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会议,主要任务
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以及全市工业高质量发
展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
压实责任,动员全县上下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工业,强经济
必须强工业”的鲜明导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
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某某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为某某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刚才,超俊同志传达了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
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工作要求,讲得很具体、很到位;云南某
某产业园区管委会、县工科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分别作了发言,
有思路、有举措;杨斌、李贵祥、张庆春三位同志也结合分管领
域谈了很好的意见,我都赞同。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
落实。
工业是某某经济的“顶梁柱”,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
引擎”和“压舱石”。回望某某的发展历程,工业始终扮演着至
关重要的角色。从曾经的“五小工业”起步,到依托资源优势发
展陶瓷建材、矿冶化工,再到如今构建“两主两辅”现代产业体
系,工业为某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塑造了鲜明的城市品格。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区域竞争加剧、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的新形
势新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来挺
起某某经济的脊梁,更需要工业的强劲动能来支撑某某在玉溪
“一极两区”建设中争先进位、展现更大作为!
当前,某某工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从机遇看:国家推动新一轮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省市密集出台支持工业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为我们争取项目、加快发展提供了
“窗口期”;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趋势明显,为我们承接
优质项目带来了新契机;我县“两主两辅”产业链条逐步清晰,
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一批骨干企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
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和潜力。从挑战看: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压
力;我县工业结构偏重、产业链条偏短、创新驱动偏弱的问题尚
未根本解决;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约束日益趋紧;区域
间招商引资竞争白热化,吸引和留住大项目、好项目的难度加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
成绩、坚定信心,更要正视差距、增强忧患意识,以“等不起”
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拿出背水
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全力以赴打好工业高质量发展这场硬仗!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的
行动和成效上。结合某某实际,我们要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两主两辅”全产业链建设,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实
现新突破
“两主两辅”(陶瓷建材、稀贵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
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两大辅助产业)是我们立足资源禀赋、
产业基础和未来趋势确定的工业主攻方向。必须久久为功,推动
产业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陶瓷建材产业要突出“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巩固提
升建筑陶瓷优势,支持现有企业技改升级,开发薄型化、功能化、
艺术化新产品,提升“某某陶瓷”区域品牌影响力。重中之重是
大力发展先进陶瓷新材料!抢抓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领域对特种陶瓷的需求爆发期,依托贵研资源(某某)有限公司
等龙头,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重点突破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电子陶瓷等关键技术,引进培育一批高附加值项目,打造省内重
要的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新型绿色建材、装配式
建筑部品部件,完善从原料开采、精深加工到设计应用的全产业
链。
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要突出“精深加工、循环利用、集群发
展”。充分发挥贵研资源(某某)有限公司的龙头引领作用,支
持其扩大产能、提升技术水平,巩固铂族金属回收提纯及材料制
造的领先地位。关键是要向下游延伸!大力招引铂族金属催化剂、
靶材、高温合金、精密电子接点材料等高端应用领域的企业和项
目,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加强伴生稀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利
用技术攻关,探索发展其他战略金属材料,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稀
贵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要突出“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立
足“滇中菌乡”优势,做精野生菌加工,提升保鲜技术,开发即
食、保健等精深加工产品,讲好“菌故事”。做优粮油果蔬加工,
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积
极发展肉制品、休闲食品加工,引进知名品牌企业。核心是强化
原料基地建设、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三品一标”认证,让
某某绿色食品走出云南、走向全国。
装备制造产业要突出“配套化、智能化、服务化”。立足服
务省内重点产业和本地工业需求,重点发展矿山机械、环保设备、
通用零部件等。支持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提升精密加工和系统集成能力。积极引进培育与新能源汽车、电
力装备等相关的配套企业。鼓励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设备
运维等服务型制造。
产业链建设,项目是硬支撑。各产业链专班要动态完善产业
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明确强链补链延链的关键环节和目标企业
清单,开展精准招商、填空招商。
二、聚焦经营主体培育,在厚植发展动能上激发新活力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工业经济的细胞。必须把培育壮大经
营主体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
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实施骨干企业“培优扶强”工程。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一
企一策”精准服务。支持贵研资源、远方陶瓷、丛山食用菌、康
贝特生物等现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提升
核心竞争力,力争在“链主”企业培育上取得突破。鼓励企业上
市融资,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实施中小企业“梯度成长”计划。全面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政
策,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用工、用地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一批细
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和“配套专家”。支持中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