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住建局长在建筑施工安全巡查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住建局长在建筑施工 安全巡查部署会上的讲话 各位同志、各位企业负责人: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建筑施工安全巡查部署会,主要目的是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分析当前我 县建筑施工安全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安全巡查工作,进一 步压实各方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安 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我县建筑行业 持续健康发展。建筑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 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容不得丝毫懈怠和马虎。近年来,我县建 筑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城乡建设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 献,但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近期的 检查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安全意识淡薄、责任落实不到位、隐 患排查不彻底等问题依然存在,给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因 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下 面,我就做好本次建筑施工安全巡查工作,讲六个方面的意 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安全防线 建筑施工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全局角度深刻认识做好建筑施 工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筑牢安 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一)认清安全意义,扛起责任担当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 们要深刻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一项严肃 的政治任务来抓。一是保障生命安全,是首要职责。建筑施工 行业风险较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这 不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也会引发社会关注和不良 影响。我们必须把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我 们肩负的首要职责。二是维护财产安全,是重要使命。建筑工 程投资大、周期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建筑物损 坏,还会导致大量的财产损失。我们要通过扎实的安全工 作,最大限度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这是我们的重 要使命。三是促进行业发展,是关键环节。安全是建筑行业发 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确保施工安全,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 认可,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 展。因此,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是促进我县建筑行业发展 的关键环节。 (二)正视严峻形势,增强危机意识 当前,我县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但也面临着一些严 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增强危机意识。一是事故隐患依 然存在。从以往的检查和发生的事故来看,部分施工现场存在 着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临边洞口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规范 等问题,这些隐患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二是恶劣天气影响 较大。我县地处 [具体地理位置],夏季多暴雨、台风,冬季多 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给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 险,如深基坑坍塌、高支模失稳等事故极易在恶劣天气条件下 发生。三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施工一线从业人员大 多是农民工,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 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 (三)明确责任重大,强化使命驱动 建筑施工安全涉及面广,责任重大,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重 要使命,必须强化使命驱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是对 人民负责,不容懈怠。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 做好每一项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疏忽。二是对社会 负责,义不容辞。建筑施工安全不仅影响到施工企业的自身利 益,还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引 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对社会负 责,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义不容辞。三是对发展负责,责无 旁贷。建筑行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做好建 筑施工安全工作,保障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县经 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以对发展高度负责的精 神,扎实做好安全工作。 (四)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行动合力 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 合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 处使。一是树立全局观念,摒弃局部思维。各部门、各单位、 各企业要从全县建筑施工安全的大局出发,摒弃各自为政、只 顾局部利益的思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安全工 作。二是强化协作意识,打破部门壁垒。住建局各科室、各乡 镇(街道)、相关县直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打破部门壁 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 是调动企业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建筑企业是施工安全的责 任主体,要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企业自觉履行 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政府监管、企 业主责、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安全担子 责任落实是做好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只有把责任层层 压实,才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我们要明确各方责 任,建立健全责任体系,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 么,该怎么去做。 (一)压实政府监管责任,严把安全关卡 政府监管是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切实压实政府 监管责任,严把安全关卡,确保施工安全。一是完善监管机 制,规范执法流程。要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长效机 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执法程序和标准,确 保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 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二是加强日常检 查,及时消除隐患。要加大日常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与不 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 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 整改期限和要求,跟踪督促整改到位。三是严肃责任追究,确 保监管到位。对监管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要 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管考核机 制,将监管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激励监管人员认真履 行职责。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筑牢内部防线 建筑企业是建筑施工安全的责任主体,必须切实落实主体责 任,加强内部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健全安全管理机 构,配备专业人员。企业要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 足够数量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人抓、有 人管。安全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 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安全 设施的购置、更新和维护,以及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 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齐全、有效,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 的作业环境。三是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企业要加强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 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杜绝违章指挥、违 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三)强化科室协同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住建局各科室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形成 监管合力,共同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明确科室职 责,加强沟通协调。各科室要明确自己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 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信 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业 务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相关科室要加强对建筑企业的业务指 导,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管理 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积极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经 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是联合开展检查,加大执法 力度。各科室要根据工作需要,联合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活 动,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 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形成强大的执法震慑力。 (四)明确乡镇属地责任,做好一线监管 乡镇(街道)是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最基层单位,要明确属 地责任,做好一线监管工作,确保辖区内建筑施工安全。一是 建立健全监管网络,落实专人负责。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络,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监管人员,负责 辖区内建筑施工安全的日常监管工作。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 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能力。二是加强隐患排 查,及时上报情况。乡镇(街道)要组织开展辖区内建筑施工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县住建 局,并协助县住建局做好隐患整改工作。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 台账,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三是做好宣传教 育,提高安全意识。乡镇(街道)要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加强 对建筑施工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辖区内建筑企业和施工 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积极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 安全氛围。 三、加强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风险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只有全面排查并及时消除隐患,才能有 效防范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要加大隐患排查力 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治 理。 (一)坚持全面排查,不留死角盲区 要对全县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做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一是覆盖所有工地,做到一 个不少。要对全县所有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 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无论工程规模大小、工期长短,都要纳入 排查范围,确保无一遗漏。二是检查所有环节,确保无一遗 漏。要对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施工现场的 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机械、施工用电、消防设施、临边洞 口防护等,以及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执行情况,安全技术 交底情况等。三是排查所有人员,强化安全意识。要对施工现 场的所有人员进行排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 等,检查他们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安全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等。要通过排查,进一步强化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突出重点排查,紧盯关键环节 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紧盯关键环节和部 位,加大排查力度,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一是聚焦高风险作 业,强化安全管控。要重点排查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 脚手架搭设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检查其施工方案的 编制、审批、专家论证情况,以及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 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立即停工整改。二是关注重点时 段,加强安全防范。要重点关注节假日、汛期、冬季等重点时 段的建筑施工安全,提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 的安全检查和巡查,确保重点时段的施工安全。三是紧盯重点 企业,督促整改提升。要重点关注那些安全管理薄弱、事故多 发的建筑企业,加大对其施工现场的排查力度,督促企业认真 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整改存在的问题,提升安全管 理水平。 (三)深入细致排查,不放过蛛丝马迹 隐患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我们要深入细致地进行排查,不 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确保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一是查看 资料档案,追溯管理痕迹。要仔细查看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资 料档案,包括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 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通过资料档案追溯安全管理的痕 迹,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实地勘查现场,检查实际状况。要 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仔细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 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等,了解施工 现场的实际安全状况,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三是询问相关人 员,了解实际情况。要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 工人员等进行交流沟通,询问他们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看法和建 议,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及时高效排查,缩短隐患存在时间 隐患存在的时间越长,发生事故的风险就越大。我们要及时 高效地进行排查,缩短隐患存在的时间,将事故风险降到最 低。一是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组织排查。要建立健全隐患 排查快速响应机制,一旦接到有关安全隐患的举报或发现存在 安全隐患的迹象,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排查,确保隐患能够被 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