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城市功能品质活 力提升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就贯彻落实市 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市 长多次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我局牵头负责的重点领域工作推进 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一专题汇报。*市长深刻指 出,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工作,是城市建设、经济工作、民 生工程的有机统一体,为我们指明了根本方向、注入了强大动 力。市住建局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 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聚焦“人民城市”理念,紧 扣“高端化、国际化”定位和“内涵式发展”路径,以“时时 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全力以赴 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聚焦“美丽街区”提颜值、塑气质,让城市面貌焕发新 光彩 我们深知,街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品质活力的最直观体 现。我们以“美丽街区”建设为主抓手,坚持规划引领、精雕 细琢、系统治理,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 城市公共空间。 (一)全域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将“美丽街区”创建与城市 更新、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今年以来,集中攻坚清溪河沿 岸、长江路、秋浦路、翠柏路等核心区域及周边背街小巷。累 计整治提升沿街立面约32万平方米,清理各类违规广告牌 匾1600余处,拆除违法建筑3.8万平方米。实施“空中蜘蛛 网”专项整治,在杏村东街、南湖路等历史街区率先完成弱电 管线入地改造约18公里,街面空间更加清爽有序。强力推 进“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建设,在平天湖风景区莲花台 广场、主城区百荷公园、秀山门广场等区域实行“深度保 洁”模式,机械化清扫率达95%以上,擦亮了城市会客厅 的“面子”和“里子”。 (二)匠心打造特色风貌节点。避免“千街一面”,深挖池 州山水、诗城、傩戏等文化底蕴。高标准完成清溪河景观 带(兴济桥至南门转盘段)提升工程,融入诗词楹联、生态绿 廊、亲水平台等元素,打造了“清溪映月”、“诗韵长廊”等 特色景观节点,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新热点。推进贵池区杏花村 文化园周边街区风貌管控与提升,对建筑色彩、材质、店招进 行统一规范引导,再现“牧童遥指”的意境。在站前区、天堂 湖新区等新城区,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严格把控新建项目建 筑风格、色彩与城市整体风貌协调,塑造现代简约、疏朗大气 的城市新形象。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美丽”不仅在于外表,更 在于功能完善。我们结合街区改造,同步推进市政设施更新。 新增和改造机动车停车位5200余个(其中利用边角地、闲置地 建设生态停车场12处),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停车难”。改 造提升老旧人行道约45公里,铺设透水砖、增设盲道和无障碍 坡道,提升步行舒适度与安全性。实施城市“微亮化”工 程,在主要街区、公园广场、重要节点新增和更新节能景观灯 具1.2万余盏,打造了清溪河两岸、百牙塔等一批夜景亮点,点 亮了城市“夜经济”活力带。 二、聚力“存量盘活”拓空间、增动能,让沉睡资产焕发新 生机 *市长强调要“突出运营前置”、“增强城市对优质资源的 集聚力、配置力”。我们深刻认识到,盘活存量资产是破解城 市发展空间约束、提升经济密度的关键一招。市住建局主动作 为,积极探索多元化盘活路径。 (一)攻坚老旧小区改造与功能植入。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 民生工程,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我们坚持“改造+运 营”同步谋划。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 区89个,惠及居民约3.2万户。在改造硬件设施(如雨污分流、 道路硬化、加装电梯186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空间腾挪和功 能嵌入。例如,在贵池区南湖苑小区改造中,通过拆除违建、 整合闲置边角地,新增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 嵌入式服务设施约2800平方米,引入专业机构运营,既满足 了“一老一小”需求,也实现了资产的可持续利用。在青阳县 蓉城镇部分老旧小区,探索利用闲置锅炉房、自行车棚等改造 为社区书屋、共享活动空间,植入文创、咖啡等业态,激活了 社区活力。 (二)强力推进闲置低效用地和建筑再利用。针对城市中存 在的“僵尸企业”厂房、闲置楼宇、低效商业等,建立台 账,分类施策。成功盘活原池州老酒厂约3.2万平方米工业遗 存,通过加固改造、注入文化创意元素,打造了集设计研发、 艺术展览、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杏花村1988文创产业园”,已 入驻企业及工作室32家,年产值超亿元,成为城市工业遗产活 化利用的标杆。推动站前区一处长期闲置的商业综合体转型为 区域性电商物流仓储中心,盘活面积约5万平方米,解决了周边 电商企业仓储瓶颈。支持市属国企探索利用市区存量公有房 产(如闲置的办公楼、旧校舍等)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启 动试点项目3个,预计可提供房源800余套,既缓解了新市民住 房压力,也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 (三)创新模式推动片区综合开发。对于体量较大、情况复 杂的存量片区,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PPP、ABO等)、城 市更新基金等模式。正在全力推进主城区东湖路片区城市更新 项目(一期),该区域涉及老旧小区、城中村、低效工业用地 混杂。我们按照“留改拆”并举、运营前置的思路,在规划阶 段就同步开展产业策划和招商预对接。项目拟通过整体更 新,盘活土地约450亩,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特色商业街区、 社区服务综合体及小微绿地,计划引入知名商业运营品牌参与 后期管理,目标是打造成为集居住、商业、休闲于一体的城市 活力新板块。目前已进入征收安置和详细规划深化阶段。 三、紧扣“功能完善”补短板、强韧性,让城市运行更安全 更智慧 城市功能的完善是品质活力的基石。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 焦群众急难愁盼和城市安全韧性,持续用力。城市功能的完善 是品质活力的基石。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 城市安全韧性,持续用力。 (一)持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城市路网更畅通。长江 南路延伸段、通港大道(开发区段)等主干道建成通车,新增 城市道路里程约16公里。打通了翠柏路东延、石城大道南段等 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有效疏解了中心城区交通压 力。排水防涝能力再提升。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建成区 全面落实海绵要求。完成主城区清溪河、南湖等重点区域排涝 泵站升级改造3座,新增雨水管网约58公里。在今年汛期几次强 降雨中,改造后的区域积水时间显著缩短,内涝点大幅减少。 供水供气保障更可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延伸供 水管网至殷汇、牛头山等乡镇,惠及农村人口约8万人。完成主 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造45公里,居民用气安全更有保障。 (二)全力提升住房保障和居住品质。坚持“房住不 炒”,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2023年全市新筹集保障性租 赁住房房源2136套(间),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主要分布在开 发区、高新区等产业工人聚集区和主城区。优化审批流程,全 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100余万元,惠及困难家庭约4200户。扎 实推进“保交楼”工作,严格落实项目专班、资金闭环管理、 司法协同等机制,全市纳入国家专项借款的“保交楼”项目交 付率已达92%,有力维护了购房者权益和社会稳定。强化物业 管理和服务提升,开展物业服务