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汇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 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 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某某篇章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某 某省“十五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五 五”规划编制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阶段与新使命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的关键五年,也是某某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升 级的战略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老铁路 黄金线路效应持续释放以及 RCEP 全面实施,某某正从内陆边缘 地区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窗口。在这一时代背 景下,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某某省战略性支柱产业,肩负着促进 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的重任。 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科学谋划 “十五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蓝图,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 强省提供战略指引。 二、“十四五”时期某某文旅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四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 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 某某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推 动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 2024 年底,全省接待游客数量突 破 9 亿人次,文旅总收入超过 1.8 万亿元,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全 省 GDP 比重达 9.6%,较“十三五”末提高 2.1 个百分点,支柱 地位更加巩固。特别是今年以来,旅居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仅西双版纳州曼贺纳古村落一地,年接待旅居客就达 8 万人次, 带动村民人均收入突破 4 万元。 产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成功创建玉龙雪山-虎跳峡、苍山 洱海等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新增 5A 级旅游景区 3 家、4A 级旅游景区 82 家。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遗,成为 全球首个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填补了我省在文化景 观类遗产领域的空白。跨境旅游取得突破,中老铁路休闲之旅、 中缅胞波情谊之旅等 3 条跨境旅游走廊建设稳步推进,磨憨、瑞 丽等口岸文旅功能持续提升。 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全省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 87 个,培育 农文旅融合示范点 230 个,推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乡愁 旅游带 7 条。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 4 亿人次,收入超过 2800 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取得 新突破,新增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386 名、非遗工坊 79 个, 推动“金木土石布”民族工艺品产业化发展,打造了一批文旅融 合精品。 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我们创新塑造“有一种叫某某的生活” 文旅 IP,通过新媒体矩阵全球传播,话题阅读量突破 86 亿次, 使某某成为国内热度最高、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七彩某某·旅游天堂”、“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 园”等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某某在全球旅游版图中的独特地 位日益凸显。 三、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十五五”时期,某某文化和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 从国际看,全球旅游重心加速东移,健康旅居、生态旅游、数字 文旅成为新增长点;从国内看,大众旅游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游 客需求从观光向深度体验、旅居生活转变;从省内看,我省正处 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亟需文旅产业发挥更大带动作用。与此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滇中、滇西地区文旅发展水平较 高,而滇东南、滇东北地区相对滞后。全省旅游资源丰度差异显 著,普洱市虽为面积最大州市,但旅游资源丰度仅列全省第 11 位,缺乏 5A 级景区和高知名度旅游吸引物。部分边境县市虽有 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但因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优势未能转 化为经济优势。 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凸显:传统观光产品仍占主导,度假旅 居、康养旅游、研学旅行等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景区同质化 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如部分非遗项目展示仍停留在表 层,未能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旅游消费链条较短,“游多购 少”问题突出,文旅商品研发和产销体系不完善,游客人均消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全省缺乏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 文旅龙头企业,尚未有企业进入“全国文化企业 30 强”和“中 国旅游集团 20 强”行列。中小微文旅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创新 发展动力不足。旅行社“小散弱”问题突出,年营收超亿元的旅 行社不足 20 家。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明显:部分重点景区“最后一公里” 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旅游交通无缝衔接不足。智慧文旅建设滞后, 数据孤岛现象突出,线上线下融合度不高。多语种服务体系不完 善,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程度低,外币兑换、国际信用卡受理等 配套不足。 资源保护压力持续增大: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承 载压力加大,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矛盾显现。普洱景迈山等世界 遗产地保护管理机制有待完善,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挑战。 四、“十五五”时期某某文旅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任务 基于对发展基础、机遇挑战的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我 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XX 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某某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际 化为引领,深入实施“3815”战略,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 让“有一种叫某某的生活”成为全球旅居生活新范式,把某某建 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主要发展目标:到 2030 年,全省年接待游客总量突破 13 亿 人次,文化和旅游总收入达到 3 万亿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超过 12%;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5 个以上,新增 5A 级旅游景区 8-10 家;培育年营收超 50 亿元的文旅龙头企业 5 家以上;游客满意度指数进入全国前三;文旅产业就业人数突破 350 万人。 (一)构建“一圈两带三区”空间新格局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