁元素,融汇成廉洁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激发人们崇廉尚德的精神力量。一
是着眼厚重历史,掘出廉洁“清泉”。《清廉国企》设置“知古鉴今”栏目,每期刊
登1至2篇原创廉洁文化文章,从《周礼》“六廉”到杨震口中的“四知”,从召公的“甘棠
遗爱”到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从北宋年间保家卫国的“杨家将”到清朝光绪年间不
饮“贪泉”的知县焦云龙,一个个发生在我省大地上的历史故事、廉洁佳话被挖掘着、
书写着,刊网端微号多渠道发布,感染着众多读者与粉丝。二是赓续红色血脉,汲
取革命精神。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在我省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和文物,其中涉
及红色文化的A级旅游景区就有70多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各类革命纪念
馆76座,这些旧址和文物中蕴含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廉洁文化传播取之不尽
的源泉。融媒体平台先后开设了“党史中的廉洁故事”“红色家风”“延安时期的纪律故
事”等专栏,制作融媒体产品,进行全平台传播。三是坚持正反结合,讲述现实故
事。一方面,开设“成风化人”栏目,积极挖掘廉洁典型,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
新时代以来各类英模人物的感人故事和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
方面,常设“警钟长鸣”栏目,对一个个贪腐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以案为鉴,开展警示
教育。同时,开设了“泾渭分明”栏目,既宣传廉洁人物,又报道贪腐官员,正反对
比、发人深省。
(三)坚持创新思维,丰富传播方式。运用创新思维,改变形式单一、内容刻
板、受众参与度低的廉洁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廉洁文化故事讲得入脑入心,收到春
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是打破套路模式,转变文风画风。融媒体平台的采编
工作按照“精心策划、精细采编、精准表达、精彩呈现”的“四精”要求,努力突破传统
的套路模式,通过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讲清大道理,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百年特刊”中,以“十三年,十三个地方”“十三年,十三个故事”为题,用文字加绘
图、照片的形式,将党中央在陕北的13年历程浓缩于7个页码中。二是依靠技术赋
能,线上线下融合。面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公司成立
打破部门界限的融媒体工作室,年轻编辑记者踊跃报名参加。工作室每月召开一至
两次创意策划会,掀起“头脑风暴”,一件件让人耳目一新的融媒体产品相继生产出
来:“我省廉政文物系列动漫”主题动画系列视频,引发很大的社会反响;“节气话
廉”“画说廉政”“纪律教育公开课”等系列融媒体产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