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生态环境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生态环境局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 年上半年,X 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厅党组和 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以美丽 X 市建设为牵引,聚焦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绿色发展、守牢安全底 线,强化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的美丽 X 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一)全面加强和深化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XX 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25 年 2 月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总 结 2024 年度工作,分析形势,部署 2025 年重点任务,要求全系 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同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巩固党的组织基础。始终秉持基层优先的原则,强化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党 建为引领,服务发展大局,全面履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 合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建设美丽 X 市提供坚强的 组织保障。 (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运用监督 执纪“四种形态”,坚决贯彻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纪违法行 为,强化警示教育,形成强大震慑力,努力营造一个政治清明、 风气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 强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 二、聚焦环境质量提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一是强化协同治理。充分发挥 市大气污染攻坚工作指挥部平台作用,完善“1+8”组织架构体 系,加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提升大气污染协同综合治理质效。 加强对工业污染源、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等多污染源的协同管 控,形成治理合力。二是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工业污染 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大对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企业的 监管力度。如 XX 分局将工业涂装、铸造等涉 VOCs 排放行业列 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行动, 督促企业及时更换吸附剂、催化剂等耗材,加强废气治理设施运 行维护,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三是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统 筹开展“车油路企”行动,常态化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检查,严厉 打击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非道路 移动机械全链条管理体系。XX 分局强化执法监管,对柴油货车 后处理装置及车载诊断远程在线监控使用情况进行同步检查,以 建筑工地为管控重点,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禁高区监 管、尾气抽测等工作,全力削减移动源污染物排放量。四是有效 遏制臭氧污染。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精准的策略部署,全面加强 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管控措施。XX 分局采取了提升企业治理污染 的能力、开展针对重点领域的专项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从而实现了对臭氧污染的有效遏制。在提升企业治污水平方面, 坚持监管帮扶并重,深度挖掘工业企业减排潜力。在重点领域专 项监督检查中,加大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力度, 督促加油站做好设施日常维护,并针对加油站错时卸油以及汽修 厂错时喷漆等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从源头减少挥发 性有机物排放。五是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 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PM2.5 等主要污染 物浓度持续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X 市蓝”成为城市亮丽 名片,为市民创造了更加清新宜人的空气质量。 (二)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一是保障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 达标。以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为重点,加强对重点流域、重点区 域的水环境监管,强化水质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 题。加大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力度, 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考核要求。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 巡查和监测,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 境问题排查整治,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排污口,保障市民饮 用水安全。三是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海 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建设美丽海湾为契机,强化近岸海域污 染防治工作,推动海湾水质持续改善。同时,全面开展入海排 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对沿海工业企业、港口码头等的监督管 理,有效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以期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显著改 善。 (三)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一是积极实施先行区建设。我 们致力于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探索土壤污染防治的新 模式、新路径。通过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污染重点 监管单位名录,强化对重点监管单位的监管,有效防止土壤污染。 二是重点推进建设用地污染治理修复。以重点建设用地污染治理 修复为核心,加强对污染地块的管控和修复,确保建设用地土壤 环境安全。我们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制度,对列入名录的地块,严格限制其用途,督促责任单位开展 污染治理修复工作。 三、促进绿色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一)深化环评审批改革。推行环评报告表项目“线上预审 +视频勘验”模式,2025 年上半年 50%以上项目实现“不见面 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方便企业办事。推行环评“打捆审批” 政策,对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多个小微企业项目“打捆”编制 环评文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项目快速 落地。如 XX 分局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和成本,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创新排污许可管理。选取部分重点企业试点环评与排 污许可“一体化”办理,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实行 环评批复与排污许可同步核发,审批周期缩短 X%。组织企业参 加“排污许可证填报”专项培训,建立排污许可问题“线上诊断” 平台,实时推送问题整改服务,整改完成率达 X%。对企业根据 环境信用和污染排放强度实行三级动态管理,A 级企业享“非必 要不检查”,C 级企业纳入重点监管,构建“一证式”监管体系, 提高排污许可管理效能。 (三)持续优化服务供给。针对医药、化工等重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